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4
我們本就不用去理會,您沒看我母親也不在意嗎?不過我們不在意,書院卻會在意。他們畢竟是教書育人,女學重開本就有些阻礙,若是再招收有非議的先生,那這女學就更難開下去了?!?/br> “不過也不是沒辦法,”顧景云摩挲著黎寶璐的手道:“秦家最不缺的便是人脈,想要輿論翻倒,不讓書院被外面的流言影響再簡單不過,就是需要舅母費力費神罷了。不過這事還是得先問過母親,她若真有此意,我這做兒子的自然要出手為她掃清障礙的?!?/br> 白一堂立即道:“我去問她?!?/br> 顧景云點頭。 “那我呢,那我呢?”黎寶璐目光炯炯的看著他道:“我跟黃先生吵架吵得舉朝皆知,會不會對我的人品有影響啊?!?/br> “哈哈哈……”顧景云刮著她的鼻子的哈哈大笑道:“現在想起這個來了?我還以為你天不怕地不怕呢,放心吧,你年紀還小,為夫跟一個平輩吵架算什么大事?” ☆、370.第370章 通過 顧景云的輩分和身份都很高,與秦家有親有舊的,論輩分,他都能當人祖爺爺了。 京中故舊后代大部分與他年齡相當的都得叫他一聲表叔,有些還得叫他一聲表叔祖。 非秦家故舊的,不用論輩分卻可以論身份。 他是前科狀元,同科各個年紀比他大,現又任四品翰林,同僚都是半大老頭,見了面都要叫一聲“顧大人”或“顧兄”,不行他還是太子的老師,就算是內閣四位閣老見了他,除了彭丹因與秦信芳同出一門,算是師伯外,其余人也只能與顧景云同輩相交。 朝中大臣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書院里的先生們了。 大家都在書院做事,除了有親有舊可以論輩分的,其余人等皆是平輩。 所以哪怕黃先生已年過四十,能當黎寶璐的爹了,在黎寶璐面前,他也只能算是平輩。 他是書院的先生,黎寶璐還是官眷呢,他年紀大,黎寶璐同樣年紀小。 大的尚且不知收斂,又怎能要求小的懂事? 所以書院還真沒因此限定黎寶璐考試,而且,教書育人者,有頑固不化之人,自然也有寬和大量之人,尤其是書院中的一些老先生,他們都是經歷過清溪女學盛行之時,對此的接受度更高。 所以在報考書院先生的名刺中看到黎寶璐遞來的名字時都只微微一笑便放過,審核讓她通過。 但再看到她名刺之下的一封時眾先生便不由一驚。 “這是……秦府送來的?” 梅副山長接過去翻開,心中也不由一驚,“是秦文茵的名刺?!?/br> “秦文茵?女學五年連冠,才冠京師的秦文茵?”先生們湊上去看,看到金鉤鐵鋒的瘦金體,一時無言,半響才道:“這字力若透紙,若是梅先生不提,我們還不知這字是女子寫的呢?!?/br> 梅副山長將名刺合上,嘆息一聲道:“秦文茵此人外柔內剛,性情極為剛烈,當年在書院上學時我們清溪女學便是因她才能穩穩的壓了松山書院五年?!?/br> 梅副山長是高秦文茵三屆的學長,畢業后便在清溪書院給先生們做副手,高中舉人后先做了講師,后十年一邊教書一邊科舉,考中進士時都三十五了,他當時也沒了出仕的心思。 考中進士便安心在清溪書院任教,到現在已是副山長,而且還是下一任山長的重要熱門人選。 秦文茵從入學到大放異彩,再到畢業離開嫁人,秦家遭受流放后黯然離開,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 也因有同校之誼,又羨慕她的才智,梅副山長對她便多了兩分欣賞及同情,想了想,梅副山長便收了那張名刺道:“秦文茵才華出眾,人品高貴,若能聘她為清溪女學的先生,那是我清溪之福。我現在就去找山長商議?!?/br> “梅先生,秦文茵畢竟是和離之人,聘她入校只怕學生的家長會有意見……” 雖然大家都知道那件事不是秦文茵的錯,但她畢竟是和離之身,當初回京又對顧家那樣咄咄逼人,逼得顧懷瑾不得不離京,哪怕錯的根源不在她,她也剛烈太過。 若由她教書育人,那些女學生的家長肯定有意見。 梅副山長卻收了帖子冷笑道:“若有意見,他們不送孩子來這上學便是。推己度人,若是我meimei遇上這樣的男人,我恨不得殺之而后快?!?/br> 一位先生蹙眉,正要說話便被旁邊一人拉住,梅副山長見無人再有意見,轉身便走。 “你傻呀,梅副山長也是我們書院出身,看年紀,應該和秦文茵同時在校,秦家被流放時書院都敢掛著秦文茵為校爭的那些獎牌,大門公告墻上經久刻著秦文茵的名字,可見她在書院里的影響,你和梅副山長說這些不是討人嫌嗎?” “但我們也不能為了一個秦文茵就把生源往外推吧,這兩年我們清溪書院可比不上松山書院,如若不趁著重開女學之機多招收一些好學生,難道真要眼看著我們清溪落于松山之后?” “我看不會,顧景云可是太子之師,我們書院有他在便不會差太多?!?/br> “嗤,一個黃口小兒罷了?!?/br> “莫兄慎言,難道莫兄也和黃兄一樣看不起顧景云?上次明經堂論經可是他力壓群雄贏了?!?/br> “不過是口舌之鋒罷了?!?/br> “那今年的縣府院三試又怎么說?” “這……” “顧景云不過到這里任教一年,中間還離開過四個月,僅憑書信教導弟子,但今年他帶的啟蒙班通過縣試的有十二人,府試的有七人,院試的有兩人,要知道他帶的是中班,按理是要再等一年再科舉的。但他今年便讓弟子下場試水,偏偏出來的成績比最好的大班還要好。莫兄莫不真的以為他能當太子老師和書院的先生真是先帝的恩寵,而不是自己的本事?” “是啊,莫兄,聽說太子每隔一日便要上顧府問安,請教學問,而顧景云隔兩天便會進宮到文華殿為三位皇子筵講,可見其才能是被陛下和翰林眾官認同的,這樣的話還是少說為妙,不然傳出去,焉知他家那母老虎不會上門找你麻煩?” “說到此黃兄還真是倒霉,竟然惹上了這樣一個母老虎?!?/br> “也是黃兄不修口德,明經堂論經輸給顧景云,不敢當面辯論,卻在背地里議論,偏還運氣不好,叫人家的夫人給撞見了?!?/br> “聽聞那黎氏和顧景云一樣從小跟著秦閣老讀書,學識必定也不差,那這次考試十有八九會被錄取,那我們將來豈不與她共事?她那么兇,以后日子可怎么過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