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一世長青之意。 這位長青公子,連笙想也猜得出來,便是當日那位輪椅上坐著的清瘦少年。有一雙碧眼,縈繞不去的清苦藥香,長恭的兄長,衛將軍府長子,衛長青。 連笙時常借來躲懶的一棵樟樹就種在衛長青的院子旁邊,幾乎每一天,她便都能看見這間院子的主人。 衛長青每日里皆要耗費一兩個時辰來弄琴,一張七弦琴,就按在他的十指下。他的十指干凈修長,指骨分明,與長恭那雙長滿硬繭拿槍握劍的手截然不同,每每撥弦,好似浮水竹葉輕輕一點,琴音裊裊便緩流慢淌溢滿整座將軍府。 每逢此時,便也能見到不遠處一位白衣飄飄的影子。 白先生總是立在一旁傾耳聽著。當日曾聽長恭有言,墨先生與白先生乃是衛長青的教書先生,如今連笙天天與他二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私心里卻是覺得,與其說是教書先生,倒不如說他二位乃是衛長青的心腹,還更恰當些。 通常,墨先生教書,白先生授琴,時常也下棋賞畫品茶,但絕大部分時間里,不必溫書練琴的時候,墨先生便會與衛長青閑聊古今,白先生便在一側問診。想起那一日賀府里,連笙藏在梁上,聽見長恭說白先生精通歧黃之術,她還只當是他信口胡謅的,不想卻是真事。白先生照顧衛長青的醫藥飲食起居,墨先生便負責他的隨身護衛。 連笙知道二位先生皆有一身的功夫,且功夫還不錯,不然也不會在贈她“鬼不曉”時許諾說能救她于水火,但他倆功夫究竟又好得到什么程度,連笙不是衛大將軍,一眼看不出來,只清楚手無縛雞之力的衛長青身邊,除了二位先生,竟一個隨從也沒有。去問府上下人,下人們竟無一不流露出景仰的神色,道說長青公子能有二位先生隨侍左右,別家公子少爺求還求不來,哪里還用其他毛手毛腳的人來跟著。 連笙聽了暗自驚訝得掉了掉眼珠,再見他們時便不由自主地多打量了幾眼,只是依舊什么也看不出來。墨先生依舊儒雅,見面總是微笑,白先生依舊冷峻,二話不愿多說。他二人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著衛長青,處得久了,連笙總覺衛長青的性子似乎也染上了他們的影子。 她時常見他,與人閑談的,兀自撫琴的,便覺他的性子宛如墨先生一樣厚重,卻也好似白先生一般淡然,但比之墨先生的和暖,他的個性要來得薄涼些,比起白先生的冷漠,他又顯出溫潤如玉的一面來。 連笙捉摸不透他,不過想了想,將軍府里的這些個人,好像她都捉摸不透。 想明白了,她便也懶得再多費神,只管每日躺在樟樹的繁茂枝葉間聽曲。 衛長青的琴藝,自然是好的,只是連笙聽來卻總覺似曾相識,似乎冥冥中曾在哪里聽到過,但仔細去想,又絲毫想不起什么。等她再要凝神去分辨時,卻又感到些微的不對,手法倒是好手法,但總是差了那么一點點意思,可究竟是差了什么意思呢?她又道不出來了。 她聽一遍便思索一番,仍舊沒有答案。 就這樣思索著度了數日,眨眼便捱到了臘月廿三。 第13章 卷三 入府(叁) 臘月廿三,祭完灶王爺,離年節也就不遠了,衛將軍府上下益發地忙碌起來,下人們撣塵、磨豆腐的,貼上窗花福字、掛上燈籠對聯,殺豬宰雞、發面蒸面食……里里外外皆是忙碌又兼著喜氣洋洋的派頭。連笙便也不好再懶洋洋地躲著,何況這樣的熱熱鬧鬧,她也坐不住。于是她得了空便往廚房里鉆,轉悠著看掌勺師傅們又添些什么新花樣。 衛將軍府后廚有位管事,名喚“黎嬸”的,與連笙最為相熟。黎嬸燒得一手好菜,長恭從入將軍府起,就一直吃黎嬸的飯菜長大。連笙常跑黎嬸邊上蹭吃蹭喝,順道便也愛打聽長恭的少年往事。 這一日,連笙才入廚房,就見一群人正圍作一團,低著頭鬧鬧喳喳的,“怎么了?”連笙湊上前去。 幾個伙計回過身來看一眼:“連笙來了?!庇肿尦鲆粭l縫來,招呼她:“快來看?!?/br> 連笙從那縫里塞了腦袋進去,這才發現他們里里外外圍著的,原是一籠子蛇。 “少將軍也不知從哪里得了這樣一窩蛇來,丟給我們說做蛇羹,也不想想這樣大一籠子,誰敢伸進手去捉蛇?!崩鑻鹨灰娺B笙便不住地抱怨。 連笙抬起頭來左右看看,忽然就笑了:“你們伙房多少伙計,殺雞殺魚那樣能耐,竟就沒有一個不怕蛇的?” “連姑娘,”為首一個伙計忙辯解道,“殺雞殺魚哪能和這相提并論,何況若只一條蛇也就罷了,好歹還能對付,可你且看這籠里裝的,少說也不下十條吧。你不怕,你來?” “我來就我來?!边B笙說著將頭一揚,雙手袖子一挽,伸手便要去揭那籠頂上的蓋子。 “哎呀莫要逞能!”黎嬸忙不迭地想制止她,可才攔出去的一雙手還未夠著她的衣角,倏忽卻又擱在半空中停住了。 只見那十數條蛇,粗的細的長的短的,原本橫七豎八繞在籠子里頭,瞬間竟擠去角落里縮成了一個大團。連笙就挨在籠子跟前,揭了蓋子一把便逮出一條,照著七寸狠很準準地砸下去。 那條倒霉催的蛇,被這么一拎一砸,扔在地上,扭了兩下便再也不動彈了。 周遭一片靜默。 “這,這就完啦?”瞬間以前還大氣也不敢出的眾伙計,登時全都傻了眼了。連笙拍拍手:“啊,完了?!?/br> 還是黎嬸率先回過神來:“那什么,連笙,那你就再幫幫忙唄?” “好說?!边B笙笑笑,“就是黎嬸,這蛇羹……” “你嘗第一碗!” “若我再要問點舊事……” “等你弄完了蛇,我同你外頭說去!” “得嘞!”連笙笑嘻嘻地一聲答應,將那挽起的袖子再推高些,抬手便向籠子伸去。 說也奇怪,這些大蛇小蛇,見了連笙,竟像躲著雄黃似的,無一不是瑟縮在角落里,乃至動也不敢動,再觀連笙竟也習以為常一般,三下五除二便收拾了幾條大的,備足了蛇羹需用的過后,又留下幾條小的讓人養著。她直起身子四下掃視一圈,瞥見黎嬸正在外頭擇菜,便洗了手興沖沖地奔出門去。 “黎嬸?!?/br> “喲,”黎嬸抬起頭來,“這樣快?!?/br> “那是?!边B笙賊拉拉地笑笑,作勢蹲到黎嬸一旁,“那能跟我說說了唄?你們少將軍小時候的事?!?/br> 黎嬸也笑:“你想聽什么?” 連笙便略一思忖:“唔……上回說到長恭十歲,初隨大將軍入宮面圣,那后來呢?” “后來呀……” 黎嬸剛一張口,卻忽然自身后喊來一聲帶了慍怒的:“黎媽!” 連笙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