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2
若是要去長信宮中早就去了。 若不是實在沒法子,她怎么會明知道阿嬌心里對王太后膈應,還來同阿嬌說? 阿嬌在這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推脫。 她還在恨母后! 只是再火大再惱怒,平陽也只得把這些即將噴發而出的情緒死命壓下。 如今的陳阿嬌已經不再是那個依靠天子恩寵而在后宮立足的皇后了,她所出的皇子被立為太子,軍中冉冉升起的將星衛青自和雪舞成婚后就更是徹底和陳氏融為一體。就更別說如竇嬰、程不識、李廣等朝中老臣的支持,皇后羽翼已經隱隱豐滿了。 而她平陽尊貴是因為自身是不錯,但也僅僅只是尊貴了。 想要在朝中說得上話,想要為后人謀個好出路,她就不能得罪阿嬌。 天知道陳阿嬌所出的這個才一歲的小太子是不是還真就一路順風順水地登上大位。 平陽當下也只得裝作聽不出阿嬌話里的不耐煩,笑了笑,忍氣柔聲道:“母后老了,精神頭不足。說話許多時候都是沒過腦的,倒真的沒有別的意思。彘兒也是氣性上來了,就不肯聽人分說,也就只有你能說的進去了?!?/br> 這是認輸服軟了? 阿嬌的唇邊終于爬上來些感慨的笑意,前世時衛子夫為后時,平陽自持是她的舊主人,可一向沒分什么尊卑。 也就是衛子夫的性子綿里藏針,才沒叫平陽占到多少便宜。 但是對衛子夫認輸可是從來沒有過的,聽說還攛掇過衛子夫對付她這個李夫人,被衛子夫拒絕后,罵她是個受氣包。 如今不但委婉地承認了王太后的話確實說錯了,還承認她在阿彘跟前說不上話。 能叫白天鵝一樣的平陽低頭,也真是稀罕。 阿嬌的笑愈發叫平陽難堪,對著比她小十幾歲的弟妹低頭,這滋味確實不好受。 平陽有的時候真的不明白,她陳阿嬌除了這副天生的美貌和自小伴著阿彘長大的情意,還有什么叫人割舍不下的東西? 阿彘怎么就那么為她要生要死? 等平陽終于走后,阿嬌在寂靜的宮室中撿起一本神話看了沒有半刻鐘,心思到底還是又繞到這上面來了。 但凡長點腦子的人都清楚,劉徹這是借著和太后發火的機會來警告朝內有此心者。 王太后別管是無心還是有意,她的話到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 這些人都習慣了安逸富足的生活,不愿再受戰火之苦。 是以哪怕劉徹對匈奴連打了兩次值得大書特書的勝仗,朝中民間還是有思定反戰的論調。 天下眾生,哪能要求人人一個想法? 劉徹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只是不能接受連帝國的最高層都已經開始習慣忍辱的生活,甚至習以為常。斑之說感謝呆呆木瓜的兩張寶貴月票?。?!么么么!24張了!大家加油讓這個沒有存稿的作者加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深謀遠慮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卻說:人之初,性本惡。 其實人之本性,既不美好,也不過分丑陋。 人類社會的一切,都是基本人性的映射。 人有兩個本能: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 本能,即本性是支配人行為最強大、最根本的原動力。 生的本能表現為善良、慈愛、寬容等積極光明的行為。 死的本能則表現為殺戮、貪婪、自毀等邪惡極端的行為。 貪生怕死……或者說好聽的……愛好和平認真說來也不算是惡性,人本思安。 尤其是對這些習慣了翠繞珠圍、膏梁錦繡生活的人來說,戰爭代表著動蕩。 這種動蕩極有可能會毀掉他們安逸奢靡的生活,這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 至于邊郡軍報上那一連串冰冷血腥的死亡數字,對這些貴人來說什么意義都沒有,激不起他們心底的一點漣漪。 難道沒有匈奴人就不死人了? 也有些好心的貴婦人,會在宴會時說起這個嘆息兩句真是作孽。 但也就僅僅到此為止,轉臉就會被首飾發髻這些女人亙古不變的熱門話題牽去心思。 對這些錦衣紈褲的貴族,劉徹從來沒有指望他們能忽然爆發出什么熱血報國的情緒,他會好好地圈養他們,叫他們心想事成地繼續眼前的生活。 好在這些人只是少部分,好在朝中文臣武將想把脊梁伸直的到底還是多出許多去。 但等王太后都能情急之下說出同匈奴人和親低頭可保一世平安的話來時,劉徹才發現自己從前的認知很可笑。 當朝太后都覺得漢匈大戰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不打的,那其他人呢? 都覺得他這個天子在好大喜功?在窮兵黷武? 真該把這些人全丟在邊郡去,讓他們知道給匈奴人當奴隸是什么滋味,讓他們知道眼看著匈奴人jian污自己的妻女又是什么滋味。 刀沒落在自己頭上,總是無所謂! 阿嬌是親歷過邊關匈奴侵襲的,她深切地明白劉徹為什么要這么做,更理解他為什么對王太后發了這老大的火。 管家難,管天下這個大家就更難了。 但王太后明年就會因病去世,她不愿劉徹日后想起這段往事的時候都會淚水漣漣中摻雜著后悔。 人死為大,劉徹日后更多想起的只會是王太后從前是如何辛苦養大他們姐弟。這種情緒的膨脹中,他會悔恨在王太后生命的最后沒有對她好一些。 是以,這晚哄睡了兩個瘋鬧了一天的孩子后,阿嬌望著又在書案前執著狼毫細細描繪的劉徹久久無語,為王太后說話怎么都還是需要點心理建設的。 要不是想著劉徹,她才不會張這個口。 每當給獨獨的掌上明珠畫衣裳樣子時,劉徹心情總是格外地好。 等到看到那精致可愛的衣裳穿在元暶身上時,瞧著元暶喜歡的朝他直笑。 他的心情就會更好了,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充盈在心間。 他開始大為理解小時候阿嬌給布娃娃做小衣裳打扮的感覺了,當看到自己的小女兒粉雕玉琢地穿著自己設計的小衣裳,簡直不要太幸福。 他專心俯首于案間,一時倒還真沒發現阿嬌有什么反常。 但等往常那湊在他身邊或是出主意或是感慨他慣壞元暶的聲音一直沉默時,他便是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發現了不對。 這是她兩個哥哥托姑姑說到嬌嬌跟前了?在為這煩心? 前一陣他聽人說了一嘴,兩個國舅都覺得活了半輩子到如今高不成低不就的,將來在外甥外甥女跟前都沒臉。 嬌嬌大哥為太常卿,掌宗廟禮儀。 二哥為太常丞,掌凡祭祀及行禮之事。 管宗廟皇室事宜,又有地位又沒有多少實權,正適合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