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
書迷正在閱讀:清熙宮渡靖風華、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一、忠仆之妻、男主扭蛋[快穿]、這屆宿主超兇的(快穿)、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二、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四、惡毒女配翻身記 卷三、[黑籃+月刊]今天的他依舊很傲嬌、權傾朝野(互穿)
莫非……這就是一個原因? 瑤光轉身看向兩位年輕的當家,兩人臉色都稱不上好,她想起在她的時代里,她只能從史書上略微一窺古時圣賢人杰的風華,薄薄的史冊上只能記載寥寥數人,多少人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論是名不傳后世的顏路,還是千古謀圣的張良,千年之后,風|流云散,俱已不存。 無論他們此刻在籌謀什么、奮斗什么,最終都會化為一抔黃土,無論有沒有焚書坑儒,千年之后,仍是不存于世。 這種時間錯位的感慨使得瑤光心生悵然。 這種情感的變化使得瑤光的雙眸中出現了近乎悲憫的神色。 人生而知其必死,因未見死,故而全力圖生。 她已經知道了他們的死,卻要看著他們徒勞無功地掙扎,在另一個世界,會不會有人也知道她的結局,卻這樣看著她在紅塵間沉??? 作者有話要說: 有時候我會覺得,假如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一本書,我是不是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配角……或者有個名字,但是一生平淡乏善可陳,在別的世界的讀者眼中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炮灰? 此刻我能對著各種作品恣意品評其中角色,說不定自己也被人這樣當故事里的角色隨意指點著吧。這么一想,就會覺得……有點可怕呢。 。 感謝大大們的霸王票! 三鮮蘑菇湯、云音泛天、柳竹魚迷、笙簫扔了地雷,么么噠! 阿徹扔了一個手榴彈,么么噠么么噠么么嗒嗒嗒! ☆、太阿道藏 無論儒家是否有意反秦,至少現在儒家還不能站在整個帝國的對面。 因此,瑤光并不意外儒家的大當家伏念板著臉將太阿劍呈于案上。 瑤光的視線稍微在儒家三位當家臉上停留片刻,最終定格在案上的太阿劍上。 在如此近的距離,她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太阿的劍氣。 李斯列傳里記載,秦始皇嬴政“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而于太阿有關的傳說里也多有神化,言其乃是天成的威道之劍。 瑤光因見如今嬴政佩劍名“天問”而非“太阿”,故而起意以此試探儒家,如今真正見到了太阿,她才明白,空xue來風未必無因,后世傳說,自有根據。 這柄太阿劍確有氣吞山河、威武霸道的劍氣,說是天成之劍也無錯,這般氣勢并非鑄劍師能夠賦予,便是當世無雙的鑄劍師怕也只能凝聚天地間早已形成的劍意劍勢,憑血rou之軀、元靈之光賦予劍生,便如她手中的上清破云,是先存劍意,后得劍形,故此天成之,非人力可為。 瑤光甚至不需要令太阿出鞘就能斷定此劍真偽,當然,她也相信儒家的大當家不會在這種關頭犯糊涂用偽劍來糊弄。 “威道之劍名不虛傳,此劍當由氣運加身的諸侯王者所持,于常人有害無益。伏大先生無需因失去太阿而悲傷?!?/br> 伏念躬身行禮,態度十分恭謹。 “帝師美意,在下十分感動。此劍既是王者之劍,獻于陛下理所應當?!?/br> 瑤光有些驚奇地再打量了伏念片刻,奇道:“我觀伏大先生是正直不屈之人,竟也做此言語……”她又想了想,若有所悟,“是了,伏大先生要為一門上下負責,難免多思慮一些,不像你小師弟那么自負冒失。倘若今天我沒有看到不該看的人,或許真能如先生所愿,在陛下面前為儒家美言幾句,可惜了?!?/br> 這幾句話頃刻間如白刃加身,儒家三位當家全都驚得心中一顫。 會說“可惜”,當然是因為她已決定了絕不會為儒家美言,甚至可能還會說出相反的話來。 張良幾番思量,看到兩位師哥不得不在這樣的稚齡少女面前低頭,思及她話中含義,頓時心如刀絞,他狠狠一握拳,上前一步,正想開口,不料對方先一步開了口。 “陛下富有天下,以天下物奉陛下也是應當,但太阿畢竟是不世利器,伏大先生失卻太阿……難免痛惜?!?/br> 瑤光斟酌片刻,續道,“我本意以太阿換取儒家數年平安,如今不能實現,同為諸子百家,總有物傷其類之感。前些時日鑄劍亦心力耗竭,如今想要再鑄一柄劍回贈伏大先生也是不能。如此,我以道藏與先生換太阿?!?/br> 儒家三位當家都呆了片刻。 用道藏換太阿? 把道家的典籍給儒家……? 三人之中,以張良最為聰慧,但他此刻心神已亂,一時間竟理不出頭緒,顏路已大約明白了瑤光的意思,而肩負整個儒家命運的伏念則在幾息之后恍然大悟。 以如今秦王對帝師的榮寵,不難想象秦王對道家是什么態度。來日倘若秦王對儒家動手,亦不會將道家牽連在內,若得道家典籍真經,日后總是一條生路。 瑤光著意看了顏路一眼,悠然說道:“道門不比儒家,雖有師承,但并不苛求師承,從前所修何門何派俱無妨,有心問道,即我同門,入門悟道,即我道友。我修為有限,尚未悟道,不足以開解微言大義、經中真理,唯有重述圣賢之言。我今說道,不錄紙筆,只說不論,只講不解。道藏為天下道家典籍歸總,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類各十二部,總集五千七百卷,我熟習者一百三十四卷,精研一卷,就從這一卷開始說?!?/br> 三位當家暗中交換一個眼神,各自端坐。 無論他們對道家、對瑤光、對秦王有什么看法,像眼前這般聽到道家真傳典籍的機會也是極為難得的。儒家雖有許多藏書,卻也不比道家廣收各派典籍,如今世上所出諸子,與道家都可說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亦曾師老子。 從伏念獻劍到瑤光說道,這一天的事情可以說完全無人能夠預料。 日升日落,瑤光見天色晚了,這才停下,意味深長地看了顏路一眼。 “我師尊曾道,儒家入門易而精通極難,道家入門難,精進亦難,然而一旦入門,再無退路,不得不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幾近無為?!?/br> 顏路若有所思地點頭。 瑤光站起來稍稍舒展筋骨,笑著看向伏念。 “伏大先生,小圣賢莊總有客房吧?!?/br> “自然?!?/br> “那就好……還要勞煩伏大先生一件事,如果有人來此拜訪我,還請行個方便,給他開個小門?!?/br> 伏念略有些詫異地應下了,心里卻著實有點奇怪。 很快,伏念就完全明白瑤光那句請求的含義了。 天色稍暗,桑海及附近郡縣的文武官員不知有多少備了厚禮來小圣賢莊拜訪,馬車和人流幾乎堵得小圣賢莊外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