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6
動,只要時間再久一些,賑濟的糧食及藥材跟不上他們也會反的。 災民一反,當時呆在災區的他能逃出去的幾率非常小。 但是災民并沒有反,因為有人組織了當地的鄉紳及商戶捐贈了大量的白銀和糧食藥材,雖然還不能救治所有的災民,卻大大緩解了災民和朝廷之間的矛盾,也因此沒人起義造反。 他通過分流,將所有災民分往各府縣,著令當地官員妥當安排災民,當回過神來去找當時捐贈了大量錢財的人時卻沒找到人。 只有當時跟風捐贈了物資的鄉紳和商人在冊,而那個捐了二十九萬兩,十八萬石的大善人就好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如今看到這些熟悉的賬冊,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當時做那些事的便是眼前的人,或者說是他背后的凌天門。 白一堂道:“凌天門只盜貪官及為富不仁的豪紳,他們的錢財取自百姓,我們不過是替他們保存一段時日后還于百姓,十八年前大同張伯英案是我做的最后一個案子,這十八年來凌天門所用的財富皆是以前沒用完留存下來的。而今已徹底用完,凌天門的府庫里只有一壘壘的賬冊,連一文錢和一粒米都沒有了?!?/br> 皇帝嘆服,看著面前滿臉肅然的俠士,不由從心里信服他的話。 “凌天門一直不受約束,今日白大俠此舉又是為何呢?”皇帝溫和的問道。 白一堂沉默半響才道:“皇上,凌天門歷代只能有一個弟子繼承衣缽,我也已收了徒弟,今后不會再收他人為徒?!?/br> 皇帝一呆,這才想起白一堂的徒弟是顧景云的妻子,秦信芳的外甥媳婦。 所以以后顧景云的媳婦要偷他手下的家產? 皇帝心里有些便扭,還有些怪異的愉悅感,他看向秦信芳。 秦信芳繃著一張臉不說話,外甥媳婦要做賊什么的他拒絕假設這個可能。 ☆、266.第266章 應對(下) 白一堂被抓后一度心灰意冷,要不是機緣巧合他也不會收徒,凌天門只怕在他手上就斷絕了。 至于還在中原的師兄師姐,他們只會凌天門的功夫,并沒有掌握凌天門的勢力,甚至連凌天門的來歷都不知,他們就算代他將凌天門傳下去也只是傳了皮毛,并沒有傳下精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凌天門也算滅絕了。 但他收徒了,還把黎寶璐教導得很好,然而她是不可能去干偷盜的活兒的,白一堂也不會勉強她。 凌天門行事一向隨心所欲,所以對放棄歷代掌門專職他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這事本不用挑明的,他不想再闖江湖,他徒弟習武也只為保護自己在乎的人,這兩點都不用向世人宣告。畢竟是自個的日子,自個過了便是。 可現在有人針對他設了這么一個局,白一堂不蠢,顧景云和黎寶璐想到的他也想到了,這次他若不出現,他們也會想其他辦法找到他,然后逼著他把東西交出來。 白一堂從來不是任人欺負還不還手的人,要是凌天門還有錢他或許要花費一些時間把那些錢財處理了再找秦信芳幫忙,可凌天門早沒錢了。 當年黃河決堤,沒心再摻和這些事的他便大手一揮把凌天門的府庫都給搬干凈了,里面連只老鼠都不會有,所以他交公交得毫無心理壓力。 至于江湖人謀求的另一東西——兵書! 白一堂嘿嘿一笑,到時候他印個十萬八萬冊,想要的話拿東西來換呀,不論是神兵,還是典籍他都接受。 江湖人的手上東西可也不少。 以為有了兵書就能上戰場排兵布陣當大將軍了?他讀書雖少,但紙上談兵的典故也是聽說過的。 何況人家趙括好歹熟讀兵書,還能紙上談論一番,他們這些認字都頭疼的江湖人真的能熟讀兵書? 他好歹跟個教育學家比鄰住了十五年,知道有好的老師,有好書,學生也未必學得會,這就和他們習武一樣。 師父領進門,修行全看個人,那些門派中功法一樣,師父一樣,但杰出的唯有那一兩個,甚至有人教出百八十個徒弟卻一個能繼承衣缽的都沒有。 為什么? 因為人蠢??! 天分有限,有了秘籍也學不到精髓,兵書自然也一樣,以為拿到了兵書就能進入官場,躋身上層社會了? 白一堂進宮找皇帝,一是表示他凌天門沒錢了,你們朝廷聽到風聲也不用想著從他這兒把“臟銀”收回,趕緊歇歇;二是表示以后他們凌天門不干這種偷盜之事了,凌天門到他這一代基本算斷絕了,以后再有人去偷貪官污吏,可別把罪名再栽他身上;三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有人在你的王土上這么搞事你不打算管管? 皇帝沉默了片刻問:“你想讓朕如何管?” 你們江湖人不是很喜歡自己解決恩怨情仇嗎? “陛下幫我印些書吧,然后派人幫我把書運到開封府去,作為交換,我愿意將凌天門還留存的賬冊交給朝廷?!?/br> 皇帝意動,而一旁跪著記錄皇帝言行的史官卻已經抬起頭來目光炯炯的盯著皇帝了。 皇帝:……愛卿,請注意你的職業cao守,作為隨行記錄言行的史官,你不是應該最大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只做個會聽會寫字的人嗎? 怎么能有自己的主觀思想呢? 一向盡忠職守的史官卻忍不住,盯著皇帝的眼里流露出期盼的神光。 作為史官,最渴求的便是史料,尤其是這種第一手史料。 雖只有只言片語,但史官已推測出凌天門這個江湖門派一直致力于偷盜貪官財物然后救濟百姓,其中大部分的財物應該是用于因天災人禍造成大規模流亡的災民,這些在賬冊上都會有記載,這于他們史官來說是何等宏偉真實的史料啊。 凌天門存在的時間必然很長,這意味著這些不僅能還原先帝時期的歷史,還能知道更久遠一些的,對于探究歷史真相的史學者來說這相當于一道美味的盛宴。 皇帝自然也知道這一點,而且人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凌天門接觸的又都是貪官污吏和重大災害事件,其中的記載更不少。 “只是幫你印書?” 白一堂頷首微笑,“到時候書可以送陛下一套,那可都是張家典藏的兵書,其中不乏孤本?!?/br> 皇帝嘴角微挑,問道:“好,朕應下你了,你要印多少到時候將書交給書局的管事便行,朕讓他免費給你印?!?/br> “也不多,每冊先來十萬本,不夠再加印?!?/br> 皇帝愕然,嘴角微微一抽,他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