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覺得頭重腳輕的首輔大人,再回想起天子呆了那么片刻透露出來的巨大訊息,當即就一個激靈,也不臥床了,趕緊掀開被子下了床就往外走。 等到了屋外,商輅望著院子中仿佛忽如一夜春風來,便都紛紛盛開的梨花,恍惚間就想起那一日在文華殿中,皇上說他不喜女子而流露出的絕望,再有在那之后皇上纏綿病榻兩月,可沒過多久皇上就說他治好了‘病’,難道皇上他根本就沒有治好,只是這么多年都在哄騙他這個老臣嗎? 這么一想,雖說已是暮春春江水暖,可商大人卻忍不住覺得身寒,認為自己這個輔臣做得太不稱職! “老爺,您怎么不穿鞋子就跑出來了?當心再加重病情!” 嗯……怪不得覺得冷呢。 可不管怎么說吧,商輅是認定了皇上竟然要退位,還要禪位于其堂兄,那皇上必定得有難言之隱的! 這么想其實沒毛病。 雖說有最是無情帝王家的說法,可看為了皇位萬骨枯的事例比比皆是,就知道那個位置對人的極致吸引力。古往今來,只有為了皇位緊緊霸著不放的,除非是亡國之君或是暴君被旁人攆下皇位的,哪里見過正值英年的明君主動退位的?這里面如果沒有難言之隱,打死文武百官文武百官都不信。 在這種情況下,文武百官自是紛紛猜測起根由來。思來想去,再加上幾年前南王聯合江湖人士造反的“前車之鑒”,文武百官最終覺得那被皇上選中要禪位的太平王世子,怕是采取了什么威懾手段,來逼迫皇上禪位于他。 可這個猜測里還是有很大漏洞的,首先當今他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威懾到的,雖說他平日里待下寬宥,可論起威懾力來一點不少的,便是對外來說,從前朝就開始在邊境上撩撥的瓦刺,在前年想鬧事可不就被皇上輕而易舉的給摁趴了?再次,當今他表現的完全不像是被強迫著讓位的模樣啊,相反天子似乎還很樂意有人來接手,仿佛龍椅就是燙手山芋,誰愛要誰要。 可是吧,朝臣們用他們慣常的思維來理解這件事,自然就沒辦法理解天子的想法。 天子他根本就不是一般人! 但誰讓天子平時表現的太像是非同凡響的正常人(……),朝臣們的思維也沒有那么開放,所以他們就只能無視那些漏洞,單方面的認為皇上是有難言的苦衷,而這幾年就開始入朝堂的太平王世子就是白眼狼。這么著的,在天子于太和殿正式說出禪位于太平王世子時,文武百官呼啦啦跪了一地:“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太和殿中,唯二沒有跪下的除了端坐在龍椅上的顧青,就只剩下站在百官前列的宮九了。 說實話,宮九也是猝不及防的。 雖說四年前,顧青跟他說過想要立他為皇太兄,將來把皇位傳給他,可往那之后他也只是開始涉入朝政,可那也只是作為輔臣。再者說了,顧青作為皇帝無疑是再英明不過,不僅在朝堂中很有威嚴,便是在民間也很得民心;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過去四年里顧青從沒有表現過一絲一毫禪位的意愿! 九九歸一,顧青現年才二十五歲,又沒個天災人禍的,說退位讓賢也太早了點吧? 饒是宮九也沒不能很好的理解顧青的思維。 在文武百官跪了一地,懇求顧青收回成命的現下,站在這烏壓壓一群人前列的宮九,就毫不客氣地直視圣顏,想借此傳達自己的不解和無語,可讓宮九無力的是端坐在龍椅上的顧青,已不知道什么時候眼中含淚,而且還擺出一副要掏心掏肺的姿態道:“朕自認為君后勵精圖治,使得國泰民安,對得起天下蒼生,只近來反省自身,朕陡然發現朕卻對不起列祖列宗,尤其是憲宗?!?/br> 這話雖然聽起來好像哪里不太對,但文武百官都想知道皇上是哪里對不起列祖列宗,尤其是大行皇帝?有腦子轉得快的,往宮廷秘聞上湊邊,可怎么想都沒找著皇上他老人家有狂悖忤逆的行跡啊。 在文武百官都不由得豎耳恭聽的狀態下,只聽九層御階上天子言辭懇切道:“朕自成年后,后宮皆無所出,是以絕先祖祀,為不孝也?!?/br> 文武百官:“……” 這話乍一聽似乎沒毛病,畢竟圣人曾言明“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可皇上說出這樣的話就不對了。 什么叫‘后宮皆無所出’?那是后宮的錯嗎?分明是皇上自個根本就不踏足后宮,好嗎? 不對,皇上他根本就沒有后宮??! 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這光有種子沒有地,如何能長得出來苗?再說便是有了地,沒有種子,那也不可能會有什么苗呀! 文武百官此時此刻的心情是難言的,便是宮九都忍不住在心里翻了個白眼。 可不管文武百官再怎么五味雜陳,宮九再怎么不心動也很想拒絕,顧青這禪位的明旨都發了出來,金口玉言任誰都沒辦法反抗,也就是說宮九即位為新君,已被即將升級成太上皇的顧青給蓋棺定了論。 又因為顧青給出的“無后論”,根本就沒什么說服力,原本就胡亂猜測的文武百官這下就更加胡思亂想,一時間就有對宮九不利的流言傳出。 更有甚者,當禪位的消息傳到太平王府時,太平王傻眼不已后,也往陰謀論的方向想了。說來太平王雖說當年和憲宗關系,比不上憲宗和南王關系親密,可太平王從來都是對皇權忠心耿耿,從沒有起過二心,如今可倒好自己的兒子不知不覺中就謀朝篡了位,這簡直是讓太平王無顏面對憲宗和列祖列宗。 于是乎,心力交瘁的太平王當即就寫了一封信,十萬火急的送到京城交到宮九手上。 嗯……信上寫的全都是責罵宮九的話。 宮九:“……” 顧青在旁邊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另外他手邊還有一封太平王送來的請罪折,看完后還似模似樣的嘆道:“皇伯父如此深明大義,是本朝之福?!?/br> 宮九不由得冷笑出聲。 現在是怎樣,明明顧青是一切的始作俑者,可平白無辜的自己卻成為了千夫所指,這人如今竟還好意思再裝‘圣人’? 顧青偏頭看過來道:“堂兄,你生氣了?” 宮九束手而立道:“不敢?!?/br> “不,我想說的是你為什么會生氣?!鳖櫱鄶傞_手說,“現在文武百官對你能讓我禪位于你而充滿質疑,認為你這皇位來路不正,且你并非正統,所以對你是不服氣的,忠心度就更不用說了。再有皇伯父也認為你忤逆,表示不想再認你這個兒子,更不說等消息一傳到民間,百姓們會對你這個新帝有多抵觸了……總之呢,雖然你成為了新帝,可你的處境無異于是‘風刀霜劍嚴相逼’。這樣的崢嶸凜冽,不正和你的心意嗎?還是說你并沒有因此產生難以壓抑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