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
的,可是現在夏瑾不愿收,他心里也急,忍不住吼了兩句。 小孩兒聞言,果然閉了嘴,只是眼淚還在啪嗒啪嗒的往下掉,無聲的哭泣比剛才的嚎啕大哭還讓人揪心。 夏瑾是一個頭兩個大,不是他狠心,而是這么小的孩子,就算教了,他能記得住多少。 老頭一看夏瑾神色堅決,心猛地沉了沉,一狠心,雙腿一彎,竟然向著夏瑾跪下來,聲音哽咽,“夏公子,求求你,收下他吧,牛蛋很聰明的,學東西又快,還很乖很聽話,保證不會給你添麻煩,求你了,夏公子,收下他吧,求你了,求你了?!痹捖?,竟然對著夏瑾砰砰磕頭。 夏瑾哪敢受啊,側過身,急忙蹲下,把老人扶了起來,“老人家,你這是做什么?我只說牛蛋年紀還小,現在不收,以后他到了年紀,你再把他送來不是一樣嗎?” 老人聞言不語,只是一個勁兒地搖頭。 圍觀的村民也可疑的沉默。 “………不一樣的,阿爺說,夏公子現在是失憶了,才會留在村里,以后公子想起來了,就會離開村子了?!痹S久后,一道稚嫩的童聲幽幽響起。 眾人尋聲望去,是牛蛋。 小孩兒陡然被這么多道視線鎖定,有些瑟縮的往夏瑾懷里躲了躲。 鉆進去以后,才想起夏公子還沒答應要收他呢,臉臊的通紅,羞的直往外鉆。 夏瑾心里一酸,把小孩兒摟回懷里,又伸手去扶老人,可惜老人倔強,就是跪在地上不肯起。 周圍抱著孩子的村民也是緊張不已。 如果夏公子執意不收牛蛋,那他們的小孩可能也不會收。 這個時候他們都很懊悔,為什么沒有把孩子早生個幾年,不然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什么條件都有了,唯獨年齡不夠,這可真是……… 若說唯一慶幸的,恐怕是已經在學堂里念了一段時間書的孩子家長了。 夏瑾抬頭,目光在周圍村民的臉上掃到,緊張,擔憂,害怕,目光與他對上時,又紛紛心虛地撇開。 他摸了摸懷中小孩的軟發,無奈的嘆了口氣,“老人家,牛蛋的年齡真的太小了?!?/br> 此話一出,空氣都無端凝滯了幾分。 老人的背好似一瞬間塌了下去,臉色迅速灰敗。 就連他懷里的幼童也低聲啜泣。 其他人的臉色更是愁眉不展。 夏瑾心里不好受,抿抿嘴,又道: “不過,如果你們不介意,我可以再設置一個學前班,但這次我可先說好了,年齡最小不能低于三歲?!?/br> 此話一出,周圍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夏瑾有一瞬間的怔愣,老人距離他最近,他清晰的看到那雙灰敗的眼睛是如何重新燃起光亮。 像極了黎明時分,初升的太陽。 夏瑾知道,那是希望。 有一股細小的暖流躥進四肢百骸,最后流入心臟,夏瑾要非常努力克制,才不讓自己失態。 “那么現在,老人家可以起來了吧?!?/br> “好好好?!崩先四樣行┘t,麻利地站起來,心虛地不敢跟夏瑾對視。 “學堂的空間有限,再開一個學前班,那就必須重新再蓋一間房屋?!?/br> “是是是,夏公子說的是,這會兒秋收也忙完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今晚我就叫村里的男人商量怎么動工?!?/br> 村長不知什么時候湊到了人群中,夏瑾一松口,他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然后又討好地笑道:“夏公子,你看我這小孫子今年六歲了,他上哪個班合適???” 其他人也眼巴巴的看著他。 “……容我想想?!?/br> 夏瑾頭疼,這事情怎么越來越復雜了。 村里的孩子以前都沒有學習基礎,有些十四五歲的少年,還斗大的字不識一個,他也只教了他們幾個月,每天還只教半天,他們再聰明學的也很有限。 再說他教了這么久,還真沒發現一兩個天才。 如果單單按學習進度來看,村子里所有孩子都只能上學前班。 可是有些少年都十多歲了,是家里大半個勞動力,真要按部就班的教,既不現實也不可取。 夏瑾只能因材施教,如此一來,他的工作量就大了。 因此,當天他給孩子們做完登記,就去找了村長。 “村長,村里的孩子太多,年齡跨度又大,我不可能每人都是教同樣的東西,所以我想多分幾個班?!?/br> 村長有著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觀念,對讀書人非常尊敬,所以夏瑾話一出口,他想都沒想留答應了。 不就是多建幾個房屋的事嗎,以夏公子的才能去哪兒都能過得好,但他們明水村離了夏公子就不行了。 所以,村長遵循夏瑾的意思,爽快地組織壯丁挨著原來那座學堂建了好幾個單獨的房屋,日夜趕工,短短一個多月就建好了,還特別結實。 對了,現在學堂也有名字了,夏瑾給起的,名為青舍學堂。 原先那座四四方方的“學堂”,現在改名為少年班了。 而學堂則成了所有班的統稱。 因為房屋多了,村長還讓人在周圍種了一圈籬笆,然后選了個朝東的口子建了院門,上書青舍學堂。 遠遠一看,也是有模有樣。 明水村的村民每次走這兒路過,都是與有榮焉。 他們明水村也是有正經學堂的村子了。 第11章 男色誤人(十一) 太陽初升,鳥兒啼鳴,葉子泛黃的樹木上果實累累。 清晨的明水村,家家戶戶燃起了炊煙,雞鳴犬鬧,不時還有人家傳來幼兒啼哭聲,大人的斥罵聲,好不熱鬧。 坐落于村口的青舍學堂,此時陸陸續續有孩子背著書包魚貫而入。 辰時三刻,會有人關閉學堂的院門。 這個時候,夏瑾才捧著一沓泛黃的紙張姍姍來遲。 或許明水村在外面的人看來是落后貧窮的,但讓夏瑾來看,這兒又何嘗不是一個世外桃源。 周圍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村民勤勞能干,完全能自給自足。 唯有一點,他們知識匱乏。 但也正因這一點,就能讓他們翻不了身,明明守著一座大寶山,卻不知該如何運用。 只會守著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的莊稼把式,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出了村子,還被人處處看不起。 村里人或許也是察覺了這一點兒,才會極力地想要把夏瑾留下。 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 學堂涌入大量孩子,原先的筆墨紙硯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可村里拿糧食還行,要拿出多余的銀錢,委實為難人,而且就算拿出來了,也是杯水車薪。 夏瑾跟系統商(hu)量(you)了一晚上,最后系統出技術,明水村出人力。 沒有紙張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