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想承恩侯府參與政事。 這也是為什么張明葦雖備受皇后寵愛,身上卻只有一個虛職的原因。 這樣的虛職是無論如何動搖不了夏侯衍的官位的。 其實,沈凌現在修煉的寒月功法已有小成,若是走刺殺的路子,也不是行不通??墒谴蛱较⒒貋淼娜苏f,夏侯衍可能是知道自己仇家比較多,所以日常起居特別小心,還請來了兩個內家高手保護自己。 沈凌一聽就知道這條路行不通了,不過她對此也沒有報什么希望,所以倒不覺得失望。她一直都覺得對一個人最好的報復就是奪去他擁有的一切,讓他一個人慢慢終老。這比直接殺死他的報復行為要好得多。尤其是對夏侯衍這種人來說。 沈凌左思右想以后,覺得唯一的辦法就是等。等到太子即位,皇后成了太后,他們承恩侯府也就有了出頭的日子。到時權勢還不是信手拈來,畢竟承恩侯府是太子的外祖家,總有幾分顏面在。 上一世,沈凌足足在修仙世家里待了差不多一千年才完成任務,換成現在的世界,不過幾十年,她覺得自己還是有充足的耐心等下去的。 接下來的幾年,沈凌的日子和京城的其他貴婦并沒有什么不同,入府三年先后生下兩個嫡子,其余時間就打理打理自己的嫁妝,順便在京城開了幾家店鋪。如果說唯一有些不一樣的是,沈凌比其他貴婦更受丈夫寵愛,張明葦自她進門后,不僅一個侍妾也沒有納,連個通房都沒有。 有些貴婦看著羨慕,不免說些酸話,沈凌并不在意,她有兩個嫡子傍身,任她們再羨慕嫉妒,任公婆不滿,也沒人當面指摘她的不是。誰讓她肚子爭氣呢! 倒是比張明葦年長幾歲的太子殿下子嗣有些艱難,東宮的女人加起來足有二十多人,膝下也不過只有一個良娣所出的小郡主。 張明葦回來提起此事,言語間好不得意。 沈凌聽著心中一動,今上為了提防外戚干政,給太子娶的太子妃是清貴世家的女兒,人賢良淑德不說性子也很隨和,就是不大得太子的喜愛。 這位太子妃,沈凌也在皇后的宮里見過幾次,覺得她溫婉大方,身上還帶著一股書香氣,很合自己的眼緣。 等沈凌再在皇后的坤寧宮里碰到太子妃時,不由多說了幾句兩個兒子的趣事。太子妃自然是一臉艷羨,沈凌就借機說起生子秘方的事。太子妃似信非信,低頭想了想。太子最近已很少在她的宮里留宿,若是真能誕下嫡子,日后即便無寵,她也能坐穩太子妃的寶座。反正試過之后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現在這樣,無寵也無子。所以她最后還是愿意一試。 沈凌過后就將生子丹搗爛,加上幾味補血的藥材,制成了一瓶藥丸,給太子妃送了過去。 太子妃拿出一粒藥丸給太醫看過,得到太醫的答復后,便依照沈凌的囑咐分三天服下去,然后在第四天找了個借口,將太子請到了宮里。 結果自然朝著沈凌的預期發展,不到兩個月,太子妃就被診出了喜脈。 張明葦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由感嘆道:“若是太子妃能一舉得男就好了。到時我們生個女兒,我們侯府就可以再出一個皇后了?!?/br> 沈凌聽了心中一動,過后便服了一粒生女丹。 等沈凌生下女兒后沒有多久,今上駕崩了。太子順理成章的繼位,改號元豐。 元豐元年的時候,張明葦憑借著太后的權勢,被外放到揚州做知府。沈凌帶著二子一女跟隨他上任,好好享受了一番揚州的江南美景和美食。 三年以后,沈凌一行人回到京城時,聽得那夏侯衍已經升為了禮部尚書,在內閣里的地位僅在首輔之下,等王首輔退位以后,他便可以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了。 而張明葦歸來以后,因為有了外放三年的資歷,便被元豐帝放到了工部歷練。 沈凌這些年已經看得明白,不管是先帝也好,還是元豐帝也好,心里都防著外戚,張明葦這輩子最高的職位也不過是工部尚書,入閣拜相那是沒有可能的事。 不過沈凌卻不著急,回京以后她便開始舉辦各種宴會。因為皇后與她交好,又有太后的關系在,參加宴會的人都是京里達官貴人的太太小姐們。其中就有夏侯衍的夫人及府里的幾個姑娘們。 第93章 前幾天剛下過雨, 花園里的花木經過這一番灌溉越發顯得欣欣向榮。 沈凌就挑了這樣一個時候舉辦了一個小型的宴會, 宴會的地點是府里的秋梧榭,不僅地方寬敞,而且緊挨著花園的荷花池, 周圍又種了一圈梧桐樹,窗上糊著銀紅色的輕紗,坐在里面既能感覺到涼爽,又不會被蚊蟲所侵, 端的是夏日納涼的一個好所在。 秋梧榭的當中擺了一張黃花梨方桌,靠著北墻的位置放了一架黃花梨小座屏風,屏風前坐了兩個說書的女先生, 正說的熱鬧。 十來個太太小姐們圍著方桌或低聲說笑,或聽先生說書。桌上擺著幾十只圍碟,有點心,有干果, 也有應季的鮮果。 沈凌叉了一塊切好的甜瓜放進嘴中, 漫不經心的掃了一眼對面坐著的貴婦,那貴婦四十多歲左右, 因為保養的比較好,看上去不過三十多歲,穿著石青色的衣裙, 頭上插著金釵,更襯得她雍容華貴,正是夏侯衍的夫人劉氏。 沈凌觀察了她這么些天, 已經基本摸清了她的性格,外表溫柔和善,內里卻唯利是圖,自私自利。 古人那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真沒有說錯。夏侯衍能有這樣的夫人也不例外。 劉氏的身邊還坐著一個姿色不俗的少女,正是劉氏嫡出的三女兒,府中排行第四,人稱沅娘。這沅娘是劉氏最小的女兒,上面兩個jiejie嫁的都是夏侯衍的得意門生,輪到沅娘,劉氏便想著為最小的女兒謀劃一個比較好的親事。 因此沈凌的宴會,她只要有時間,都會帶著女兒過來。一來是借此機會認識更多的達官貴人,二來便是給女兒找個好婆家。 沈凌冷眼看去,發現她暗地里相中了建寧侯家的嫡次子,不由暗暗冷笑一聲,建寧侯的夫人出身勛貴世家,有些不大看得起那些從底層爬上來的文臣,覺得他們即使風光,也不過幾年光景,有時運氣不好,還會面臨抄家流放的下場。因此她給自己的大兒子,娶得仍是勛貴世家的女兒。沈凌覺得劉氏多半會被建寧侯夫人拒絕。 她輕輕端起眼前的青瓷茶杯,淺啜了一口,現在就等劉氏被建寧侯夫人拒絕以后上鉤吧! 沈凌下次再舉辦宴會的時候,就發現劉氏雖依舊帶著沅娘赴宴,但是臉上的神色卻不大好,便揚了揚嘴角,朝眾人笑道:“上次我去宮里看望太后娘娘的時候,太后娘娘說,皇上子嗣不豐,她老人家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