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8
幸?!鄙蜻B城忙道。 但她心里卻感到古怪。榮親王府與她陳國公府現在是什么關系,她這個做王妃的豈會不知?既然知道,又為何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難道就因為昨日的救命之恩,彼此就不分彼此了嗎? 外頭,陳襄和宇文衍也客套地聊了許多。 聊到救命之恩,聊到報答,宇文衍突然不無玩笑道:“陳國公若真要報答,就讓你們的女兒認本王作義父好了?!?/br> 陳襄聞言微愣了愣。但他知道,宇文衍看起來雖是一句玩笑話,他卻不能不認真地聽進去。 而就在他思慮著該如何回應時,宇文衍接著道:“本王有兩子,正想要一個女兒。但不知,陳國公愿意否?” 他這樣說,就不是玩笑,而是認真地想要認個義女了。 陳襄實在不知,他此舉意欲何為。 “能有王爺這樣的義父,實在是犬女的榮幸?!边@件事,陳襄婉拒不了。 這時,接沈連城回府的抬床到了。 沈連城被伺候著躺在抬床里,緊裹被褥,密不透風。見到宇文衍,她免不了也要親自謝他幾句。 “女傅不必客氣?!庇钗难苄Φ?,“本王舉手之勞,換得一個義女,倒是本王賺了?!?/br> 沈連城不解。 陳襄于是告訴她,“適才,王爺認了咱們的女兒為義女?!?/br> 沈連城初聽這話,跟陳襄初聽時一樣吃驚。不過,她很快笑了,道:“那真是婉清的福分,認了王爺為義父,這一出生,可就是半個郡主的身份了。待我出了月子,可要為此事cao辦一場宴席才是?!?/br> 她這樣說,宇文衍不禁有些意外,當即應和道:“要辦,要辦。到時候,就在本王府上,大辦一場?!?/br> “那就要王爺破費了?!鄙蜻B城仍是噙著笑。 她如此過了頭一般的虛與委蛇,倒叫一旁的陳襄很有些不解。這樣下去,這個義親,可就真的結下了。 從王府出來之后,他不禁問沈連城,“阿蠻,適才你為何要說辦宴席的事?宴席一辦,咱們的女兒可就真成他的義女了?!?/br> “有一個王爺作義父,有何不好的?”沈連城卻是噙笑反問一句。清明水萩說新書已發布,有興趣的同學可移步過去收藏養肥哦~么么噠 ☆、第435章:和平局面 陳襄順著沈連城的提問,試想了一下與榮親王結為義親的好處。 女兒的身份,本來從一出生便是貴不可言,再拜了榮親王為義父,那自然是更上一層。 而于目前的朝局來說,也是有利無害的。陳國公府與榮親王府有了這層關系,維持表面的和平,對朝局,對國家,都大有裨益。 然而,陳襄仍是皺著眉,一副不樂意的樣子,唯恐榮親王不安好心。原本昨日里他將沈連城帶到王府生產,他就覺得事出古怪了。 “你不必太過擔心?!鄙蜻B城勸道,“榮親王此舉有意親近,想必一時半會兒的是不會鬧出什么幺蛾子來的。祖父不是說過么,他襲承了向夫人的觀念,打蛇打七寸,若非致命一擊,不會輕易出手的?!?/br> “也罷?!笔乱阎链?,也是無可挽回的。便是陳襄再不情愿,也拒絕不了。他暗自嘆了口氣,也便釋懷了。 而沈連城和陳襄才剛離開榮親王府,就有奴子找到榮親王,告訴他,“王爺,王家的人今晨一早被陳國公府的人驅趕出城了,去的不是苗疆,而是漠北?!?/br> “漠北?”宇文衍很有些意外。 “昨天,女傅臨盆之前,去的正是王家?!迸由锨?,將一封信呈給了宇文衍,“這是王家夫人給王爺的手書?!?/br> 沈如秀在信上說,“三年后突厥人會向漠北遷徙,并開辟漠北黃沙之地。待到那個時候,民婦在漠北,未必幫不了王爺,但求王爺,莫要棄之?!?/br> 宇文衍卻是一聲嗤笑,心道去了漠北那樣窮山惡水、廖無人煙之地,還能幫得了他什么?便是三年后突厥人會往那邊遷徙,那又如何?就算突厥人成為了他的武器,他也用不上了。 從昨日開始,他已經決定換一種方式,一種不需要流血的方式。 他將信件揉成團,隨手便扔了出去。奴子會意將其撿起,就要帶走毀之。 王妃闕氏佇立在屋內,自然不知他心中所思所謀,但又不敢過問,唯有暗自憂心。 而從這一天開始,京都百姓都在傳沈連城在榮親王府誕下貴女一事。都說是榮親王救了沈連城母女一命,爾后陳國公府算是欠下了這份恩情。 武成侯府內,薛濤一早便從兒子薛戎那里聽說了此事。白間,他匯集了幾位袍澤,一起議論起來。他們皆是不知,榮親王此舉,是為何意,讓他們不知所措。 最后有年長者道:“王爺沒那個意思,咱們也就按捺住了,別輕舉妄動。想必,王爺自有他的打算。有必要時,會聯絡大家的?!?/br> 兩個月后,宇文衍當真收了陳襄和沈連城的孩子為義女。 這件事一出,朝野上下都沸騰了。 一鍋沸水,卻在時過境遷之后,歸于平靜。 自從陳國公府和榮親王府結為義親,在朝堂上,榮親王與陳襄處理起政務來,也合拍了許多。便是偶有意見不一之時,也能通過一番平和的辯論,而最終達成一致。 兩大政治力量不再有私心,不再顧及彼此權力的得失,于大周的天下,裨益甚多。 這樣的好處,或許沈連城和陳襄當初想到了一些,但好處的程度,還是遠遠超乎了他們的預期。 時光荏苒,這樣的局面,竟維持了一年又一年,孩子們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上了學堂,竟是九年過去了。 九年時光,榮親王的雄才偉略,以及為人的正直,打動了陳襄和沈連城。很多時候,他們甚至覺得可惜,做主天下的不是他。但他們對他付之以真心的同時,也始終丟不掉對他的防備。 他們還是會擔心,突然有一天,榮親王會為了那個位置,一改現在的柔善,變得冷酷而嗜血。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天子也被沈連城教養得很出色,但王太妃的身體卻是每況愈下。 若王太妃不能臨朝聽政了,才十歲的天子,如何能獨當一面?沈連城和陳襄不得不早作打算。 而當他們在屋內商量這件事的時候,他們的孩子陳婉清與李霽的兩個兒子李鍇、李攖寧正在院中玩得高興。 張氏由奴子陪著遠遠地看護,滿臉喜悅。 這九年來,她常帶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