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
到陛下的心思所在。 也只有利蓓加夫人,從不會或多或少地在喬治娜面前,提起結婚這個倒人胃口的問題。 “庫珀女士還是那么不喜歡你么?”在白金漢宮的廣闊草坪上,散步時的喬治娜對身旁的利蓓加——即曾經的克勞利夫人——問:“或許你應該早點為她安排一樁婚事?!?/br> 她所提到的庫珀女士是墨爾本子爵孀居的meimei,對方在失去丈夫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一直住在了娘家,并以墨爾本子爵府的女主人自居。 可以想象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的庫珀女士是絕對不可能歡迎一個既身份不高貴、品行也有瑕疵、嫁妝更是寥寥的利蓓加.夏普成為她兄長的妻子、子爵府真正的女主人了。 但對于利蓓加來說,這不過是一些不值得向陛下提起的微不足道的小問題,于是她只微笑著搖了搖頭,簡單地回答并沒有那么糟糕之后,順理成章地換了個話題。 作者有話要說: 遲來的女神節快樂! 感覺過年的氣氛不剩下什么,都是開年一大堆工作,忙到暈頭轉向! 接下來會隨榜更新,日更或者隔日更這樣子。 另外是一家之言,如果不喜歡請安靜地離開吧,女主并不是完全的利己主義,野心和權欲不意味要拋棄前世的一切,她有自己的堅持,也有自己的信念,更有自己的欲望。 以上。 第94章 “上周四有位年輕的勛爵閣下前來子爵府拜訪?!崩砑诱遄谜f道。 她看上去對于子爵夫人這個全新的身份適應良好, 并且在目前為止還沒有忘記自己之所以能夠進入這個角色的真正原因所在, 依然謙遜、謹慎和忠誠。 真令人遺憾,這位夫人如果活在二十一世紀, 又或者做為一個男人而活, 她能夠做到的事情恐怕還可以更多。 這正是男權主宰的社會條件下,對于女性最為悲哀的一點, 她們的聰明才智總是被人忽略和輕視, 就連做為女王的喬治娜從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太多的例外。 幸運的是,這種情況正在漸漸改變, 或許在未來的幾十年內, 政治就不再是只屬于男性的領域了。 “哦?”喬治娜示意她繼續說下去。 利蓓加說:“是我的一位遠房堂親,他的名字是托馬斯.夏普, 他提起您曾經在皇家學會的展覽會上稱贊過他的發明?!?/br> 喬治娜便想起了那個在展覽會上的青年發明家, 并對于其英俊非常的相貌和優雅迷人的嗓音記憶猶新, 于是問:“我想你特意提起他,并不是只是為了告訴我這些?!?/br> “事實上,”利蓓加笑了起來,“勛爵閣下似乎對我們親愛的歐也妮一見鐘情,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反而促成了另一對眷侶, 那就是肖邦先生終于無法繼續壓抑自己的愛意,向她求婚了!” “噢, 感謝上帝,這或許是這兩天以來, 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眴讨文纫舶l自內心地感到了愉悅。 她親愛的弗里茨先生和親愛的歐也妮女士? 不得不說的是,前者那種詩人般的憂郁和天性之中的多愁善感,恰好與后者的寬容和溫柔堪堪相配,更別提兩人幾乎如出一撤的金子般純潔善良的心了。 這樁好事的到來讓喬治娜在接下來的一周內都保持著相對美妙的心情,她雖然沒有任何cao辦婚禮的經驗,卻也將歐也妮召進了宮中,與利蓓加一同替這位準新娘出了不少的主意。 然而這樣的好心情并沒有能夠持續太久,一個比女王的婚事更加緊迫的問題被擺在了她書房的案頭。 “路易.拿破侖.波拿巴?與一個做著皇帝美夢的野心家?!痹诳赐赀~克洛夫特呈上的簡報之后,喬治娜如此評價道:“但這對于法國政府來說,確實是一個天大的麻煩?!?/br> 自拿破侖一世之子拿破侖二世去世后,這位父母曾在拿破侖在位期間成為法國傀儡國荷蘭王國的國王和王后的路易.拿破侖.波拿巴,便成為了波拿巴家族奪取王位的覬覦者,他在法國以模仿伯父拿破侖行事,發表過一些煽動性的演說和沒有成功的滑稽政變,企圖推翻七月王朝,之后被法王流放至國外卻仍然賊心不死,以至于法國政府嚴詞要求他的居留地瑞士將之引渡回國受審。 為此,法國政府已經在汝拉省集結了超過兩萬五千多人的部隊,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于瑞士的戰爭。 狡猾的路易.拿破侖搶在瑞士政府左右為難地做出決定之前,自己提出為了避免戰爭而離開了瑞士,而他的目的正是法國的死對頭英國。 顯而易見,英國政府愉快且不失矜持地接納了他,任憑法國外交部頻頻譴責、甚至威脅要開啟戰爭,仍然在表面上云淡風輕地表示這一切與大英毫無關系,他們對于法國政府的無能和傲慢表示十分遺憾。 至于人是如何進的英國本土,又是如何躲的重重追捕——抱歉,這或許該問你們自己的有關部門了,反正我們是無可奉告。 言歸正題,路易.拿破侖在沃里克郡深居簡出地住了些日子,寫了一些關于他那位偉大伯父思想政論的文集,也不知道受了什么人的蠱惑又或者是對于自己有些什么極為勇敢和不正確的認知,居然打起了未婚的英國女王的主意——這倒不是說他就想要與陛下締結婚姻,因為他本人是十分堅定的異教徒,這一點與繼承法相?!囂街约菏欠窨梢在A得女王陛下的私人友誼,為他的復辟之路掃平障礙。 這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了。 先不提英法兩國多年互懟以來的恩怨情仇,就是喬治娜本身也不是那種色令智昏的人,更何況比起邁克洛夫特有意無意安插在喬治娜身邊的青年才俊,那位先生算不算得上是個美人,更是一個十分令人懷疑的問題。 從這一點上看,年輕的英國女王在某些人的眼中仍然不是一個非常值得敬畏的君主形象,而是一個過于稚嫩且尚未真正成熟的青澀少女,當然這樣的偏見也并不是全都只是帶來煩惱,輕視她的人總歸是要付出合理代價的,而屬于女性天生的溫和氣質很好地扭轉了她偶爾給人以過于強勢的印象,也最大程度地穩固了王室的統治。 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女王的婚事對于整個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的吸引力。 她什么時候結婚? 她將會嫁給誰? 或者說,大英將會與哪一個國家親密無間地聯合在一起? 這些都是足以影響世界格局的重大問題。 即使女王不過是一個年輕女孩,但議會卻掌握著最高權力,盡管除非是特別糟糕的情況,內閣并不會過分干涉女王陛下符合法例的結婚對象。 ——左右不過是些歐洲小國的王子,或者她自己的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