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聽說兇手還未查出?!?/br> 霍銘善道:“東凌說他們與貴國交涉此事,史太守竟不承認是他們所為,還欲將此事撇清拖延,只說在查,可是至今仍未有結果。輝王的意思,大蕭如此囂張,不得不戰,否則國威無存,如何立足于天下。東凌亦要我南秦給個交代。東凌是被我南秦拖累,卷入爭端中。我勸服了皇上,給我些時日,我手中有龍老將軍的信物,該是有機會能用此物通關見到龍將軍。我不立使節,不擺官禮,只私下帶兩隨從,就說回鄉休息,實則悄悄來大蕭見見將軍,問清楚究竟貴國意圖?;噬系任蚁?,再做最后定奪?!?/br> 龍大點點頭,果然不出他所料,霍銘善確是和平的希望。 霍銘善道:“如今我見得龍將軍了,就請問將軍,用游匪誣我南秦,限我鐵石,增我獻貢,殺我使節,潛伏密探,貴國如此挑釁,究竟意欲何為?若是意圖一戰,為何將軍卻派人尋我?” 龍大沉吟片刻,未答反問:“先生來此路上,是否遭遇麻煩?!?/br> “確是。有匪類劫殺,幸得將軍派的人相救。他們說原是想去找我,不料半路遇上了。之后一直護我入境,將我送到將軍面前。只是他交代了,不能在眾人面前顯露他的身份。一切聽將軍的囑咐。我用他給的信符,確是一路順利來到此處。方才將軍說只讓三人入營,我想將軍的意思,是再讓那二人離開?!?/br> “我確是有別的事讓他們辦?!?/br> 兩人嘴里所說的人物,正快馬加鞭趕路,一人問那高個子道:“謝大人,我們下一步要如何?” 高個子笑了笑,拍拍馬鞍:“將軍從某人那處學到傳信的招數,我們先到集合地,再依將軍之令行事?!?/br> 龍大此時在兵營帳中,對霍銘善道:“先生方才列舉的我大蕭種種罪行,于我大蕭看來,卻是截然相反的。此事牽扯甚廣,布局費時,恐怕不是這么簡單。那些于半路劫殺先生的匪類,真是劫財匪類嗎?” 霍銘善對此事早有疑慮:“鮮有人知道我的去處,若是為阻止我見將軍,那朝中怕是危機重重了?!?/br> “似乎有人希望我們兩國拼死一戰?!?/br> 霍銘善越想越覺得確是如此,忙道:“那我得盡速趕回去通知皇上?!?/br> “恐怕先生暫時不能回去了?!?/br> 霍銘善抬眼看著龍大,心里一沉。 ☆、第88章 (修訂) 第88章 龍大道:“那些人既是阻攔先生與我見面,阻攔未成,自然也會謀劃下一步。先生于大蕭南秦兩地順利往返,并未帶回實證,中蘭城中的細作頭目并未抓到,使節團被劫殺的兇手也無蹤跡,先生回去只有空口白牙的辯解說辭,朝上有人煽風點火,境外有東凌推波助瀾,先生僅憑一面之詞,有把握讓貴國皇上相信嗎?” 霍銘善默然。 “貴國皇上不信,那么先生與大蕭的往來,幫著大蕭說話,加上之前大蕭探子聯絡先生之事是否有人知道,半路劫殺先生失敗,是何人救走先生?居然是大蕭軍士?那么先生是否有通敵賣國之嫌?先生先前所言,不是一直防著輝王潑的臟水?如此回去,恐怕不是臟水,是會身陷泥潭了?!?/br> 霍銘善皺起眉頭。 龍大再問:“東凌在此事里,究竟是何態度?他們與貴國結盟,盟約關系有多深?若是你我兩國交戰,東凌會出兵嗎?” 霍銘善思慮。 龍大又補了一句:“若出兵,幫著哪邊?” 霍銘善頓然一驚。 龍大觀察著霍銘善的表情,而后又道:“霍先生,我們兩國互相抓著對方把柄,邊境重兵壓陣,但一直膠著并未開戰,這種時候,東凌一片好心邀約貴國使節借道東凌上訪大蕭,且還派出的是右丞相……” 霍銘善插言道:“皇上極為重視此事,平南郡這邊阻止使節上京覲見大蕭皇帝,這次借東凌一道出訪是難得機會,皇上希望能一次便將事情說清楚,又為表誠意,這才派出了右丞相,以示我南秦態度?!被翥懮埔粐@,“說起來,這事也是我極力勸說皇上,人選也是我推薦的?!弊詈髤s死在了大蕭境內,簡直無法表述悲痛遺憾。 “先前南秦大使在平南郡遞文書欲覲見一事,拒絕也是我的意思?!饼埓筇谷怀姓J,“拒絕是因為,貴國在我平南中蘭安排了細作,布下了組織,不軌之心昭然若揭,我讓貴國大使回去商議,交出細作名單,表了誠意,便可上京。否則就算去了,你說我國皇上又怎么見他?到時他受辱而歸,還不是一般麻煩。到時貴國皇帝難道又會歡喜滿意?兩國沖突只會更甚?!?/br> 霍銘善道:“奏折上只說大蕭誣我南秦剿殺邊民,潛伏細作,以此為由關閉邊貿,拒絕接見討論相議,使節在平南受辱而歸,國威屈折,國民受難,尤其先前與大蕭買賣往來的那些商戶、礦主,損失慘重,家破人亡,許多已向官府哭訴求告。長期以往,怕是國內也會出亂子?!被翥懮频溃骸岸惹皩④娝f破獲的細作案的相關案情,我卻是未曾聽說。若是皇上知曉,該是會告訴我,與我相議真假才對?!?/br> “也許他不知情,又也許他已知情卻也已確認是我大蕭誣蔑,自然就不用相議了?!?/br> 霍銘善愣了愣,默然。 龍大問:“右丞相是霍先生舉薦出使的,如今右丞相遇害,貴國朝中是何動靜?” “自然忿恨不己,原先勸議和商談的一派,也無人說話了?!?/br> “還有多少人站在先生這邊?” 霍銘善沉默許久,道:“我自辭官后,不掌權職,只輔導皇上念書,于幕后為皇上獻些國策,不上朝不議事,時間久了,名望自然不如從前。再者當初為了使計誘敵,我與朝中各臣疏遠了些距離……皇上這幾年坐穩江山,娶了皇后,生了皇子,與輝王關系和睦,對我的依賴也確不如他剛登基時那般了?!?/br> 龍大心中對霍銘善更添幾分敬重,如此處境,明知前路兇險,也許布滿荊棘陷阱,可他還是冒險請命來了。 “龍將軍,我這把年紀了,如今事態危險,我必須回去,將這種種疑慮盡數告之皇上,東凌不得不防。若我們兩國交戰,怕是東凌會坐收漁人之利。朝中定是有人與東凌勾結,右丞相一死,輝王勢力更甚。我當初力薦右丞相出使,也是因為擔心若被輝王cao縱,怕是到了貴國皇上面前,故意挑釁生事,反倒惹下禍端,點燃戰火。只是沒料到誤入東凌陷阱。將軍如此周折,派人幾番相尋,且在邊境駐守多時,面對種種挑釁亦能按兵不動,守住最后和平機會,我信將軍所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