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
口井正好給了她這個機會。 看著這個被她們挖出來的坑,以及坑底那兩塊石板,蘇苗做了個決定。 “我打算在這周圍布置一個陣,把我至今為止做出來的法器全都用上,防止里面真的有東西會沖出來害人,然后把石板打開,看看下面到底有什么!” 張列依想給蘇苗跪了:“大佬,不如穩妥一點,找個青云山的道士來壓壓陣?我看教你制作法器的那位小哥就不錯?!?/br> 據說那位也有陰陽眼?雙重保險才好??! 蘇苗想了想:“我打個電話問下他好了?!?/br> 雖然現在手機已經普及,山上的年輕道士們大多都有智能機,休息的時候她還見到過兩三個小道士聚在一起聯機打游戲,可以說非常和時代接軌了,但見彰卻活的像個八十歲的老頭,別說智能機了,房間里連座機都沒有,想聯系他得打偏院其他人的電話,然后叫他過來接。 見彰對蘇苗描述的情況十分感興趣,特地找另一個年紀相仿的小道士借了手機,讓她拍照片和視頻發給他看看。 兩個女生關了店門跑到隔壁的隔壁的奶茶店坐著休息,兩個人帶著明顯的疲憊,身上很多地方又都蹭了土,看起來就跟剛從搬磚工地回來一樣,引來店員頻頻注視,但她們都沒空搭理,盯著手機等見彰的回復。 兩杯奶茶見了底,見彰終于打電話來了。 “喂?怎么樣?能處理嗎?” 見彰:“我問了一下六師叔,他說上面的符看不太清楚,但是看起來好像是董家的手筆,我們比較擅長魑魅魍魎,風水之類的,還是董家比較厲害?!?/br> 董家?哪個董家? 蘇苗一臉茫然,旁邊湊過來聽的張列依剛開始也和她一樣,下一秒就“啊”了一聲:“是不是董籬的那個董家?” 電話那邊,見彰聽到有陌生人的聲音,說起話來突然結巴:“啊…啊對…是,董家以前有…有個挺厲害的風水師叫…叫董籬?!?/br> 蘇苗還是一臉茫然:“哪個董籬?” 張列依一臉崇拜:“這個人可厲害了!四十年前干了好幾件大事,名揚整個玄門,就連許多普通人都聽說過他的大名!你聽說過那一年的‘長河大橋事件’嗎?” 蘇苗搖頭。 張列依“哎呀”一聲,掏出手機快速搜索,然后把結果展示在蘇苗面前:“就這個!可厲害了!” 蘇苗快速瀏覽了一遍上面的內容,心里頓時對風水師這個職業肅然起敬。 董籬年少成名,一生的經歷可以說是標準的玄幻爽文,還很年輕的時候就解決了好幾件有名的風水案例,然后逐步走進大眾視野,被高層人士所認識,同時也打響了“董氏風水師”的名聲,讓董家出身的風水師身價倍增。 長河大橋事件是一件官方查不到,但小道消息滿天飛的風水事件。 因為官方有“破除迷信崇尚科學”的宣傳基調,因此這件事在官方就是另一個版本,而為了拐著彎的提董籬的功勞,硬生生的給他頭上加了一個“環境建筑設計師”的名號,讓很多玄門人士哭笑不得。 而這件事的真實版本是什么呢? 長河是一條橫亙大半個國家的河流,也是古文明發源地之一,被將近四分之一的國民稱作母親河。 長河在流經w市的時候還不算很寬,河流也不湍急,按照一般的規律,架橋難度并不大,當年為了打通w市河道兩邊的兩個經濟圈,政府請專人設計規劃了一座大橋,不管選址還是橋型設計都沒有任何問題。 然后開工。 一開始工程進展非常順利,河道兩邊同時開工,向中間和龍,但很快大家就發現,明明前期勘探沒有任何問題的河道里,不知道為什么總是在壘橋墩的時候出現不明暗渦,幾個橋墩花了正常的三倍的時間也沒成功壘起來。 有人說是不是開工的時候沒有敬河龍王或者河神,導致神靈發怒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上面的人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轉頭就找了幾個陰陽師避開公眾耳目開壇做法,往河里丟了不少祭品,試圖平息“河神怒火”。 但橋墩依舊壘不起來。 又有人提出不如換個地方修橋,但這一提議很快就被否決了。 為了修建這座橋,河道兩邊已經修好了連接的道路,橋面也修了很長兩段,再加上前期設計和勘探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確定這個位置是最佳位置,不可能輕易更改地點。 施工方急的頭發都要掉禿了,請專業人員一遍又一遍的測算,但是不管怎么嘗試都還是不能成功,偏偏上面不斷在催,負責人只想干脆跳河一了百了。 就在這時,董籬出現了。 不知道是誰聽說了董籬的名聲,請他來看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把人拉到長河邊,他只看了一眼就笑了。 ——“你們在河龍王腰眼上瞎戳,河龍王癢癢,當然要扭,這一扭,橋墩當然立不穩了?!?/br> 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一臉懵逼,還有人沒懂他的比喻,還以為河里真的有龍,眼巴巴的舉著望遠鏡往下面看,試圖看到個一鱗半爪。 不得不說董籬真的是天縱奇才,他不知道從哪里找來了一塊據說是兩千年前的龜甲,用特殊方法祭煉了一下,然后拄著隨身的那根“打狗棒”,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之下,徒步踩著水面走到了長河中心的位置,然后用那根打狗棒頂著龜甲猛地往水下一按! 當時在場的所有人都看見幾千年未曾斷流的長河河水靜止了足足五秒。 當河水再次流動時,河面上站著的董籬晃了晃,“噗通”一聲落水了。 河邊的人大驚失色,派人前去營救,卻沒想到救人的船還沒下水,董籬就從下河的地方一步步順著河底走上了岸。 明明是從河里鉆出來的人,身上卻一滴水也沒有,連片衣角都沒打濕,每根頭發絲兒都是干的。 那一刻,董籬在圍觀人們的眼里就是神。 ——“我給河龍王背上加了個蓋兒,神龜的背甲,可承千萬鈞,再重的碑都馱的動。哦,對了,記得在每個橋墩上都刻上碑文,偽裝它們都是碑,不然神龜可不干。行了,繼續動工吧?!?/br> 施展一番神跡之后,董籬像沒事人一樣離開,施工方將信將疑的繼續開工,沒想到橋墩竟然真的很快就打下去了! 得知此事的w市政府立刻全國范圍征集碑文,名義上是為了歌頌母親河,實際上是為了給橋墩上出現碑文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公開征集只是一個形式,私下,w市政府聯系了國內幾位文學大佬專門創作碑文。 九座橋墩,九篇碑文,再找書法大師寫下來,請專門的設計師設計碑面。 橋墩全部立好之后,橋面還沒來得及修,施工方就拿出幾乎全部的人手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