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采陽大法
秦一虞是個棄嬰,老童生是在大英朝十年的時候撿到他的。 據那老童生所說,他被遺棄在路邊,身上只裹著襁褓,正餓得哇哇大哭。老童生那時已五十有八,在這樣亂世災年已算得上長壽,可惜他發妻早早便離世了,也未給他留下只兒半女,老童生這么多年也就孤零零地當個老鰥夫。 在這亂世里棄嬰實屬尋常,老童生也見過不少,可是秦一虞餓得臉頰都凹下去了,還攥著小拳頭嗷嗷哭泣,不知怎地,老童生就動了惻隱之心。 這一心軟,便把這棄嬰抱了回去。 老童生撿到這棄嬰時,襁褓旁正生長著一株虞花,于是便給了這棄嬰自己的姓,取名一虞。 秦一虞就這樣被老童生用米糊喂大了,雖說不上吃飽穿暖,畢竟這老童生也窮困潦倒,但也無性命之憂。 他長到四歲的時候,老童生便給他開蒙,用的是神農本草經。 所幸秦一虞天生早慧,比尋常孩童坐得住,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短短一年便讀完了神農本草經。老童生直呼天才,稱他日后必能高中,匡扶社稷。 這老童生年輕時考了半輩子都沒考上個秀才,心灰意冷,人到中年發妻一病死了,他自覺在讀書上無甚天賦,轉而研究起了醫術。這亂世之中,世人皆重武輕文,醫士更是賤業,老童生倒是在醫術上頗有些天資,研讀了些年的醫書,竟也能出診了,治些頭疼腦熱,尋常外傷不在話下。 秦一虞正是老童生在出診途中撿到的,也是緣分。 靠著這一手醫術,老童生能掙到些診金,勉強養活自己與秦一虞,不至于忍饑挨餓。 只可惜的是,老天不長眼,剛給秦一虞開完蒙,老童生就老死了,只留下了一兩銀子,和半屋子醫書,那時秦一虞剛滿五歲。 秦一虞早慧,用那一兩銀子給老童生買了副薄棺材,雇了人把老童生安葬了。墓碑上書“慈父”,他感恩老童生把他撿了回去養大了,正待自己長大便給老童生養老,只可惜老童生走得早,不能讓他如愿。 此后秦一虞便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老童生走時除了半屋子醫書沒留下半顆米,這亂世輕文,醫書更是一文不值。 所幸秦一虞已開了蒙,認了字,靠著所學的神農本草經,五歲稚童也能上山,采些草藥賣給鎮上的醫館,糊口飯吃不至于餓死。 時光匆匆而過,轉眼間里老童生下葬已過了五年,秦一虞也跌跌撞撞長到了十歲,此時也是大英朝二十年。 這五年來,秦一虞每日都會上山采藥,他人小力薄,也不敢深入這座深山,一直以來在這大山外圍尋摸些草藥,但收獲不慎喜人,販賣草藥所賺還不夠填飽肚子,所以生得瘦骨嶙峋,但天生底子好,也讀了不少詩書,腹有詩書氣自華,倒是與這偏遠山村有些格格不入。 秦一虞這些年來已經讀通了、、,和等等醫書,和老童生僅有的幾本、等書,他過目不忘,所讀醫書也能融會貫通,只可惜鎮上醫館不收學徒,不然去當個學徒也能溫飽。 如今這大山外圍的草藥越來越少,秦一虞已經整整五日沒尋到可用的草藥,糧食也所剩無幾,再這樣下去,怕是要餓死了。 秦一虞背著藥筐,站在山腳下,朝那幽深的樹林里看去。 不得去進入大山內圍了,這瘦小孩童如此想到。 如若不幸被野獸咬死,也只能怪他命該如此。 秦一虞握緊手中藥鏟,帶上了僅剩的干糧,一道小小身影往大山深處默默走去。 已過了外圍,越往里走越見幽深,秦一虞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倒不怕迷了路,尋不到歸途。 只是這樹木茂盛,草木蔥蘢,幾乎遮蔽天日,若隱若無地傳來幾聲野獸的嘶吼,讓秦一虞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深吸口氣,著重精力搜尋草藥。果然這大山深處的草藥比外圍多得多,年份也久,只要這趟平安回去,靠這些草藥,也許大半個月都不用再來一趟了。 嗯?這是... 秦一虞腳步一停,有些疑惑地看去。 人參? 他一喜,走上前去仔細辨認。 這草藥有兩個主要支根,形似人體。上端有細而深的橫環紋,根莖細長,上部扭曲,蘆碗密集,下部無蘆碗而較光滑。 果然是人參! 還是年份久遠的野山參。 秦一虞小心地挖出人參,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是滿意,恐怕年份已超了五十年。 光這一株人參,這趟就物有所值。 他并不貪心,處理好人參過后并準備打道回府,這山中幽深,多待無益。他仔細望了望四周,并無異動,腳步一轉準備回到鎮上,把今日所采草藥給賣了。 就這一望又讓秦一虞一怔,似乎有些不可置信。 他的右前方有一顆枯樹,旁邊雜草亂石頗多,而那已枯死的樹干上,正生長著一株菌類。這菌呈傘狀,菌蓋腎形,菌柄側生,呈紫褐色,流轉著漆樣光澤。秦一虞快步走上去,輕觸菌柄,觸感堅硬。 竟然是靈芝。 就在這小小一方天地內,居然同時長著人參與靈芝,而這靈芝菌蓋已如成人臉龐大小,竟是比那人參的年份還要久遠。 秦一虞采下靈芝,仔細收好,也得虧著小小孩童還能如此冷靜。他暗自思忖這地方必然不同尋常,風水土地如此之好。他畢竟年紀尚小,剛到十歲稚齡,即使天性謹慎,此時也因這番收獲而雀躍,竟打消了就此打道回府的念頭,順著采到靈芝的右前方慢慢前進。 果然收獲頗豐,秦一虞走了約一盞茶的功夫,已然又菜到了一顆人參,只是觀其根須不如第一顆須長,他估摸著僅有三十年左右,但也足夠讓他驚喜。 而后又發現一株名貴草藥:頂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粗糙,邊緣全緣,花序圓錐狀,腋生而分枝開展,具細縱棱,苞片卵形,具小突起,花梗細弱——是何首烏。 秦一虞便一直朝前走去,瘦小孩童竟也忘了害怕,一路上又采到了兩株靈芝,一株何首烏,還有一株看上去年份恐不超過的十年的人參,秦一虞便放過沒采。他心里默默回想,走走停停大約已過了一個時辰,收獲便如此之多。 如此想著,腳步卻一停,秦一虞一向面無表情的臉上竟也泛起波瀾,喜形于色。 原來就在前方,生長著一株草藥,狀似人形,色白如玉,亭亭而立,在這不見天日的幽深森林之中竟泛著一層朦朧的熒光。 rou白骨! 竟是神農本草經中傳說中的仙草! 傳聞這種仙草食之可活死人,rou白骨,就算病入膏肓或傷重不可醫,服上一株rou白骨,就能起死回生,容光煥發。 秦一虞步履急促地走上前去,目光熱切,稚童細瘦的雙手因激動而有些微微顫抖,他小心心翼翼地挖出這株rou白骨,仔細包裹好放入懷中,牢牢藏好,一番功夫下來額頭上都出了一層細汗。 這趟采藥之旅已是物超所值,他打定主意現在就回去,這rou白骨太過珍貴,賣不得,便種在院子中罷。老童生留下的茅草屋地方偏遠,與周圍山村都有些距離,種在院子里倒也安全。 秦一虞呼出一口氣,攏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一抬頭,又是眉頭一皺。 原來前方竟有一處隱秘山洞,洞口圓整,不似自然雕刻,倒像是人力所得。若不是不經意瞧見,怕是注意不到。 秦一虞抿了抿唇,神色有些掙扎,如若這山洞里有甚危險,憑他這弱小身軀,是萬萬逃不過的。但現如今山洞就在眼前,也是天意,他長到十歲,最明白的一件事便是機不可失,何不進去探一探,聽天命,盡人事罷。 他用手中藥鏟撥開洞前雜草枯枝,先是仔細聽了聽,里面并無野獸喘息,便謹慎地踱步走了進去。 洞中并不幽暗,洞中之物清晰可見。有一石臺,石臺上有一本冊子,兩個果子,再無其他。 秦一虞走上前去查探,只見那冊子上書“采陽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