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軟禁
行軍半月有余,原戰略是東路軍緩行誘敵,中、西路軍配合夾攻,而幽州守將閉城不出,戰況進展艱難。適逢永清縣饑荒,皇帝夜召國師,欲派其前往賑災。 胤眹穿一身白衣入宮,手握硨磲念珠,除卻光頭差強人意,恍若天人,哪里都帥。 皇帝賜國師座,裝蒜道:“欲為仁君,不想遭逢戰亂?!碧婺笋R上天子,皇帝卻文弱不堪,唯有收復幽云一帶,鞏固祖宗基業,方能擺脫太祖陰影。 “解救百姓利在千秋,是為大義,余下的官家不必放在心上?!必繁囉诨实鄱允莻€無害的傾訴對象,即便答來答去都是那么幾句套話,于皇帝總算是有所寬慰。 皇帝嘆道:“近幾日未得奏報,想到諸卿在前線浴血奮戰,朕甚為牽掛?!?/br> 胤眹附和道:“暖rou寶不在身邊,貧僧亦十分想念?!?/br> “‘暖rou寶’是何物?”皇帝問。 胤眹看了皇帝一眼,答:“法器?!?/br> 短暫的尷尬過后,皇帝切入正題,胤眹思量半晌道:“沙彌不得擅自離寺,此事待貧僧稟明方丈方可成行?!?/br> 皇帝不禁問道:“國師十余年不曾離寺,難道沒有遺憾?” “官家以為貧僧被禁錮寺中,其實貧僧心是自由?!必繁嚨?。 皇帝道:“朕以為,先人恩怨不必波及后輩,國師大可重新選擇,不必多慮?!?/br> 胤眹接道:“那么貧僧亦可不選?!?/br> 皇帝訕笑:“國師慢慢考慮,答復不急在一時?!?/br> 永清縣臨近遼國邊境,遼軍過界,燒殺搶掠,首當其沖。久而久之,此地逐漸變得民風惡劣,一遇災害,買賣人口、易子而食屢見不鮮。 調集官糧、平抑糧價、組織生產,賑災各個環節都需官員指揮,國師不過充當精神領袖。一群和尚,遇事全憑一張嘴,勸不動的看看有沒有別家可幫襯,再不濟收棄子在寺中,能養一天是一天。 寺中施粥,小火慢熬,清甜養人,搶上的多是慕名而來的州縣百姓,真正的饑民反倒在少數。救濟亦非長久之計??h令允許本地商戶自定糧價,意圖使其相互競爭,降低糧價,但前線軍情不容樂觀,商賈哪肯久留此地。欲打破僵局,唯有……天上掉餡餅。 國師走街串巷,游說一方富戶掏錢,回寺還得給仨小孩換尿片。寺中僧眾人手倆孩子,佛堂哭聲不斷,寺廟住持看護的孩子年紀大些,在寺中一段時間日子過得滋潤,還有心在庭院瘋跑,全然不知城中災情。 自從年輕俊朗的國師掛單,無名小廟沒幾天就人氣飆升,時常有人送來花月尺牘。胤眹將孩子哄睡,跌坐禪房,與住持分揀書信。 住持道:“就到這吧?!迸c人化緣能起微小效果,卻不足以扭轉大局。 胤眹二指夾住信紙一抖,又拆一封。 住持道:“寺廟并非孤獨園,長此以往,不但孤兒無法存活,全寺亦隨之覆滅。何況那些財物……” “是我‘血汗錢’?!必繁嚱氐?,“師父只教我破戒,未教我持戒,師兄習慣便是?!?/br> “您是國師,無論如何都能全身而退,而我不能?!弊〕值?。 “那么貧僧自當‘加倍努力’,請師兄寬心等候?!眿雰嚎摁[起來,胤眹抱起孩子輕輕搖晃著,取一小碟米湯來喂,想來他亦曾有被前任國師如此照顧的時光。 知客僧進門交給住持一封信函,住持讀訖,遞給胤眹。原來是一位商人給胤眹回信,愿向寺中布施五百貫,要求是胤眹親自登門,時間約在黃昏。 不用說了,又一個見色起意的。 商人正值弱冠年紀,相貌清秀,談吐有致,親自為胤眹煮茶。胤眹坐了一會兒,發覺室內熏香混入迷煙,霍然起身,被商人攔?。骸按髱煘楹渭敝??” 胤眹面若冰霜:“施主意欲何為,不妨直言?!?/br> 商人面頰微紅,柔聲道:“在下仰慕大師已久,無非是……一親芳澤?!?/br> 胤眹既賣身化緣,只要錢到位,云雨巫山不算得事,但這架勢,分明想放倒他做個玩物:“事已至此,施主仍遮遮掩掩,勿怪貧僧得罪?!?/br> 屋中空間狹小,輕功難以施展,兩三個不會功夫的仆人在前,胤眹打起來有些束手束腳,卻能知他武功不俗。商人見此,再難惺惺作態,召出兩個侍衛與胤眹打作一團。 胤眹空手戰白刃,實戰經驗缺乏的弱點暴露出來,兩個侍衛武功雖不及他,但時間拖得越久,迷煙影響越大。纏斗之下,胤眹體力不支,身形晃動。 商人退至門邊,見胤眹處于劣勢,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大師何不知難而退,仔細一張漂亮的臉蛋?!?/br> 這話倒提醒了胤眹,他破開圍堵,不惜受腹上一刀,直取商人喉部,但不知是不是藥力發作,沒碰著商人就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