身份尷尬
曹太后心中有數并未多說什么,況對她而言,最緊要是兒子,至于孫輩,都是兒子的血脈,于她并沒有什么不同。 這宮里頭為了孩子著想的可不止她一人。 那傳聞中不曉得從哪里冒出的孩子,將好不容易維持的平衡輕易就打破。趙鄴這后宮中,除了陳令安,其余幾人娘家都使不上力。 沈家原先倒是還好,畢竟沈家人丁興旺,與各府多有姻親,不過可惜如今又多了個她的表姐。 更重要的是,官家眼里頭只看得到她。 從陳令安入宮后,官家幾乎不去旁的殿走動,就是問起趙恒和趙恪的功課,也是將他們喚至福寧殿中。 唯恐沾了她們身子似的。 可當初這孩子們也不是單單她們就能生出來。 幾人去陳令安跟前請安,最后還是沈氏先藏不住話,笑對著陳令安道:“娘娘,你看這也不知道哪里傳的話,倒說官家在外頭另有皇子,民間就愛亂編排?!?/br> 寶珍將新的手爐塞給陳令安,她擱在掌心捂了會兒,方望著沈氏淡淡說道:“此事官家與我提過,并不是傳言,依著官家的意思,不日便會將三皇子接回?!?/br> 她這輕飄飄的幾句話,卻在殿中掀起軒然大波。 三人幾乎同時想到了當年京中的丑事,說圣人娘娘的小兒是與人通jian所生,當時沒人當回事,最多當作笑料談及。 可如果確有其事,而那jian夫就是官家呢,去年陳令安那小兒又因痢疾歿了。 沈氏自覺失言,捏緊了手中帕子干巴巴笑了聲:“這也是好事,咱陛下子嗣本就不豐,如今卻好了?!?/br> 陳令安似笑非笑地看了她眼。 沈氏瞬間噤聲。 顧氏如今身份尷尬,在陳令安這處幾乎不怎么開口,然而當下也不知怎的,她竟開口:“圣人,臣妾多嘴問一句,三皇子如今幾歲了?” “我也不知,官家只說是比恒哥兒小些?!标惲畎矐?,“好了,你們今日回吧,我有些乏了?!?/br> 幾人只得起身告辭。 果然沒兩天,趙鄴便在朝堂之上宣布此事。此事若較真起來,新皇有失德之處,但他行事慣不按常理出牌,這回言官竟都保持了沉默。 延順元年正月十五,官家初繼位,帝后共登武懷門與民同樂。 今日武懷門前許多攤子都閉了,但街上比往年都要熱鬧,擠滿了一睹圣顏的眾人。 有人在大聲叫嚷:“官家和圣人出來了!” 眾人忙跪拜,又仰面瞧去。 只依稀見得那武懷門城樓之上,那天底下最尊貴的兩人比肩而立,因城樓太高,面容其實不大瞧得清。 賽六娘擠在人群中,心中直嘆氣:“去歲娘子便沒有出現,今年連臺子都未搭,又打哪里見,這兩三年,自己那相撲館她也鮮少去?!?/br> 賽六娘覺得可惜。 不知城樓上兩人也在談論她。 “這上頭瞧著倒比在太清樓更有意思些?!标惲畎残Φ?,街上花燈絢麗,宛若數條長龍盤在京師中。 趙鄴也笑了:“就是耽擱你的事,我看你往年都愛去看相撲?!?/br> “有些時日沒見過賽六娘,也不曉得她鋪子開得如何?”陳令安道,“她那鋪子匾額還是我題的字?!?/br> 趙鄴擁住了陳令安:“那是她祖上燒了高香,冷不冷,我們下去罷,去太清樓坐會兒,那兒暖和?!?/br> 話音剛落便叫陳令安瞪了眼。 “去吧?!彼?,“玉姐兒應當在?!?/br> 陳令安一愣,趙鄴已牽起她的手慢慢往下走,她進宮四個月,卻一次都沒召見過玉姐兒。 這太清樓是趙鄴的產業,官家元月初一那天,突然使人來吩咐今日不待客。 原好些人數月前就訂了位置,太清樓里掌柜陪了好些笑臉才將這毀約的事給圓過去。 好在眾人也不是蠢笨不堪,太清樓既開在這武懷門邊上,還安安穩穩開了好些年,雖不曉得幕后東家是誰,但恐怕來頭不會小。 既然掌柜已愿意賠償雙倍契金,何必再揪著這點子錯不放,回頭再結了仇。 玉姐兒領著丫鬟婆子一人單獨來的。 姐兒大了,陳元卿當要避嫌,陶幼金原本要和玉姐兒一起,但她如今四個多月身子,已有些顯懷跡象。今日街上人多,別說陳元卿不放心,就是玉姐兒也擔心她有個閃失。 她一人坐在窗邊,殿內掌柜曉得她的身份,不敢輕易前去叨擾,只依著她的意思送了壺茶水。 陳玉年后十四,雖還未及笄,瞧著已是個大姑娘。她身著淡青色的折枝花紋褙子,梳著雙鬟,只在鬢發間戴了朵珠花。 陳令安與趙鄴并肩而入時,她正捧著茶盞發呆,見他們人來,也是愣了下,一時竟不知道要如何稱呼。 “官家……”陳玉萬福道,又看向陳令安,她當要開口。 趙鄴卻出聲道:“玉姐兒不用多禮,與你母親說會子話罷?!?/br> 這小娘子其實與陳令安長得很像,趙鄴對著這張臉沒法子厭了她,但若說愛屋及烏,于他而言太過勉強,他心知自己做不到。 只想當護時就護著些,陳玉畢竟是她親生,又與睿哥兒一母同胞。 他未喚陳玉郡主的名號,如個尋常的長輩一般喚著她的閨名,說完便避開到隔間了去。 陳玉待他將門掩上,這才輕聲道了句:“母親?!?/br> 陳令安在她原先的位置坐下,向她招了招手:“玉姐兒過來?!?/br> 小娘子忸怩了瞬,還是乖乖坐到了她身側。 “玉姐兒可好?”陳令安牽了她的手溫聲問道。 陳玉想點頭,可不知怎的,聽了她的聲音,愣是僵在那處沒有動作。她低著頭,默默將眸里的淚擠了回去。 父親有了新的孩子,又許是顧著她如今身份,今年過了元日,未曾提接她回袁家小住的事。母親這兒,見上一面都難。 小些的時候,她還幻想過哪日父親母親能同歸于好,到時他們一家花朝節時也能再次出門同去賞花。 如今她已不奢想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她沒有說話。 陳令安也不勉強她,想了想與她道:“姐兒可曾聽過近來京中傳言?” 陳玉一臉茫然地看著她,卻讓陳令安瞧見她眸里未散的水珠子,她取過帕子幫她拭去,笑道:“姐兒方才讓花燈傷了眼不成?” 陳玉印象中的陳令安,從來都這副風輕云淡的樣子,她似乎從未曾見過她焦急慌亂的時候。 她幾乎日日呆在府中,自然不曉得外頭發生了什么。 “官家有位三皇子遺在民間,十八那日便要將他接回宮?!标惲畎驳?。 陳玉不懂陳令安為何跟她說起這。 陳令安又道:“玉姐兒,這三皇子年后九歲,生在十月?!?/br> 陳玉瞬間失神,看著她喃喃道:“母親,我不明白?!?/br> 她雖道著不明白,下一瞬卻又說:“那可真好,真是好?!?/br> 淚流了滿面。 陳令安將帕子遞給她,她捂臉擦著,哽咽道:“母親,我真覺得挺好的?!?/br> 母親一家團聚,睿哥兒沒死,哪還有比這更好的事。 陳令安嘆了口氣摟住她:“姐兒,母親曾與你說的話,你還記得么?” 趙鄴就在隔壁,雖看不見母女二人,卻聽到她們說了些什么。 本來除夜那日聽到她與她那丫鬟的話,他讓玉姐兒來見她,是想讓她高興些,然而玉姐兒哭成這樣,她心里怕也不好受。 趙鄴有點后悔了,雖他也不知陳令安怎在這會兒提及睿哥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