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你不知道,幽云之地苦寒,極寒的天氣會誘發心肺疾病,上四代鎮國公都是過五旬而亡,女眷好幾個肺癆,也都短命。就榮恪的祖母長壽,老人家七十四了,心肺都不好,一年四季除去伏天最熱的時候敢出門走走,其他時候都關在屋里避風,因為前鎮國公驟然離世,鎮國公夫人因哀傷犯了咳疾,痰中帶血,再耗下去也是癆癥,哥哥不也是這樣?” 提到先帝,延平又紅了眼圈:“我也沒見過榮恪,犯不著為他求情,可是鎮國公一門這樣的忠烈,榮恪的兄長榮麟又是因為哥哥戰死,哥哥每提起總是傷懷不已。人家只是想回京祭祖安奉牌位,怎么就不準呢?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 “確實不近人情,可邊防事大,疆臣離開戍地更是大事?!睖匮艊@口氣,“這樣,讓馮茂告訴榮恪,隔三差五上個奏折,只要不準,就不停得上,直到準了為止?!?/br> “死纏爛打嗎?”延平撲閃著眼。 “對?!睖匮劈c頭,“死纏爛打,不達目的不罷休?!?/br> 又過幾日,在例行聽政完畢之后,溫雅對四位輔臣說道:“鎮國公近來幾乎每日都上折子,言語間越來越憤慨激烈,我也派人去鎮國公府看過,偌大的府邸荒蕪,百姓稱之為鬼宅,榮氏家廟屋檐上也長滿了草,我們這樣對待功臣,難免讓功臣寒心,讓官員百姓笑話我們,我想來想去,讓榮恪回來祭祖安奉牌位,順便將宅子和家廟修葺一下?!?/br> 徐泰站了起來:“他回來了,邊關防務怎么辦?” “上次孫相國曾說,鎮國公統帥的軍隊等級森嚴紀律嚴明,烏孫又因內亂無暇他顧,既然局勢穩定,鎮國公離開幾個月應該可以?!睖匮趴聪驊崙嵢坏姆教珟?,“太師說榮恪不肖,可他能想到回來祭祖安奉牌位,就是有孝心的。還有啊,真如太師所說,他無心統兵的話,幽云十六州軍隊統帥就得換人,也不是非鎮國公不可?!?/br> 鎮國公四代鎮守邊關,全天下都認定了就該是他們家,誰也沒想到太后會出此言,四位輔臣一時沉默無言。 “這樣好了?!睖匮耪f道,“孫相過問一下幽云十六州的政務,衛國公過問軍務,都要詳細,問清楚了上折子,同時讓榮恪奏報,他如果回京,邊關各項事務如何安排,也要詳細具體?!?/br> 孫智周和徐泰都答一聲是,孫智周心想,既然太后有心撤掉鎮國公之權,幽云十六州沒了土皇帝,各級官員少不得投靠相府尋求庇護,豈不快哉?徐泰心想,若是沒了鎮國公,可在邊關軍營安插自己人,過個幾年,邊關兵馬也歸自己掌握,做夢都沒夢到這樣的好事。 溫雅看一眼徐泰,想起延平說的事,徐泰好色,手下官兵為投其所好,常常敬獻美人給他,去年臘月進府的那位小妾,本是定了親的,被搶進了徐府,徐泰指示心腹給了小妾未婚夫重金,那家人表示不再追究。 延平氣憤說道:“哥哥病重后,徐泰越來越大膽霸道,竟然強搶民女?!?/br> “可他違情不違法?!睖匮艑ρ悠秸f道,“那小妾的未婚夫既收了錢,就是認了退親,這件事也就只能如此了?!?/br> 此時看徐泰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微笑問道:“內禁衛統領張誠,這個人怎么樣?” “張誠是三代武將出身,先帝曾多次贊賞他忠勇無匹?!毙焯┦樟说靡庵?,小心回道。 馮茂笑笑:“張統領家中嬌妻美妾,溫柔鄉里小日子過得舒坦,最近白胖了不少?!?/br> 孫相國在一旁皮笑rou不笑:“衛國公夫人娘家也是姓張,難不成是本家?” “是內侄,臣是為國舉賢不避親?!毙焯┐罅x凜然。 溫雅想笑,忍住了問道:“張誠多大歲數了?” “我瞧著,快四十了吧?!瘪T茂笑看向徐泰。 按照定例,內禁衛統領滿四十必須換職,徐泰忙說道,“剛過三十五,四十還差著好幾年呢?!?/br> 他有些緊張,太后為什么突然問起張誠?難道太后想要撤了張誠,進一步奪去自己統轄內禁衛的職權? 可太后只說句知道了,就沒了下文。 第9章 初見 五月初一,鎮國公榮恪奉旨回到京城。 五月初二一大早,經宣德樓進大內,到垂拱殿東暖閣覲見。 正面居中坐榻上端坐著一個孩子一個姑娘,聽到通傳,看到有內禁衛打起簾子,都凝神朝他看了過來。 榮恪跨過門檻停住腳步,坦然看了過去。 孩子和文德帝元屹一樣,是瘦高的身形,雖坐著,能看出比同齡人要高些,五官與文德帝不像,文德帝相貌清雋,這孩子則十分俊美,看來肖其母。 又看向孩子身旁的姑娘,素衣素裳,長身細腰,膚色細白,入鬢的長眉下一雙烏亮的眼,顧盼間神采飛揚,美麗的臉略略緊繃,做出一副沉穩嚴肅的模樣。 他不由翹了唇,嘴角噙出一絲笑意。 他邁動腳步,腳下若行云流水,身穿一等紫衣公服,長袍廣袖更顯其高大魁偉,肩頭沐著初升的朝陽,臉色如玉濃眉單眼,菱角樣的唇微抿,銜著若有若無的笑容。 他徑直走到近前,高大的身形籠罩而來,溫雅剛想要說賜座,身旁皇帝聲音清朗說道:“鎮國公怎么不行禮?” 榮恪不慌不忙后退幾步,矮身下去行了大禮:“臣榮恪叩見太后,叩見皇上。剛剛臣看到太后皇上素衣素冠,不禁想起先帝,由先帝思及家父,內心沉慟不已,恍惚之下一時失儀,請太后皇上賜罪?!?/br> “免禮,坐著說話?!睖匮怕曇艉挽?,半斂了眼眸觀察著他。 依然是沒有客套話,不問路途風霜,也不問行來所見民生,徑直拿過三份奏折對榮恪說道:“一份是你上的,一份來自孫相國一份是衛國公,所言大致相符,鎮國公一門在幽云邊境經營幾十載,百姓安居樂業軍營兵強馬壯,官場風氣也好,文官武將各司其職。老國公殫精竭慮,一定有用心栽培的接班人吧?” 太后話外之意就是,你榮恪不愛帶兵不愛做官貪圖享受,就你這個德行,老國公肯定不能讓你做繼承人,那他安排了誰? 榮恪微笑回道:“臣確實無能,文也不能武也不能,幽云十六州因有鎮國公在,沒有設立總督府,鎮國公其實代行的是總督之責,朝廷選賢能任職就是,軍營中父親手下十三將個個英武悍勇,其中又以三品威烈將軍常遠最為出色,臣以為,他可做邊關統帥?!?/br> “很好?!睖匮劈c頭,“鎮國公對幽云事務了然于心思慮周詳,外界傳言似乎言過其實?” 榮恪心中一驚,連忙起身拱手道:“先父去世那日,從夜半到凌晨曾有兩個時辰清醒,這些都是先父交待過的,臣是庸碌無能之輩,只想仗著祖蔭平淡度日,照顧好榮氏一門數位寡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