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
懶得,對完符令,便要領兵入營。還道宴也不必吃,兵將剛入城,還需安頓整訓,之后待官員到齊,再行議事。 總之原本想著要巴結這二品大將軍的人頗失望,而太守姚昆稍松了口氣。八年前他赴京時見過龍大一次,那時龍勝大將軍仍在世,而龍大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卻已是年少老成的嚴肅臉,如今少年已成青年,個子也高了,官也大了,仍舊是張嚴肅臉。 不過嚴肅有嚴肅的好,姚昆覺得武將莽夫單純些,不斗心計,不借機來整治他這平南郡挑他的錯處,倒是好的??偙饶切┎缓煤么蛘?,成天思慮著斗權術的強。 駐軍的總兵營在中蘭城外東南三里,原是郡兵營地,如今已擴建搭營,做好了準備。太守親自領著龍大,與都尉候立良營門前相見,龍家軍與平南郡兵各自列隊,候立良與龍大對好兵符,郡兵軍中各官將尉丞依次上前向龍大行禮。 郡軍那方的長史手捧兵馬冊,兵曹丞手捧兵事防建圖冊等,上前與龍大施禮,龍大將東西接過。令兵擊鼓吹號,旗兵將蕭皇令旗、京軍御旗、龍家軍旗等插到了營門營墻營樓之上,表示龍家軍奉皇上之命駐守邊境,入駐此營,由此刻開始,一切邊防駐軍軍事之令,皆由護國大將軍龍騰管轄。 軍樂奏完,旗兵領頭,各營隊入營。眾兵將排整軍容,分營列隊,插旗布哨,點火設崗。龍大領將一一巡察。所經之處,兵士們大呼口令,精神抖擻,全無長途跋涉的疲態。太守姚昆與都尉候立良互視一眼,頗有些壓力。 龍家軍威名,果然不是虛傳。 一切安排妥當,龍大與姚昆、候立良等人一起簡單商議了邊境防事,南秦的動靜等等。 姚昆與候立良看法一致,游匪之事,南秦定是包庇私藏了那些匪類,他們正欲向大蕭討好處,若承認游匪是南秦人,自然下不來臺,條件也不好再談。故而一直壓著此事。游匪也定是明白了這一點,才偷襲村落后潛逃回南秦。 而要說南秦敢不敢入侵蕭國。姚昆認為是不敢的。 “我大蕭兵強馬壯,糧草充足,軍備遠超南秦。南秦自然明白實力懸殊。東凌是小國,南秦舍我大蕭討好東凌那可非明智之舉。依我看,南秦不過是擺個姿態,想嚇唬嚇?;噬?,放寬鐵石限量,減低交易價碼。我聽說,南秦這兩年糧食收成不佳,但玉石買賣收益卻是越來越好。其中通過我這平南郡進出的玉石生意就不少,他們關稅收得可不低。若是有意攻打大蕭,那豈不是既丟了鐵鋼又失了錢財。敗戰之國,還得讓利求和,屆時民怨載道,臣子異心,南秦皇帝年紀雖小,但也沒那般傻。東凌給不了他們什么,只不過是被拉著一起擺個姿態演場戲罷了?!?/br> 候立良也道:“據探子報,南秦確是向邊境增派了軍隊。我們也與對方交涉,加強防范。但對方反而聲稱我國游匪竄入其境內,這些人身份不明,他們不得不防。他們還告誡我們勿耍這些小心機,他們不怕挑釁,讓我們勿輕舉妄動。言下之意,倒是指責我們心懷不軌了?!?/br> 龍大問:“除了往邊境派兵,探子在南秦可還探到什么消息?” 候立良搖頭:“那倒是沒有。未曾有他們意欲進犯的確切消息?!?/br> 龍大不再多言,他初來乍到,還是要等待更多的查探結果才好下判斷。 龍大回到營房,一堆卷宗已在等他審閱。剛剛入營,瑣事繁多。各營各隊各伍都有組織,一入營后就開始按職責分工處理軍務。外圍防建狀況,需要增修補缺的,增加石泥干草的,還有營樓監哨安排,水糧飯食、兵器修整、馬匹安置,cao練場地和人員,巡察輪班安排,口令請牌情況等等,這一會工夫各營已經交了上來。長史閱過,分類擺在龍大的案上。 龍大粗粗閱了,再看了后頭的兩萬軍的行程通報。那兩萬軍,由他麾下的幾位將軍領著,八日內會到達。此次駐守未有歸期,太守姚昆依規在中蘭城內為他設府,方便他于城中理事。府宅的圖紙、人員安排等也有公函文書。龍大掃了一眼,放至一邊,那名叫紫云樓的府院離東城門不遠,離營區也不遠,除了四個大院子十余間屋子供將官居住辦公所用外,甚至還設了衙堂、哨樓等,很是周到。 龍大將所有公務之事處理完,抬眼忽看到墻邊桌上放的包袱。 嗯,那個假裝仰慕他要見他的姑娘。 龍大過去將包袱打開了,把里頭的東西仔細審看一番。 錢銀、衣物、干糧,沒有什么太特別的地方,像是要逃跑。 龍大挑了挑眉,這是何意? 他將所有衣物都仔細搜查了一遍,并沒有給他留下什么信。 難道真是逃跑? 這倒是有意思了。 ☆、第3章 (修訂) 第3章 安若晨這幾日皆未出府,事實上,頭三日她連房門都未曾邁出過。 避開風頭,莫要引人注意這道理她是曉得的。三日來平靜無波,沒人找她麻煩??傻谒娜?,她爹忽然殺上門來將她痛斥了一番。 罵她的原因其實挺簡單,安若晨一邊挨罵一邊套話三兩下就搞明白了。就是那龍大將軍都到中蘭城三日了,可除了第一日與太守等人議過事,其余時日,均在兵將駐地cao練兵陣,對任何邀約宴請均是拒絕。安之甫這三日一直沒摸著拍馬屁的門道,那些與他結伙想一起討好處的也都未能順遂,大家很是不悅。 四姨娘段氏昨夜里趁機在安之甫耳邊吹了枕邊風,說許是安若晨那日沖撞了將軍,所以有此結果。又道安若晨成日看些污書穢文,以至無禮失德,惹下大禍,也不稀奇。 安之甫最是受不得撩撥,如此積了一肚子氣,也不想想龍大將軍這數日均cao兵練陣處理軍務,不見的又不只他一家,況且不相干的官員都未曾見,何況他只是商賈大戶,又哪里排得上號??傊畾馊鲈谶@大女兒身上便是。 安若晨探得緣由,松了一口氣,不是懷疑她出走逃婚便好。這幾日她提心吊膽安分守己就是怕她爹回過神來琢磨著事情不對。還好還好。她爹一如既如,保持住了聰慧的水準。 安若晨照例掩面抽泣乖巧地聽父親喝罵。四姨娘會抓住機會擺她一道這個她心里有數,總拿她看閑書來做文章讓她被教訓也確是四姨娘慣常手段。因她小時罵過四姨娘一句“大字不識,村姑蠻婦”,四姨娘便記恨到現在。尤其恨她看書,仿佛她看書不是為了看書,而是為了提醒她四姨娘不識字一般。 安若晨在指縫里看著四姨娘段氏倚在她房門口一臉譏笑,不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