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9
書迷正在閱讀:女配打臉逆襲[快穿]、女配她只想暴富[快穿]、將軍有喜、八零俏佳人、佛系攻略日常、七零年代霸道村花、七零年代致富手冊、掌權者、人魚販賣守則、挽回
就回來。我之前也讓人算過,下個月三號那天是個好日子,到時候咱們祭祖也該回來了。大郎臨走的時候我跟他商量過,我想著,要不就那天開張面館吧?!?/br> 齊氏笑道:“這個你最在行,既是你們夫妻商量好的,那就這樣做。店里面要是有什么忙不過來的,到前頭請你姐夫幫幫忙,都是一家人,可別自己一個人撐著?!?/br> “娘,店里基本山都弄完了,沒什么要忙的,您就不用cao心啦。最多也就是提前準備一些醬料,像是炸醬面那些,醬料都可以提前準備好,等店開張了,也能省力不少?!?/br> 店里還真沒什么要忙的。 寶如說著,聽齊氏提起幫忙的事,猛然想到什么,笑道:“說起來,咱們托人往青山村遞的消息應該也到了,大哥大嫂、還有族人們要是知道二郎中舉,肯定是要過來的,這面館啊,不愁沒人幫忙的?!?/br> 一說起這個,齊氏愈發開懷,兒子中舉,算是了了她一直以來的一樁心愿。 “我一直在算著日子,估摸著他們也該動身了,咱們院子房間多,這會兒天還不涼,不必擔心被子不夠,明日我就和三妮兒一塊收拾出來,給他們挪地方?!?/br> 婆媳倆說笑著,與此同時,沒等陸家托著帶消息的人回到青山鎮,陸二郎中舉的消息,轉眼就已經傳遍了鎮子。 沒辦法,中舉的事在旬陽府鬧的不小,青山鎮在府城做活的人不止一個,得知自家鎮子出來的秀才竟然中了舉人,還是整個林陽道的第二名,沖擊力度可想而知,都不用特意傳信,這消息就已經傳到青山村去了。 陸大郎夫婦、陸家族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完全是傻眼了。 雖然他們對陸二郎寄予厚望,但還真沒想過,陸二郎能第一回考試就中了的,畢竟這舉人試跟前頭幾場又有很大不同,那是整個林陽道的學子都在一塊考的,這得多少人!就這樣,陸二郎居然還能考上第二? 也不是沒有人質疑,畢竟消息零零散散的穿過來,不知真假。 不過這時候,自然沒人說什么風涼話,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誰知道真假,萬一是真的呢,鄉里鄉親雖然平日里會有摩擦矛盾,但大家也都不傻,沒人會冒著得罪人的奉獻在這件事上嚼舌根。 七爺爺心里激動,不過這個時候,還是囑咐族人們平日里不要亂說話,免得最后落空的話,讓人笑話。 好在,七爺爺吩咐下去的第二日中午,傳信的人就到了。 一聽說是府城托著回來傳信的,一大波人都來到陸大郎家,然后就聽到,陸二郎果真是中了,而且還恰恰是第二名。 消息落實,且不說旁人如何反應,陸家族人們卻是高興的不行。 舉人??!這可是舉人??! 舉人老爺,聽說就算再往上考不上,也可以做官了。 當然,這還是最壞的估計,就陸二郎這個架勢,秀才舉人都是一次過,要考上進士簡直是指日可待啊。 傳信人見陸家族人這般高興,笑道:“陸相公如今可是旬陽府的名人了,知府大人親自設宴招待他。府里、縣里都有獎賞,許多官員家還有地主家都上門拜訪,送宅院銀錢的都有,陸相公這樣的人,以后定然是有大出息的。陸相公本來是要回鄉的,只是汝州府那邊他還要去一趟,所以就把祭祖的日子往后推了,這趟過來,也是讓我跟你們說一聲,免得你們等急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親近的人突然去世,才從老家吊唁回來。抱歉這幾天沒更新,欠的更新今明兩天會萬更補回來,么么噠 第85章 只聽傳信人的描述, 陸家族人們都能想到陸二郎中舉時的盛況。 頓時激動的不行。 這可是祖墳上冒青煙兒的大好事啊。 尤其是七爺爺這些老人們, 笑的都落淚了。 大家都明白, 族中出一位舉人, 對于陸家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時人都是族群而居, 陸家族群在整個青山鎮來說, 不算最大的,也不算最少的,青壯數量只能算是一般。以前與人發生齟齬,或許還會吃虧, 但從今以后, 在整個青山鎮來說, 基本上是無人會招惹了。 對于讀書人, 尤其是科舉入仕的讀書人, 人們總是懷著一分敬畏心的。 當然了,族人得到這層庇佑, 也不會主動去惹事,反而會為了維護陸二郎的名聲, 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 備了滿滿一籃子的東西, 笑著送走傳信人, 七爺爺把陸家人都召過來,就說了:“有二郎舉人身份庇護,以后里正對咱們都會十分客氣,咱們不能任人欺負,但, 也不能仗勢主動去找茬。以后,要是誰做出仗勢欺人,給陸家、給二郎抹黑的事情,那就別怪我不念親情了。族里出一個讀書人不容易,咱們得二郎庇佑,可不能給二郎拖后腿啊?!?/br> 七爺爺這樣說,族人們紛紛點頭,都明白這個道理,自然沒有二話,一連聲應是。 見此,七爺爺才重新有了笑影兒,對陸大郎道:“大郎,二郎雖然不在府城,但咱們族里接到消息,肯定要去那邊看看的。左右現在不是農忙時候,你和柱子大牛他們,就去一趟。石頭在學堂走不開,就交給我們,肯定給你們照顧的好好地?!?/br> 親弟弟中了舉,陸大郎歡喜的不行,定然是要去一趟的,連忙應了。 李氏得知消息,也是真心高興。 家里添了五十多畝地,小佳也托人在府城照顧著,如今李氏對二弟二弟妹感激的不行。 聞聽陸大郎第二日一早就出發,李氏趕緊收拾了行李,又從菜園里摘了好多自家種的菜,備了幾籃子家里的小吃。 夫妻倆把石頭交給七爺爺七奶奶一家幫忙照顧后,就坐上牛車,跟著村里人一塊到府城去了。 一行人是兩日后到的府城,到的時候,面館已經收拾出來了。 雖然沒開張,可面館外頭卻已經設了兩條長桌拼接在一塊,上頭用小碗成了數十碗面,由兩個婦人分發給排隊等候的人食用。 這兩個婦人正是陳娘子和梁大嫂。 兩人做面都是一把好手,那晚定了菜單上面條的種類后,第二日開始,寶如便讓兩位廚娘試做了。 勁道的面條,配上寶如熬制好的醬料,那叫一個香??! 反正這會兒,面館外頭已經站滿了人,不過大家還算理智,全都安安靜靜排隊,竟然沒有擁擠的狀況發生。 李氏來了好多回,不像其他幾位都是頭一回到這邊,一眼就看出眼前這個鋪子,怕就是之前寶如提到的面館。 只是,這不是還沒開張嗎?怎么倒賣起面來了? 李氏滿頭霧水地下了車,也沒心思細究,院子里齊氏寶如聽到動靜,已經迎出來了。 牛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