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2
了,在啾啾悅耳的鳥鳴聲來了,在冒出頭的嫩綠草尖來了,這就足夠叫人愉悅了。 但溫室殿中卻是一股壓抑的低壓始終也不散,來往宮人都斂聲屏息,生怕行差踏錯半點。 尊比丞相的大司馬驃騎將軍求娶元暶長公主不成的事,早就像一陣颶風傳遍了長安城。 沒人知道,皇后為何堅持不肯。 哪怕元暶長公主整整哭求到現在,哪怕霍司馬請了衛大將軍親自去說親,哪怕館陶大長公主口風都松動了,皇后還是堅持不肯。 一句年齡相差太大,就拒絕了。 但誰都知道這絕不是拒絕的真正理由,難道是皇后瞧不上霍司馬? 這也不可能,霍司馬縱馬漠北,立下了不世功業,何等英武。 皇后也不會是不厭惡霍司馬啊,否則也不會在霍司馬還聲名不顯只是個半大孩子時和開國功臣的孫子們打了架還回護他。 那到底是為什么不同意? 霍司馬同元暶長公主兩情相悅,身份相當,實在也沒有什么好反對的啊。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雖說沒人敢大大咧咧地在明面上議論天家的事,但私下里誰又不說起呢?反應也是各不一樣。 林靈膝下雖撫育著皇子,但在宮中向來低調的很,她只盼著過時間早些過。 陛下已經發了話,明年就叫胥兒就藩去。 她也能跟著一同去,受胥兒的奉養。 她這些年殫精竭慮,小心翼翼地活著,生怕胥兒叫尹月娥勾出了什么不該的心思。 好在前年尹月娥終于去了,現在她要做的就是守著胥兒熬到明年。 自然對宮中的紛爭不怎么關心,只是奇怪霍去病這樣的人物皇后究竟有什么不滿意的。 相比林靈的事不關己,寧蒗卻是真心實意的高興,她只盼望著皇后千萬不要回心轉意 她原先想著她的閎兒也很不錯,又比太子大幾歲,怎么也能避太子更出眾。 誰知道,太子聰明的簡直就像個妖孽,閎兒被他一比簡直是爛泥都不如。 眼看著一年又一年,太子的位置越發穩固,閎兒幾乎是沒有半點機會了。 寧蒗心下又急又氣,難道她千辛萬苦地攀爬到現在還是要過從前那種看人眼色的日子? 太子一旦登基,他們母子就得看新皇的臉色過日子。 她心下滿是苦澀地自嘲,如今陛下在,他們母子不就已經在過這樣的日子嗎? 她不管皇后為什么不同意元暶長公主的婚事,她只盼望著老天開眼,千萬別叫皇后轉了心意,叫太子又添了助力。 寧蒗不知道,阿嬌已然松動了。 早春時節,冰雪消融,天地間閃耀著燦爛的白光。 空氣濕潤清新,庭中古木已然萌生了新芽,生機勃勃。 元暶跪在阿嬌榻前,一言不發。 自從險些把阿嬌氣暈后,她就不再在阿嬌面前說起自己的親事,只用無聲地祈求來表達自己的堅持。 經了這一事,元暶似乎迅速地脫去了稚氣。 阿嬌望著她眼瞼低垂,一副泫然欲泣的樣子。心下酸楚痛心全聚到了一塊,哪怕她對自己說為了元暶好,不怕她恨她這一時,但又如何能不難受? 她多想成全元暶,多想叫她開心。 她輕輕闔上雙眼,元暶從小到大的笑臉就在她腦海中轉,她脆生生嬌嫩的聲音也在她耳旁響起。 她的元暶,就是這么快快樂樂,不知憂愁的樣子啊。 不該像現在這樣一天下來連話都不想說,人一天天地消沉下去,只有眸子中的亮色卻是一天勝過一天。 父親聽說了元暶的事,罕見地對她發了一場大火。 他說當初把她嫁給劉徹,他心下又如何不擔心她的以后? 但總不能因噎廢食,既然孩子喜歡,就該給孩子機會。 阿嬌無語凝噎,她總不能告訴父親就在明年霍去病便會死去。 她只能倉皇地辭了父親回宮來。 或許,她真的不該就為了還未發生的事便把路堵死了,這樣行事怎么都稱不上明智。 若是這世霍去病會平平安安地活到七老八十,那她豈不是害了元暶一輩子。 想到這,阿嬌的心思活絡起來了。 是啊,她怎么從前不想想與其阻止兩個孩子的婚事,還不如想辦法叫霍去病活下去。 就算沒有元暶的事,霍去病能活下去對大漢也是影響深遠。 她不想再聽到劉徹那句“若是冠軍侯在,何至于此”的嘆息了,那實在叫她心碎。 但猛然的喜悅過后,怎么實現的現實難度就擺到了阿嬌眼前。 命運就好像已經設定好了的洪流,它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些許外力根本無法改變它的軌跡。 她若是只讓霍去病在明年一年待在長安城,也不保險。 就算躲過了明年,那后年呢?大后年呢? 霍去病只要活著,就沒法不帶兵打仗。 他天生就是為了閃耀戰場而生的,叫他從一個馳騁沙場的大將變成只知享受的紈绔子弟,不啻于叫他去死。 那會剝奪掉他活著的大半樂趣,這樣的霍去病哪怕還活著,也不過是行尸走rou,再無生機。 阿嬌望著窗外的明媚春光,一時間陷入了怔仲中。 她究竟該如何是好? 霍去病只要能活下去,就是皆大歡喜。 阿嬌眉頭忽地輕蹙起來,一個念頭飛速地從她腦海中閃過。 霍去病前世究竟是怎么死的? 她驚然地發現,自己竟絲毫說不出確切的原因來。 她只知道霍去病是暴病而亡,只知道大軍開發不過月余就送來這樣的噩耗。 那個時候,劉徹暴怒,就是衛子夫去求他讓霍去病入土為安都碰了一鼻子灰,沒人敢打聽其中的底細。 霍去病的死,模模糊糊地像樹影劃過人心,叫人記憶格外深刻的只有他死后的極度尊榮。 年僅二十三歲的霍去病,得殊榮陪葬茂陵,謚封“景桓侯”。 取義“并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下葬時,劉徹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場面恢弘浩大。 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阿嬌絞盡腦汁地想霍去病身前身后的事,除了這些哀榮還是什么都想不起來。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結局 難道是連年遠征的艱苦對霍去病的健康造成了不可治愈的傷損,何況這時的醫療水平也有限,是以霍去病在急行軍中一旦發病,便是致命。 但阿嬌想了又想,還是把這個可能性給否決了。 霍去病自小習武,身體素質比一般人好太多,若是真生病,也不該在短短幾天內就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