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府如今領頭的是誰?”琳瑯問道。 梅枝想了半天,求助地看向秋棠。秋棠白了她一眼,才道:“總管是金寶,副總管是來福和慶喜,都是宮里的老人了?!?/br> “把他們三個都宣過來,金寶跪在外殿,另外兩個跪在院子里,跪兩個時辰。記得和他們說,內務府若是離了他們三就什么事都辦不了了,這也耽誤了,那也出岔子了,那內務府就換人管吧?!绷宅槕醒笱蟮?。 梅枝愣了,猶豫道:“娘娘,您剛入宮,根基未穩,這樣不太好吧?” “入宮多久才算穩?他們也是在試探呢,你退一步他們就進一步。想登高的人多的是,誰又能在這宮里一手遮天?我是讓李妃管事,所以該給她壯聲勢時,我也不能當縮頭烏龜。她已經夠得罪人了,萬一真被擠兌下去,換個人管事,我又能撈到什么好?” 梅枝只好道:“是,奴婢這就去?!?/br> 待到那三個總管跪完兩個時辰,都被攙著跪到了暖閣門口同琳瑯謝恩。 琳瑯瞥了他們一眼,淡淡道:“回去好好辦差?!?/br> “是,奴才遵命?!苯饘毴斯Ь吹?。 琳瑯一揮手,幾個小太監把他們三人挨個架了出去。 梅枝擔心的報復、反撲行為并沒有發生,宮里的人一向欺軟怕硬,皇帝對琳瑯的做法也沒有半點不滿,李氏借著此事也終于站穩了腳,能指揮得動內務府的奴才們了。 “還是娘娘厲害,一句話就讓他們都服帖了?!泵分Ψ畔聯?,開始狂拍馬屁。 “面上服帖,心里未必。不過其他的就是李妃的事了?!绷宅樞Φ?。 ☆、第六世(3) 五月,宮里采選了一批新人進來,一個個都人比花嬌,讓宮里熱鬧了許多。 李妃帶著大皇子來昭陽殿拜見琳瑯,他們倆才坐穩,外面宮人就報,徐采女、王采女也來了。 “不見?!绷宅樀?,臉上滿是不耐煩的神色。 李氏就搖著扇子不說話,待梅枝上了茶,才柔聲道:“七月二十一就是娘娘您的二十歲生辰了,娘娘您還是和以前一樣,只在自己院里辦一桌酒席,還是在昭陽殿里辦場宴會,請了衛國公夫人進來一同慶賀呢?” “第一次在宮里過生日,是不能再和之前幾年似的糊弄了?!绷宅樝肓讼?,道,“就請了衛國公夫人進來吧,再加一個你,其他的人就算了?!?/br> 李氏試探道:“那,皇上那?” “皇上國事繁忙,我這些小事,也不好打攪他?!绷宅樞Σ[瞇道。 李氏就不多說了,又說了幾件其他的事,同琳瑯討了主意,就帶著兒子走了。 琳瑯發了會呆,讓琳瑯把彤冊拿了過來。 皇上已經兩個月沒有去過毓秀宮了,上輩子琳瑯過得渾渾噩噩,還真沒發現李氏這么早就已經失寵了。 那么李家的其他人呢? 皇上選了李氏的哥哥,大皇子的親舅舅,晉安十一年的探花李修給長子做太傅,把他從戶部主事調去了翰林院。李家還以為這是一件好事,是皇上看重大皇子、看重李家的表現。 琳瑯心里暗嘆一聲,李家真是讓潑天富貴迷了眼??!她若是皇上,也容不了這樣能耐有野心的人家。 宮里幾位新晉的嬪妃在琳瑯這里碰了幾次釘子后,就都識趣地不再來了。大皇子移居到了乾清宮旁的天音館,開始跟著太傅上課后,踏步后宮的次數也眼見著少了下來。 琳瑯和李氏閑著沒事,自學起了圍棋,常常對坐著一下就是幾個時辰,一天一天就這么消磨了下去。 二皇子、三皇子相繼出生了,皇上歡喜得很,連著大辦了兩次滿月宴。李氏自然是忙得沒空來陪琳瑯下棋了,琳瑯就只好自己同自己下了起來。 “娘娘,李妃是不是,失寵了?”過了一年多,梅枝終于后知后覺地悟了出來。 琳瑯噗嗤一聲笑了出來,道:“你才發現?” 梅枝大驚失色道:“那怎么辦?娘娘,您不幫李妃一把?萬一換個不聽話的上來,咱們的清閑日子就沒啦!” “幫什么?我自己都見不著皇上呢?!绷宅樎朴频?,眼珠一轉落在梅枝身上,“要么,我把你薦去皇上身邊,你努把力當個新寵,把徐美人、王美人給踩下去?” 梅枝苦著臉道:“娘娘,您看奴婢有這腦子嗎?而且就奴婢這張臉,說得好聽是清秀,說得實在是平庸,奴婢自己都懶得多看一眼,更何況皇上呢?!?/br> “這不得了,難道你看我就有這腦子了?除了個皇后的名頭,我哪一點比得上李妃?她自己都想不出辦法,我又能怎樣?”琳瑯坦然道。 梅枝就苦惱地在一旁努力琢磨著該如何幫琳瑯和李氏逃脫困境了,也沒空再攛掇琳瑯出手做些什么了。 琳瑯捻著溫潤的玉制棋子,盯著棋盤出起了神。 其實她是一直不太懂夏侯儀在想些什么的,她要是能明白,也就不至于落個失寵的下場了。她只知道當皇帝的,把權力看得比什么都重。 夏侯儀是深恨群臣上書強迫他立太子的,太子是半君,成年后是可以參議國事的。他本來就不喜大皇子,被迫立了大皇子為太子后,對群臣的怒火也遷到了大皇子身上,開始視其為眼中釘、rou中刺。 若是能讓皇上立三皇子為太子,那么被皇上敵視的就會變成三皇子和王美人了??梢粊砹宅槢]有這樣的能力促成此事,就算她能把三皇子過繼到自己名下,也無法說動皇上立三皇子為太子,還很可能把自己折進去。二來,就是按死一個三皇子和王美人又怎樣?還有更多的皇子和更多的美人,他們也不是一開始就暴露出自己的本性和目標的,琳瑯防得了一個防不了所有。這個法子無法治本。 李氏現在同自己關系親厚不少,若是李氏想出了什么主意,琳瑯又有能幫到她的地方,李氏是不會不開口的。李氏一直沒有動作,不是她想以不變應萬變,實在是她也無法可施。這個聰慧的女人已經預見了兒子和家族的悲慘結局,她只能盡可能地拖延這一天的到來。 琳瑯唯一想到的能讓李氏和自己善終的法子,就是皇上在下旨清算李家和大皇子之前突發疾病駕崩,大皇子身為長子,又有自己這個皇后的支持,就能名正言順地繼位了。 可親歷了先皇病逝的皇上對自己的健康極為重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