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4
黎寶璐便看向兩個小廝,說是小廝,卻是管事們為他們的兒子配的書童,所以年紀還小,大的只有九歲,小的更小,只有七歲。 兩個孩子看著黎寶璐,紅著眼眶道:“我們不想離開太太?!?/br> 好似沒斷奶的娃一樣,黎寶璐想笑卻是笑不出來,她看著他們笑道:“也好,你們就都留下吧,等以后大了你們想走便與我說一聲,我放你們走?!?/br> 黎寶璐并不想拘著不想當奴才的下人。 大家感激的看著黎寶璐,而隔壁院子里的下人差點咬碎了牙齒,恨不得生吃了黎寶璐。 九個管事及其家人已經知道他們這些成年男子要被送去礦山挖礦了。 他們雖然是下人,年輕時吃過不少苦,但這十來年一直享福,連擔水都可能挑不動,更別說挖礦了。 而婦人們則是抱著各自的丈夫/兒子在哭,她們的命怎么就這么苦,好容易熬了一輩子苦盡甘來卻遇到這樣沒天良的主子。 隔壁院子的人徹夜未眠,但誰也沒敢點燈,大半夜的九個管事悄悄的在屋里碰頭,一個道:“我們不能這樣坐以待斃,不然真有可能死在礦山,我們的家人只怕也逃不過?!?/br> “那我們逃吧?” “逃?”黑暗中,一個管事眼露譏諷,沉聲問:“怎么逃,往哪兒逃?我們哪一個不是拖家帶口的,是不要老子娘,還是丟下小兒子?” 眾人沉默。 半響布莊管事才幽幽的道:“或許可以去忠勇侯府試試,雖然三爺分出侯府了,但血緣切不斷,侯府也還是主支,只要他們能替我們說句話,壓一壓三爺,三奶奶未必就不領情?!?/br> “不是試過了嗎,消息送進去連個響都沒聽到?!?/br> “那是因為籌碼不夠,”布莊管事幽幽地道:“能做到我們這個地步的人誰手里沒私藏些東西?而且我們家人在侯府世代為奴,總知道些別人不知道的秘密……” 這是要對侯府的主子威逼利誘了。 這種方法當然不能對侯爺和老太太使,因為他們不怕誰,捏死他們就跟捏死只螞蟻差不多,但對底下的三位夫人就不一樣了。 唐氏是世子夫人,但二夫人卻是老太太的娘家侄女,從嫁進門后便一直協理中饋,而三夫人當年進門并不光彩,大夫人和二夫人對著三夫人時面上不顯,背地里卻沒少笑話,這樣的三位夫人矛盾重重,自然也有許多把柄。 他們是顧家的家奴,人脈廣,總能知道些別人不知道的事,何況他們的老子娘面子更廣。 比如今天在巷子里哭嚎的那位,她可是伺候過侯爺的娘,然后又伺候了侯爺,最后又伺候過世子爺的人。 侯府的辛密她便知道不少。 九人在黑暗中面面相覷了一會兒,最后一人咽著口水問,“誰去?” 布莊管事暗暗咬牙,“你們把各自出的東西和知道的消息拿出來,我今晚連夜去見大夫人,大夫人那兒要是走不通再另外派一人去二夫人處。哼,三奶奶她再能也不過是個才嫁進門沒多久的童養媳,家無根基,難道還能硬過大太太去?” 時間緊迫,九人也不耽擱,立即把各自的籌碼準備好,布莊管事整理一番就悄悄開了院門便摸黑往忠勇侯府去。 此時已宵禁,但他知道怎么避開巡邏的官差。 布莊管事一走,二林就出現在書房里低聲和黎寶璐匯報情況。 黎寶璐翻了一頁書,不在意的道:“不必管他,只要他們不是舉家外逃就行?!?/br> 二林瞄了一眼專心伏案寫教案的顧景云,低聲應了聲“是”便退下。 書房內一時安靜下來,顧景云寫著自己的教案,黎寶璐則靠坐在榻上看書,時不時樂得抿嘴一笑。 等她翻完一本書外面天色已深,她扭了扭脖子,眨了眨有些酸澀的眼,后知后覺的想,去找忠勇侯府了? 去找得好呀,她不上門找侯府,不代表她就忘了這事,只是不知這次他們會不會替這群奴才出頭。 ☆、216.第216章 迂回 唐氏滑動著手中的佛珠,半響才沉聲道:“你問清楚了?他們九家果然愿意為我所用?” 唐氏的陪嫁嬤嬤低聲道:“是,他們現在也是走投無路了,那邊要送他們去礦山呢,若是把人賣了還好說,他們大可以自己贖身,那邊卻緊抓著他們的賣身契不放,似乎是想活生生的把人折騰死呢?!?/br> 唐氏淡淡的道:“那種地方出來的人自然心思歹毒?!?/br> 唐氏有些猶豫,她并不想摻和進這事來,布莊一被抄她就有些擔心,那顧景云和黎寶璐混不吝,啥都不忌諱,生怕他們把以前的事給扯出來。 但觀望了兩三天,見那邊遲遲不找上門她便覺得布莊管事孝敬她的事他們未必就知道。 布莊管事不會特意提起,賬應該也被平了,她還有什么好擔心的? 本以為她跟這事就沒牽扯了,沒想到布莊管事又往里送信…… 唐氏摩挲著那封信猶豫不決,半天才沉吟道:“我是不在意那點孝敬的,但他們九家都是家生子,世代為顧家效命,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好叫他們真的被磋磨至死?” 嬤嬤躬身,“夫人仁慈?!?/br> “你去賬上支些銀子,明天就帶著人去一趟聆圣街,就和她說若是她不想再用這些奴才便送給侯府,侯府愿意出資買人,多少錢任她開,”唐氏譏諷的一笑,道:“她那么急不可耐的抄了奴才不過是缺錢,要知道府上分家時可沒分他們一文現銀?!?/br> “他們夫妻倆年紀雖小,卻是沒臉沒皮的,你別和他們弄強,怎么軟怎么來,務必要把賣身契哄到手?!?/br> 顧景云和黎寶璐太纏手,加上侯爺的態度唐氏并不愿去招惹他們,但這次不同,她是看不上那些孝敬,但她看上了那九家的人脈。 那九家全是家生子,他們在府里親朋故舊無數,消息最為靈通,僅今日給出的兩個消息就值得她去冒這個風險,人脈在手,她想要什么消息不得? 這些家生子一直滑不溜秋,他們會孝敬她金銀,會奉承她,卻不會投靠她,不會用手上的人脈為她服務。 現在便是一個好機會。 九個管事沒有兄弟也有姊妹,姊妹又有夫家兒女,他們的母親也各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又各有家世…… 家仆之間跟世家差不多,親連著親,脈脈相連,互有關系,而因為他們活動的范圍只這么多,因此關系更加緊密,手握一家家生子她就能在內宅中便利許多,何況這是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