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3
是一怔,實在太突然。三房的木氏正在翻看賬本,一聽小丫鬟的話,連賬本都給不小心掃落在地,急急忙忙的起身,“可是真的?姣姣真的回了?” 小丫鬟氣喘吁吁的道,“回太太的話,四姑娘真的回了,奴婢親眼瞧見的,這會兒怕已經進府走到魚池那邊了?!?/br> 木氏連褙子都顧不上披一件,穿著蘇繡月華錦衫,趿拉上繡鞋匆匆走了出去。外頭還有些涼意,身邊的丫鬟急忙撈起榻上擱著的褙子跟了出去,“太太,天兒還有些涼,把褙子穿上……” 木氏耳中哪里還聽得見這些,只剩下一個念頭,她的姣姣回了,她的姣姣終于回來了,連何時淚流滿面都不知。 正院的老太太跟大房二房的女眷得知,也都忙著去迎人,還是木氏最先碰上的,待看清楚回廊上那個亭亭玉立的姑娘,木氏身子都顫抖起來,“我的兒,我的兒……”聲音哽咽的不行。 玉珠也跟著哭了,連她自個都不知道,眼淚已經流了下來,什么都不管不顧的撲到木氏懷中,“娘,娘……” 其他人也都到了,見母女兩人如此,都有些心酸。 這五年府中又添幾個娃娃,二房的二嫂孫珂君在玉珠剛離開那年就生下一個男孩,三嫂呂淑蘊也兩年生下一個男孩,去年臘月長嫂鄭繡繡又生下一個男孩。 姜家曾孫輩的就只有蓉姐兒一個丫頭,剩下三個全是小子,真真是子孫興旺,也因就這么一個曾孫女,全家上下對蓉姐兒那是疼愛的不得了。 玉珠走的時候蓉姐兒才兩歲多,現在都七歲多,半大的姑娘,長相隨了大嫂鄭繡繡,嬌憨可愛,眉清目秀,而且被教養的大方,不認生,幾年不見玉珠都沒生分,跟著母親一塊上前喊了聲小姑姑,聲音清脆,宛若黃鶯。 另外三個小侄兒,二嫂孫氏生的姜嘉紀五歲,被喂養的太好,小胖團子一個。三嫂生的姜嘉然兩歲,由著乳母抱著跟在呂氏身邊。 最小的就是大嫂鄭繡繡去年臘月生的姜家瀚,才半歲,這會兒正被她抱在懷中,包的嚴嚴實實的一大團,露出一張rou呼呼的小胖臉,正機靈的四處看著。 這一轉眼回來就多三個外甥,玉珠心里頭有些感慨的。 五歲的胖團子紀哥兒很害羞,不過還是在孫氏的教導下上去喊了人,“小姑姑?!鼻忧拥?,跟個小女孩一般,若是二哥姜珩在怕又是要訓斥他的,“你是個男孩,就該有個男子漢的樣子,做事大方,不許這樣?!?/br> 然哥兒才兩歲,呂氏抱著他讓他喊人,他就憨頭憨腦的喊了聲小姑姑,聲音有些含糊不清,小孩子說話還有些不清楚。 老太太也有些心酸,出聲道,“好了,玉珠這一路怕是也累著,趕緊回堂屋說,也快晌午了,正好吩咐廚房做些好吃的?!?/br> 一群人簇擁著玉珠去到堂屋,家中的男子都在衙門應卯,晚上才回,家理基本都剩女眷,老太爺也在。老太爺身體還算不錯,中氣十足,看見玉珠也有些激動,撫著胡須,連連說著,“回來就好,回來就好?!?/br> 去到堂屋,一屋子人坐下,姜府這都四代同堂,人多是肯定的,堂屋都顯得有些擁擠。 一大家子人敘舊,蓉姐兒其實對這個小姑姑沒什么印象的,小姑姑去皇廟的時候她才兩歲大,哪里能記事,但現在才見面,她就覺得投眼緣,喜歡這個小姑姑,就依偎在玉珠旁邊聽她說話。 紀哥兒害羞,挨著母親孫氏坐著,然哥兒喜歡玉珠,一直嚷著姑姑姑姑的,還伸手要玉珠抱,玉珠就把小家伙抱過來,沉甸甸的,露出長的小米粒一樣的牙齒沖她笑,玉珠拈起一塊桂花糕給他磨牙吃。 才半歲的瀚哥兒看見也咿咿啊啊的伸手,正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瞧著新鮮的年紀。 家里的姑娘就只剩下玉蘭跟玉珠兩個未出嫁的,二姑娘玉香前幾年就說了親事嫁了人,玉蘭的親事也正在挑選著,她是個要強的,奈何眼皮子淺,總覺得嫡母陶氏給她的挑的親事都不怎樣,每個都不答應,就拖到現在快十七的年紀。 這會兒玉蘭自然也在場的,自從在回廊上見了玉珠一面,就沒回過神,臉色發白的跟著大家一塊到堂屋,縮在角落里一言不發。 這幾年陶氏也沒虧待過玉蘭,吃穿用度對她很大方。因為她有個好哥哥,哪怕姜琩是庶出,性子有些孤僻陰郁,但人不壞,也聽陶氏的話,感激陶氏對他的好,把這種好記在心中,他會報答陶氏??丛诮d的面上,陶氏對紅姨娘和玉蘭都很不錯。 當年姜琩不愿參加科舉,成親時,陶氏問了他想做什么,他對經商有些興趣,陶氏就給了他一間鋪子,讓他自己折騰。 姜瑞沒跟著家族里的人一塊做珠寶生意,做了布料的生意,非常成功,生意肯定比不上玉珠開的好幾間首飾鋪,卻也不差,每月盈利還算可以的。 這個時代對商人沒有太大的打壓,商人家中的子弟都還有考取功名的,只不過皇上也怕官員以權謀私,都不許官員們明面上把生意做開做大,像是姜家這樣開幾件首飾鋪子,布料行都是沒大問題的。 玉珠也的確只把她的首飾鋪子開在京城,只有這么幾家分鋪,并沒有遍布全國,能做到遍布全國的商行,那都是富的流油,玉珠這些當然比不上。 怎么說呢,有舍有得罷了。 姜瑞也就只開這么一件布行,然后沒什么事情可做,陶氏就讓幾個哥哥弟弟幫襯一把,在衙門上找個了清閑的芝麻官做著,所以他的日子還是很悠閑的。 這些年有陶氏壓著紅姨娘,她也沒干做什么過分的事情,倒是不靠譜的姜二老爺姜安山自從有了紀哥兒,然哥兒兩個孫兒竟浪子回頭,再也不去外面廝混,整日在家逗弄兩個哥兒,還養了兩只八哥,日子過的瀟灑的很。 二房的日子過的算是非常不錯,也沒啥鬧騰事兒,陶氏看著比前幾年都還年輕些。 大房也都是省心的,林氏掌家,大老爺姜安文在朝做官,廉潔自律,兒女都聽話,女兒在宮中做娘娘,兒子是皇上身邊的人,孫兒孫女也都有了,日子可謂是美滿的很。 就是三房的木氏有些cao心,玉珠三個親哥哥,一個都還沒成親,這就夠木氏cao心的,這五年就連玉珠那幾個鋪子也是她打理著,不過秋二娘跟陳月娥都有幫把手。 整體來說,姜家的日子是非常好的,家庭和睦,生活美滿,實在很難找出這樣像姜家這樣三房和諧的家庭。 原本姜安文承爵,姜家就該分家,不過他們都習慣一家子住一起,也就沒說分家的事情。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