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書迷正在閱讀:會愛你、小美男落難記、豌豆王子、金桂囍、論如何追到死去又活來的病嬌伴侶、一futa銅仁車的堆積、快穿 沒能和你交歡就死掉我實在不甘心(故事集)、我的meimei每天都想強jian我GL(abo)、校霸cao她成癮、不想zuoai的傅太太(高H,1V1)
“不用了你自己吃,千萬別摘下來嚯嚯了就行,摘下來爛了可惜了?!?/br> 大姐再次強調。 “嗯,知道啦?!?/br> “哦對了,四丫,今天神仙菜地給你的不也是白蘿卜嗎? 拿兩個出來,我們今晚做個清燉蘿卜?!?/br> 蘿卜?上哪兒整蘿卜去???賣都讓她賣了。 “本來今晚回家還想著在媽家吃一頓的,這回倒好,折騰成這樣估計家里現在誰都沒心情吃了。 要不是你姐夫要干體力活兒我今天也不做飯了,都沒啥胃口,正好白蘿卜開胃?!?/br> 大姐嘮叨開了。 “沒有蘿卜了大姐?!辟u了。 “啥? 神仙菜地現在不長菜了? 你剛才說蘋果還有呢?咋滴蘿卜之前好好的在地里現在就沒了呢?” jiejie這一聲可不小。 姐夫和大伯聽見了忙從屋里走出來,在廚房門口聽著歐蓉的回答。 可以說這個神仙菜地關乎著全家人的命運,以前沒有就沒有了,現在有了再沒了這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不是啊大姐,我把蘿卜換成了大米和白面?!?/br> “還能這么換的?”不等大姐開口張全中就先問出聲了。 “嗯,能換,蘿卜的話一天就長一次,換成大米白面的話就要等好多好多天。 什么都能換不過越好的東西要換的話等的時間就越長?!?/br> 總不能說要等空間升級吧?估計說了能把jiejie一家嚇壞了。 “那之前那種大蘋果,大刺坨也能換嗎?”姐夫的吃貨本性完全暴露。 “能,不過要等好多天好多天!連人參都能換,不過估計怎么也得一年半載的!” 姐夫舔舔嘴唇: “能換就好!能換就好!那以后咱們家不是可以敞開肚子吃了? 上回那大刺坨真甜??!就那么點還要換大米,我都沒吃夠! 以后大米白面都不用換了正好?!闭f完摸著頭傻傻的笑。 張全中上去就給了姐夫一下子: “就知道吃,換什么換?以后這神仙菜地不知道啥時候說沒就沒呢! 當然換大米白面啦,就知道換些不中吃的,多換點糧食屯著才是正經,手上有糧心里不慌啊?!?/br> 說完回頭看看歐蓉:“知道了不丫頭?” 歐蓉點頭尬笑一聲。 “蘿卜沒有了,張武你去地里摘點豆角,今天吃土豆燉豆角吧!” 姐夫答應一聲就出門了。 “不過四丫??!你咋知道地里的東西能換別的的?老神仙又出現了嗎?” “我也不知道??!就是到菜地里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以前是不能換的,這次就突然能了。 經常這樣的每次過去菜地都有點不太一樣的地方?!?/br> “和姐講講?” “就是菜地里有兩條河,其中一條是帶咸味兒的,一條就像我們山上那種河。 沒咸味兒的河水現在好像也可以拿出來了,以前不行,沒準以后想吃魚河里都能長出來?!?/br> “這么神?不愧是神仙地,以后喝水都不用三那么老遠了,真好?!?/br> “姐,等會兒我就把水缸填滿,明天我們晚上吃白米飯唄,反正我們上回換了那么多。 以后神仙地里也有,家里的好吃的我們天天吃唄? 也拿給爸媽爺奶和二姐!” “行!” 誰家有糧食還愿意委屈自己? “以后家里的你姐夫打回來的野味兒也留著我們自己吃?!?/br> “好耶!” 歐蓉假裝高興的一跳,腦子里想的卻是牧場里的rou牛,rou雞,肚子里真是太素了。 晚上的時候大姐做了很多的玉米面貼餅全是干糧留著明天路上吃的,吃完準備一下就早早睡了, 第二天紅軍還真的天不亮就過來找姐夫了,姐夫他們一大早就出門進山了,歐蓉和jiejie又睡了一會兒才起床。 去學校要有起碼兩個小時的路! 學校在何家村,這個村子的地理位置不錯,是離鎮子最近的一個村子。 雖然村里的孩子大多數都不上學,不過整個鎮周圍所有的村落,就只有那么一間學校。 每個村里有那么兩個上學的再加上鎮上一些比較窮的人家,付不起鎮上小學的學費也會選擇來村里的學堂念書。 只要交點糧食就行了,對于鎮上吃公糧的人家來說一點糧食真的比鎮里小學校一塊錢的學費劃算太多了。 也是如此這間學校的學生真的是一點也不少。 從學前班到六年級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個班級三十多個學生。 學前班主要是抄一到六年級所有的書本,鄉下的孩子沒錢買書為了省下書本費都是要自己手抄的。 抄完了就可以上一年級學習正式的課程了,像是城里的孩子有書本的就不需要上學前班。 學校里只有兩個老師,一個教語文,一個教算數,其中一個老師還擔任著校長的職務。 教語文的是一個穿著很洋氣的女老師很年輕也很漂亮,就歐蓉來看家境應該也不錯。 一身列寧裝,顏色還不是黑色和灰色,而是軍綠色的,頭發剪的很短,顯得特別的干練,尤其是再配上那身軍綠色的列寧裝,雙排扣,還有一個系腰的腰帶,就顯得特別的酷。 鞋也是穿著小皮鞋,干凈,利索。 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透著一股nongnong的中性美。 她穿的這一身兒在一般人家根本就置辦不起,估計那顏色的料子和皮鞋鎮上都沒多少,絕對不超過五個數。 不過在后來歐蓉也確實知道了這個老師家庭確實不太一般。 她是第一批下放的知青,和后面那些不得不到農村來的知青們不同,最早的知青全部都是自愿申請,自愿來到農村搞建設的。 這批知青思想覺悟特別的高,這在一般的家庭是教育不出來的。 雖然后世的青年們思想覺悟也不錯,但這時候的人們肚子都吃不飽談思想覺悟還真的是太早了。 雖然這時候的人們都特別的愛國,但不代表吃苦就是愛國。 都解放了,在不改變大原則的情況下還是多顧著一些的更多。 在這種大環境下能教出放棄個人享受,能自愿申請去農村支援建設的知青們的家庭,幾乎清一色都是干部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