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4
以后他們的同門師弟只怕會更多。 官場上的人脈除了家族姻親外就是同門同鄉的關系最牢固了,除此外還有同科之誼。 雖然他們比不上趙寧和曲靜翕間關系親密,但畢竟是同出一師,以后也是論得上關系的。 想一想若干年后他們到了某地任職,與某官論資歷,提起考中前都曾在顧景云門下受教,這便打開了口子,只要經營得當就都是人脈資源啊。 已經考中的在為未來的仕途鋪路,而這次沒有考中的也在為將來計劃謀算。 能夠拿出錢去書院上補習班的學生年紀不會很大,都在三十五歲以下,且家境不會太差,畢竟補習班的束脩可不少。 所以大家在顧景云還未來前就約定好了未來三天的行程,先去狀元樓吃一頓,再去護國寺上炷香,順便游玩一番,賞賞春光,抒發以下胸中之志,最后去金海湖游湖…… 趙寧來時大家說得正熱鬧,“大老遠便聽到你們的聲音了,這是說的什么那么熱鬧?” “正說讓你這新晉貢士請我們去狀元樓吃一頓好的呢?!备邉P沖他擠眉弄眼道:“趙兄可是我們兄弟中考得最好的,這一頓怎么也不能少了?!?/br> 趙寧一臉嫌棄的揮手,“我就知道好事準沒我的份兒,考中的又不止我一人,我還以為你們是來請謝師宴的呢,我正想要蹭先生一頓飯吃?!?/br> “若要請謝師宴,難道你這開門大弟子敢不出錢?”大家起哄起來,紛紛壓著趙寧要他請客。 顧景云來時正好看到趙寧被壓在椅子上動彈不得,挺大的花廳卻差點被十人給掀了。他忍不住輕咳一聲,前一刻還在笑鬧的學生們瞬間放開趙寧,紛紛挺胸收腹直腰的站好。 顧景云越過他們走到上首坐下,清了清嗓子問道:“這是在鬧什么?” 趙寧帶著大家給顧景云行禮,嬉皮笑臉的笑道:“先生,他們正想湊了錢在狀元樓請謝師宴,我說太過破費了不用不用,他們非不聽,一定要請?!?/br> 九人紛紛怒視趙寧。 顧景云嘴角露出笑容,搖頭道:“不用?!?/br> 高凱立即收斂怒容,恭敬的道:“學生們在先生門下學習半年多來收獲良多,如今要離開了請先生一杯薄酒卻是應該的?!?/br> 顧景云搖頭,“我說不必,再過半個月你們就又要參加殿試,若真有這份心等過了殿試再說吧?!?/br> 顧景云抿了一口茶,又扭頭對四個未考中的學生道:“你們不用參加殿試,但須得將這次會試題目和答案再默寫一遍交給我,我給你們批閱一遍?!?/br> 四人聞言一凜,立即拱手道:“是,學生等回去便默寫?!?/br> 顧景云微微點頭,目光掃過九人臉上的神色,蹙眉問道:“你們這幾日有什么安排嗎?” 高凱連忙道:“學生等本商議著明日在狀元樓請謝師宴,后日請先生和師母上護國寺一游,大后日……” 顧景云冷笑一聲,打斷他的話道:“你們這是覺得進士已是爾等的囊中之物了?” 眾人沉默。 “雖說本朝沒有擢落貢士,不予錄取的先例,可你們別忘了,殿試中除了一二甲外還有三甲。我并不覺得同進士便比進士差什么,可這世上如我一般開明的人并無幾個,一旦你們落到三甲可想過后果?” 幾人心中一凜,紛紛低下頭去。 顧景云重重的放下茶杯,沉著臉道:“這幾日你們閉門讀書吧,那些應酬等你們過了殿試有的是時間。那時候狀元樓的酒菜會更好,護國寺的風光也會更美?!?/br> 看著分不清輕重的幾個學生,顧景云煩心的揮手道:“下去吧!” 十人半個字不敢吐,半生不敢吭的躬身退下,等出了世安院九人才吐出一口氣,紛紛拉著趙寧道:“顧先生越發威嚴了,你****與他住在一起可怎么受得了?” 趙寧對九人翻了一個白眼,他會告訴他們他和顧景云亦師亦友,除了在學習上要求嚴格些,其余時候他都很放縱他嗎? 趙寧將九人送出大門,揮手道:“未來半個月內在下也要閉門讀書了,殿試上見吧?!?/br> “這卻不可能,我等若有疑問還是得來請教顧先生,到時候可免不了要見面?!?/br> 而沒考中的四人更是道:“我們也要閉門默寫答卷,最多不過五日就會上門,所以只怕等不到你們殿試時就要見面了,趙兄可不要嫌棄啊?!?/br> 趙寧則一臉嫌棄的看著他們道:“我嫌棄你們就能不來嗎?” “切!”還殘留的失落及小心翼翼蕩然消失,十人相視一眼皆不由釋然的一笑,紛紛拱手和趙寧作別。 趙寧笑著將他們送到巷口,這才轉身回去。 顧景云正在書房里等他,見他來便將一沓邸報遞給他,“這是我選出來的邸報,上面打了圈的看一遍,打了三角形的自己寫篇策論交給我?!?/br> 趙寧微微張大了嘴巴,呆呆的抱了滿懷的邸報。 ☆、504.第504章 趨之若鶩 殿試的題目一般都不會很難,大部分是一到兩道策論,大多是問國策。若題目大,則只設一道,若題目小,則會從不同方面設兩道策論題。 畢竟只考半天,時間有限,題量不會多。 因為都是問國策,或民生或經濟或軍事,總之都是與時事相關的,所以顧景云給趙寧的邸報都是從這兩年里挑出來的。 別看多,一張邸報上最多被標記了兩項內容,大多都只標記了一項,所以要看完并不難,以他現在的速度五六天大概就能過一遍了。 而被打了三角形的也就只有三篇文章而已,這意味著他要寫三篇策論。 趙寧剛浮躁起來的心又安定了下來,老老實實的閉門讀書。 而在殿試之前,京城的各大書院紛紛開學招生了,而京城又熱鬧了一遍。 落榜的要么選擇留在京城,要么選擇離開京城。 離開的且不說,留在這里的除了找工作養活自己和家人的舉人外,很大一部分是可以不事生產的認真讀書的,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選擇進入各大書院讀書。 當然,都是舉人了,他們自然不會選擇小書院,因此可供他們選擇的只有長楓,清溪和松山三大書院了。 入學是要考試的,但因為松山書院和清溪書院的考試日期都設在了同一天,所以想要入這兩個書院的舉人們都要選擇其中一個報名,徹底絕了他們先選這個考,不中再考第二個的后路。 因此選書院成了他們的第一個重要選擇,而各大書院歷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