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
書迷正在閱讀:清熙宮渡靖風華、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一、忠仆之妻、男主扭蛋[快穿]、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二、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四、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三、[黑籃+月刊]今天的他依舊很傲嬌、權傾朝野(互穿)
英明神武,師父更是天縱奇才,有時心中忽然掠過一句兩句秘籍中的字句,又覺若有所悟。 幾番下來,張無忌的眼界與見識倒是開闊了不少,深深敬佩這個看似年輕的師父見識廣博,贊道:“師父懂得真多!” 彼時張翠山正與來人拆招,使的恰是當年張三豐所書的倚天屠龍二十四字化出的倚天屠龍功,一筆捺向下按去,筆鋒徑指敵人右臂幾處xue道。 來人怎知這般融合文武的奇妙武功,被打的一頭霧水,頓時手上一麻,幾處xue道幾乎同時被撞上,筆上內力直透入骨,他當即一個寒噤,眼看著手中兵器落下,剛想開口求饒,仗著武當七俠素來的仁義俠名保住性命,不料對方竟沒給他求饒的機會,判官筆從他胸前點過,眼前頓時一片漆黑。 瑤光眼見如此,就收起了手里的鐵菱,笑道:“四師兄最是熟知這些江湖典故,二師兄、三師兄也是久歷江湖,見多識廣,這些是幾位師兄從前教了我的,如今我就拿來說給你聽。你以后行走江湖也要多留心,來日再教會自己徒弟晚輩,如此傳承相繼,才是門派流傳之道?!?/br> 張無忌原本只是聽得開心,此刻被這么一叮囑,頓時覺得自己肩上多了一副重擔,認真地點頭應下,心中更是將之前聽的那些話都回想幾遍,生怕自己記錯記漏了。 瑤光鼓勵地拍拍張無忌的肩膀,笑道:“以后時間還長,不急于一時?!?/br> 張翠山收了銀鉤鐵劃回來,恰好聽到瑤光后幾句話,轉頭與殷素素對視一眼,都覺心中安慰,深信將來無忌會很有出息。 這般走了半月左右,幾人到了天鷹教地界,殷天正早就得了音信,派人一行數十人并兩架馬車來迎,領頭之人正是殷素素之兄殷野王。 殷野王熱情地迎上來,連稱“妹夫”,將幾人往馬車上迎。 張翠山頗為不好意思,客套了幾句才帶著殷素素上了車。 殷野王又轉向瑤光,打量對方幾眼,拱手道:“名師出高徒,張真人名下無虛。想不到天下第一劍竟是這般年輕!” 瑤光揖手回禮,笑道:“殷教主老當益壯,虎父無犬子?!?/br> 這句話明著夸殷天正,實際上還是在夸殷野王。 殷野王本以為武當這種名門正派的嫡傳天才弟子會眼高于頂,沒想到對方竟這么會說話,當下心中感觀好上許多,心道meimei那般夸贊這姑娘果然有些道理,笑著一揮手,道:“請道長上車?!?/br> 瑤光這才知道這兩架馬車的另一架竟然是給自己準備的,暗想殷天正果真疼愛女兒,愛屋及烏到這般地步,也不推辭,直接掀開簾子上了馬車,動作干脆利落得反倒讓本以為還要勸說的殷野王愣了愣。 殷野王翻身上馬,示意眾人原路返回。 在天鷹教的地界上,自然是沒有人不長眼了出來鬧事,接下來的這段路程平順得多,不過三日多就到了天鷹教總壇所在。 殷天正十分給面子地迎出了正門,一手拉著殷素素一手拉著張翠山,老目濕潤,片刻后連贊幾聲,松開兩人,又上前和瑤光見禮。 “老夫向武當雪竹道長問好?!?/br> 瑤光略一愣,急忙側身避了一半,隨即回禮。 “殷伯父言重?!?/br> 不稱“教主”而稱“伯父”,顯然是順著張翠山的輩分而來。 殷天正稍愣之后立感對方善意,只覺得如此佳婿、親家,實是一門幸事。 兩人都是有心交好,言語間自然是逐漸親近熱乎起來,天鷹教、武當派的分別也就被模糊了,在場諸人瞬然成了一門親戚,言語間熱絡了許多。 殷天正喚人擺宴席為幾人接風洗塵,一場酒喝下來眾人更是將稱呼都改了不少,兄妹伯侄好不親熱。 瑤光心知殷家父女兄妹多年未見,定有許多話要說,也不去打擾,安靜地去休息了,過了幾日才尋個機會單獨見了殷天正,說是有事相詢。 殷天正十分慈和地笑笑,道:“雪竹侄女有什么想問的,老夫知無不言?!?/br> 瑤光從袖中摸出那個舊錦囊,取出鐵焰令遞過去,道:“殷伯父可認識此物原主?” 殷天正接過鐵焰令,看了一眼,神色大變,目中精光一閃,沉聲道:“如何得來?!” 瑤光坦然答道:“師父說,在武當山門撿到我的時候,此物在襁褓上?!?/br> 殷天正更是一臉震驚,將手中鐵焰令翻來覆去看了四五遍,臉色忽青忽白,可知心中劇變,半晌,他雙手托起鐵焰令,咬了咬牙,對著瑤光跪了下去。 瑤光頓時呆了。 ☆、第68章 明教內情 殷天正這一跪著實非同小可。 且不說兩人如今還算是親戚,殷天正是瑤光五師兄的岳父,單說兩人年齡、江湖資歷的差別,那也是天差地別。殷天正年逾花甲,瑤光算來還未到碧玉之年,縱然如今瑤光被人譽為“天下第一劍”,殷天正也是成名多年,白眉鷹王之名響當當,以殷天正的傲氣,往日里對六大派也是橫眉冷對,怎可能為了“天下第一劍”這般名頭就跪一個江湖后進晚輩,若說其中沒有絕大的緣由絕無可能。 當此情形,瑤光便是再傻上幾分也知道必然和那一枚鐵焰令有關了。 瑤光的視線落在鐵焰令上。 殷天正雙手捧著鐵焰令,只覺這一枚令牌有千斤重,其上火焰紋更是要灼痛他的手。 竟會如此,竟是如此! 倘若眼前之人不曾流落在外,便是尊奉幼主,明教偌大一派又怎會到今日這般四分五裂的地步! 光明左使擁權自重,光明右使不知所蹤,紫白金青四**王已缺其二,紫衫龍王破教而出,金毛獅王流落海外,剩下青翼蝠王卻是誰也不服,而他自己一怒之下率眾而出立了天鷹教,五行旗與光明左使不睦,數年來互相爭斗不休,可還記得當日陽教主在時教中何等興盛,可還記得當日豪情壯志! “……屬下……白眉鷹王殷天正……參見少教主?!?/br> 少教主。 瑤光心中咯噔一聲,算是徹底明白那鐵焰令的來歷了。 眼前的人是明教四**王之一的白眉鷹王,斷不可能認錯,也就是說……那鐵焰令……竟是明教上代教主的!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瑤光完全無法相信。 從昆侖光明頂到武當山其中何止百里,相隔如此遠,誰會將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千里迢迢地偷下光明頂送到武當山門口? 若說是好意,這是奪人子女。 若說是歹意,何不直接扼死了事。 倘若她師父不是張三豐,會不會見到鐵焰令就直接任那個嬰兒死在山里? 倘若她師父不是張三豐,還會有哪個名門正派的宗師愿意將一身絕學傾囊相授,教給魔教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