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書迷正在閱讀:會愛你、小美男落難記、豌豆王子、金桂囍、論如何追到死去又活來的病嬌伴侶、一futa銅仁車的堆積、快穿 沒能和你交歡就死掉我實在不甘心(故事集)、我的meimei每天都想強jian我GL(abo)、校霸cao她成癮、不想zuoai的傅太太(高H,1V1)
“這樣吧招弟你明天還是按原計劃回趟家吧,給岳父岳母送點豬下水。 再送點精糧回去,順便說說紅軍的事兒,看看岳父岳母怎么說。 現在先問問四丫的事兒吧!這也太匪夷所思了。 別真像小時候的話本一樣是吸人精氣的妖怪吧!” “你這么一說我還真有點害怕。 四丫啊,以后那什么奇奇怪怪的地方你別去了。 為了點吃的不值得,對姐來說還是我們四丫最重要?!?/br> 大姐趕緊幫腔。 為點吃的不值得? 我的姐啊。 你知道不知道明年就要是生產隊編制了? 家里啥都存不下都要上交。 知道不知道后年全國大饑荒? 一連四年的大旱災,顆粒無收。 在這種情況下都還在大放衛星。 本來還要領救濟糧的各個生產隊,就因為放衛星的關系,交的公糧反而更多。 人均比五七年多了三、四倍??? 又知道不知道困難時期多少人餓死? 不止這一點,五十年代由于中國的盟友蘇聯,開始對我們提出越來越過分的政治要求,導致兩國關系惡化,乃至徹底決裂。 雖然兩國關系離我們這種小老百姓還很遙遠,問題來了。 兩國關系決裂我們就要馬上還很多的國債,建國初期整個國家都很窮。 蘇聯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當然都不是無償的。 到了決裂的時候,全國人民都要勒緊褲腰帶還債。 要讓歐蓉來說這些事兒簡直太多了,這幾年是多事之秋。 還有為了追求發展,領導人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決策。 明年又要大煉鋼鐵。 災難來了,別說一整個農田空間一個月的產量能救多少人。 就是一個月多一斤米都能救回一個人。 不過這些歐蓉統統都說不出來。 空間農場還能用老神仙找借口,那后面這些還沒有發生的事兒呢? 真是什么借口都找不出來了,所以面對家人的擔心和關心歐蓉只能用老辦法了。 “我不,我想吃好吃的,老神仙給我了就是我的?!?/br> “四丫,乖聽話?!?/br> “我不聽,我不想天天吃窩窩頭了,要是能讓我吃飽我寧愿少活幾十年?!?/br> 別說少活幾十年,估計沒有這個空間能不能活過三年還不知道呢。 看以前的文獻資料,說是三年困難時期易子而食都是比比皆是,還有很多更加殘忍的后世并不知道,但是可以想象。 “反正老神仙給我的地我想去就去,反正我不說我去了你們也不知道?!?/br> 歐蓉嘟著小嘴巴。 也是! 只要歐蓉自己不說還真沒什么好辦法禁止這件事,不如直接同意了,家里人還能一起合計合計。 萬一有點什么事兒心里也有個數,總比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出點什么事情家里都不知道的好。 “老神仙說給你好吃的就給你點蘿卜???” 姐夫直接把話題岔過去了。 ‘當然不是了,神仙說只要是地里長的啥都有,有大米,有白面,還有水果,姐夫我就知道蘋果,水果是啥???“ “樹上長的果子都是水果,那神仙給你的地,是你想要啥就有啥的嗎?“ “也不是,就我睡一覺起來以后地里自己就長出來了,長出來的不一定是什么。 但是神仙說我要天天去的,去的時間越長好吃的越多。 等到后來想吃點什么還可以許愿,許了愿望地里就可以專門長我想吃的了。 不過現在就不行,因為地和我關系不好,關系越好東西就越多?!?/br> 空間是要升級的,未免以后解釋起來麻煩就干脆一勞永逸了。 年齡所限。她說的太深奧了家里人又要一驚一乍的了,干脆就用小朋友誰和誰好這種心態搪塞了。 “嗯,不過別說光是這個蘿卜味道就真不錯,比咱們地里的都好,不虧了?!?/br> “姐夫,你下次去鎮上能不能帶我一起去???” “你想買什么和姐夫和你說,姐夫給你帶就行了?!?/br> “老神仙說了,地里還有大米,白面長出來,但是長不出糖來,我想吃糖,我想去鎮上賣大米換糖吃?!?/br> “你也不怕被警察抓起來,賣大米是不允許的?!?/br> “???我看大伯家經常拿雞蛋糧食去城里換東西呢。 前一陣來了一個貨郎,媽說是城里來的,還拿家里的地瓜給大哥換了一身沒補丁的衣服呢,還怪好看的?!?/br> “噓,四丫這話不能瞎說的,以后別出去亂說話。 你也懂事了,姐夫就給你講講。 你爸媽天天出去干活,這地里收獲的糧食呢按人頭算,每家女人孩子老人的標準是一人一年480斤。 就是五袋子,男人壯勞力是520斤,就是能多留小半口袋。 剩下的糧食必須都賣出去,現在搞什么統購統銷,所有家除了標準以外的糧食都必須賣出去。 是強制性的,就算孩子長大了吃得多,標準也不會增加。 那點糧食不夠吃啊,還要干農活。 咱們村里書記,村長,都是好人。 誰家秋收的時候噓報了數目,多留點糧食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作看不見的。 但是這事情不能拿出去說。 我們家家都應該沒有余糧的。 鎮上的貨郎,在鎮上也不賣東西的,他們就是收城里人的舊衣服換個新衣服新鞋子啥的。 你大伯歐建每次去鎮上也只是拿你奶奶做的千層底換點碎布頭,舊衣服啥的。 知道不知道? 雞蛋是村里嫁到鎮上的女孩兒爸媽讓幫忙帶給女兒吃的。 村里來回一趟不容易捎帶送東西是正常的,明白了嗎?” 大姐夫細細的和她講,畢竟八歲了也不小了,而且女娃通常比男娃懂事的早一點。 “那糧食都交上去了不夠吃咋辦???” “只能去鎮上再買回來唄?!?/br> “那還不如不交?!?/br> “四丫,你也不小了,該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br> “哦,我知道了,那以后我就不能想吃糖的時候就用東西換糖吃了嗎?” “你要換不能自己換,給你姐夫讓你姐夫去給你換知道不知道?”插口。 歐蓉答應著,心里卻有點不以為然。 現在政策啥樣歐蓉也不知道,但是她知道那時候的人們都非常的團結愛國,沒有什么自己的小心思的。 只要上面號召,那絕對是不怕苦不怕累的堅決的執行的。 今天你藏點糧食沒準明天你最好的鄰居就把你舉報了。 舉報人也沒什么好處,純屬響應政府的號召。 像是她們村里這樣的村長和書記絕對是鳳毛麟角。 這時候城鎮,城市中的公安和協助公安的執法隊也是非常認真和嚴厲了,沒有從寬處置這一說。 有時候還可能不嚴重的罪行卻要面臨非常嚴重的刑罰。 在這種社會環境之下,真要干倒買倒賣的事,她一個小孩兒肯定比姐夫這個成年人要安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