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6
云來了,便圓滿了。 顧景云靜靜地擁著妻子,在她額頭落下一吻,心中更加滿足。相比于在御花園欣賞歌舞,與朝臣們打機鋒,他當然更喜歡放松心弦的和妻女一起共度佳節。 夫妻倆在這里靜靜地的相擁,抬頭賞著天上的明月,御花園里被人眾星捧月圍在中間的太子卻笑得臉都僵了,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也被皇帝使喚得團團轉,拿著酒壺給諸臣倒酒。 這時候的皇帝不是主子,臣子也不是奴才,君臣相得是佳話,雙方是雇傭關系,臣子大可以一言不合就掛印而去。 所以除了大小朝會朝臣面見皇帝時要站著,大多時候在皇帝面前他們都是可以得到座位的。 自然,在中秋這樣的重大節日面前,皇帝讓皇子們給朝臣倒酒敬酒也是很正常的事,朝臣們也會很坦然的受之。 所以沒人被敬酒的二皇子三皇子轉移開注意力,大家依然盯著太子。 他們很想知道,皇帝他老人家為什么會想到禪位,而太子內心又是怎么想的? 這到底是皇帝心甘情愿,還是太子掌權后逼迫的,是人性的光輝綻放還是道德的敗壞? 太子被這樣探查的目光盯視著,差點就忍不住把手里的酒杯給砸了,能不能不要那么看著孤,孤在爾等心里就那么壞,壞到要逼迫自己的父皇禪位給自己? 太子幽幽地看向座上的皇帝,皇帝默默地扭頭去和皇后說話,對太子的目光視而不見。 他都把皇位讓出去了,還讓他替他說話,門沒有,窗戶也沒有。 有幾個還保持著理智的大臣默默觀察著皇帝和太子,發現了他們的互動后默默的沉寂了下來,所以真是皇帝心甘情愿的? 不愧是仁明之君,幾個大臣在心中默默流淚,連禪位這樣千古留名的事都干得出來。 其實現在大部分朝臣還都未回過神來,觀賞歌舞時還是一臉懵逼樣,顯然未從那巨大的消息中回神。 而回神的大臣,少部分坐在自己的席位上默默地思考,剩余的則全圍著太子去了。 這位可是快要登基為新帝了,他們得巴結一下。 但別看他們臉上笑得歡,其實心里也有些茫然,偶爾還有些心驚膽戰。 他們以為這次宮宴只是中秋佳節的國宴,以為只是給二皇子相親的宴會,可是他們還是太單純了。 不然,以往國宴都是以家為單位的坐在一起,這次為什么要男女分開坐席? 只怪他們太單純,真的以為宮殿不夠大,所以裝不下這么多人。其實不過是想把他們分開,皇帝這邊好宣布這件驚天大事。 禪位! 這是遠古賢君才會做的讓位之舉,堯禪位于舜,而舜治后又禪位于禹,堯舜禹湯一直被華夏人認為是最英明的四位君主,而他們的禪讓之舉自然也備受世人,尤其是讀書人所推崇。 當然,也只是心里敬佩,口上表達一下,沒有誰會笨到真的跑到皇帝面前讓皇帝禪位給其他人。 可今天他們就見到了心甘情愿禪位的皇帝,如何不叫他們震撼,如何不叫他們驚訝? 也正因此,當他們聽到皇帝宣布他要禪位給太子,選在新年來臨之時退位時,他們才會驚得嘴巴大張,第一個念頭就是太子逼宮了! 第二個念頭則是皇帝被挾持了! 于是,忠君的對太子怒目而視,緊握了拳頭想上去保護皇帝;心思活泛的則是冷汗淋淋,想到了被太后皇后帶走的家眷,莫非宮中讓他們多帶家眷進宮是為了威脅他們? 只有幾位歷經大事的大臣還能穩得住,目光快速的在殿內一掃,沒看到多余的禁衛軍,而皇帝身邊也只站著蘇總管和一個小太監,不像是被控制的樣子。 而彭丹幾人在觀察完大殿的情況后便去看禁衛軍統領萬鵬和內閣閣老秦信芳的表情。 皇帝要真是被脅迫的,那一定瞞不過萬鵬的眼睛;而秦信芳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其外甥又是太子的先生,以他的聰明才智也肯定會有所察覺。 大家看過去,便見秦信芳穩坐泰山般的垂眸坐在自己的席位上,面色無波無瀾。而萬鵬雖也面色未變,但他大哥和熟悉他的大臣還是看得出他那一瞬間緊縮的瞳孔,看來他是真的不知道。 大家心里一松,便已有五分確定不是造反,他們應該不用掉腦袋了。 但他們還是想流淚,明明當今在當太子時那樣循規蹈矩,為何當了皇帝就那么喜歡創新? 幾乎年年都做些出人意料的事來,這次干脆放了個大招,禪位給太子自己退休了。 今晚的歌舞很精彩,但頭上的大老板要換了,沒幾個人有心情欣賞,白費了樂坊兩個多月的努力。 一開始女眷們還說得熱鬧,后來見自家的丈夫或兒子都低著頭悶悶不樂的樣子,不由低聲詢問起來。 總有那么一兩個嘴巴不嚴實的,于是女眷們差點炸鍋。 皇帝要換了! 女眷們想的沒有男人多,頭一個想法,也是唯一的一個想法就是——她們得去和太子妃,即將上任的皇后搞好關系! 于是大家紛紛去找太子妃,這才發現太子妃好像自帶黎寶璐母女去后殿后就未再出現過。 眾女眷:……不帶這樣欺負人的,仗著你夫君是太子的老師,提前知道消息,提前巴結太子妃也就算了,竟然還把人帶走,自己吃了rou,竟然連湯都不剩給她們,簡直是太過分了! 是的,大家總算是想明白了剛才宴席上黎寶璐為何要插嘴讓太子妃坐下,肯定是為了討好太子妃。 皇帝做出禪位這樣的重大決定,肯定會跟太子商量,最起碼也會通知對方的。 而顧景云是太子的老師,又是太子最信任的人,顧景云肯定早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指使黎寶璐提前討好太子妃。 眾女眷恨鐵不成鋼的瞪了丈夫/兒子一眼,白當了這么多年的官,還掌著實權呢,卻比不上一個才當了四年官的四品翰林消息靈通。 眾官員不知道他們被遷怒了,他們此時還有些回不過神來呢,反倒是場中的女眷更容易接受皇帝換人當的事實。 換就換唄,反正也是老子傳給兒子,都是他們李家的天下,誰當皇帝不是當? 而且太子早一年多前就監國了,換不換皇帝也沒差了。 而抱了另一種心思進宮來的女眷更是開心。 換了好啊,太子當了皇帝,那同胞的二皇子最少也是個親王,女兒/孫女要是嫁給二皇子,那就是親王妃了。 可比皇子妃要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