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人間當鬼差、我的神秘老公、月亮的三分之一、(歷史劇同人)文才兄,在下桓是知、[綜]提督,求放生、[綜英美]我師門最近有點怪、[綜]我的前夫是夏洛克、他笑時風華正茂、重生之天才神棍、盛情難卻
在他的眼神,若非皇城司名聲不好,溫瀾的美姿容怕是要更為聞名。早年他年紀更幼,又無今時的氣勢,甚至有人編排過陳伴伴要叫他也去做內侍,可見其秀美。 可惜,此人的人性是不如顏色十一的! 葉青霄盯著溫瀾看的時候,溫瀾也似有感應,一抬首望了過來。抬眼時目如寒星,清凌凌似云嶺積雪,十分顏色便更增光華了。 葉青霄來不及收回目光,心下略慌,轉念想到他都離任了,索性定了定神,一臉嘲笑地俯視他。 其他人也發現了溫瀾的蹤影,擠到窗口來,指指點點地笑談,恨不能將往日的怨氣一吐而空。 “這便是此一時,彼一時??!” “哈,溫瀾也有今天?!?/br> 樓上樓下,也不知溫瀾是否聽清了,只見他微微歪頭,唇角勾起,神色更為生動。陽光穿過搖曳的酒旗,在他臉上泛著淡淡的光華,卻也無端透出些……惡意。 溫瀾一眼掃過他們。雖是仰視,竟毫不落于下風。 本是看熱鬧甚至帶著嘲笑心思的人只覺渾身發寒,即便知道溫瀾已卸職,也在這般目光下生生腰軟了,身子慢慢、慢慢低下去,避開溫瀾的目光…… “喂你們躲什么!”葉青霄氣結,回頭斥責同伴沒膽氣。 對哦,溫瀾都辭任了,還怕他做什么。眾人訥訥想。 只是再一抬頭時,溫瀾已然策馬離去了,僅剩一抹背影,哪還有他們找回場子的機會。 葉青霄哼了一聲,又氣悶地重復那句話:“去哪兒哪兒倒霉!” …… 作者有話要說: 拖了很久終于開文啦,希望大家多多冒泡,撒花支持 會在這章的評論里送出三百個小紅包 PS:以后每晚八點更新 第2章 揚波 那日吃完酒后,葉青霄再沒見到溫瀾,自他離任皇城司已經數月,其人仿佛憑空消失,有小道消息稱他已離京,只是不知為何,也未與同僚、上官道別。 葉青霄遇到皇城司的人,聊了幾句后察覺,大概是平日溫瀾折騰自己人也狠,對方提到溫瀾離開,語氣好像還有點欣喜。本是相看兩厭的人,在這一點上倒是有了些默契。 可是,葉青霄在起初的高興勁兒過去后,又覺得有些不快,到底溫瀾是自個兒溜的,沒叫他出口氣。 這口不快之氣一壓數月,此日,葉青霄正值休沐,被打發帶上幾個家仆去驛站接人。 葉青霄的三叔葉謙在外任官多年,如今瓜期已屆,磨堪期滿,喜遷為京官,近日回京。葉家祖母盼兒心切,叫孫子去迎一迎叔父。 出門前葉青霄的母親又提點他莫要失禮,葉謙此番回來還帶了新婦。 葉謙原是鰥夫,半年前議親,娶了任職地一寡婦徐氏。徐氏膝下還有個女兒,尚未出閣,也會一同上京,故此相迎時要注意有女眷。 葉謙在岳家成的親,他的繼室與繼女葉青霄都未見過,不過,徐氏之父徐景山也有功名在身,因葉謙欲續娶徐氏女,葉青霄的祖父便找到了徐景山所著的文章。 葉青霄在祖父那里掃過幾眼,觀其文如睹其人,只覺徐先生才情富瞻,品性澄淡,想必教養出來的子孫亦有沾馥。 葉青霄出門,恰好遇到二叔葉訓回來,兩人打了個照面。 “二叔?!比~青霄問了聲好。 葉訓耷拉著眼皮上下掃了他一眼,語氣微妙地道:“出城去?”又打量那幾名家仆,默數后哼哼道,“只帶五個人?呵呵?!?/br> 葉青霄故作不懂,“祖母讓我提前守著?!?/br>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二叔三叔不睦,他這個做小輩的怎好搭這話。 好在葉訓也不指望葉青霄說出什么來,踱步離開了。他一想到老三續娶之婦既非名門望族,又無萬貫陪嫁,不過是個窮鄉僻壤的寡婦,心中就有些暗自痛快。 葉青霄只在這里稍微耽擱一下,趕緊打馬往城外去了。 …… 葉家本是算好了腳程,叫葉青霄提前去候著,誰知他才到驛站,便見里頭出來幾輛車,打頭一個仆從面孔熟悉,只一下他就辨認出來是當年隨葉三叔出門的管事。 那管事也依稀認出葉青霄,急急叫馬夫催停了車,“四少爺!”他欣喜地回頭,“老爺,是四少爺!” 下一刻,葉謙撩簾出來,葉青霄也翻身下馬,叔侄二人久別重逢,俱是激動不已。 葉謙受了侄兒拜見后,拉著他的手回憶舊容,上次他見到葉青霄時,這孩子還在治學,如今已輾轉兩個衙門,難怪沉穩許多。 葉青霄尚有疑惑,“叔父怎么這么快就到了?我算著應當還有一日,如此倒是險些錯過了?!?/br> 葉謙一聽,呵呵一笑,指了指他們的馬車,“其實我來時還耽擱了三四日,是我那女兒找到個巧匠,給馬車的伏兔與當兔都改形制了,再將車輪包上革,叫我們腳程大大加快,又更為穩當?!?/br> 如此聽來,要不是葉謙先前耽擱,早便到了。葉青霄仔細一看,順著車軸放置的伏兔,以及外側的當兔形制都與常用的有些改變,更加長也更加堅固。 似這般的改動,葉青霄上月在京中也看到了,是軍匠首創,按理說不足一月,傳不到章丘那么遠的地方,難道是章丘那個匠人與其冥冥間神思相通? 這不過是小小改動,念頭一閃而過,葉青霄也未在意太多。 這時,馬車上又下來一名婦人,體格纖巧,掀開帷帽后露出了一張柔美的面龐,雖有一定年紀,卻不失韻致,正是葉謙續娶的妻子徐菁。 葉青霄聽說這位嬸嬸比三叔還年長一些,從外貌上倒是沒有任何痕跡。 徐菁先前便聽到管事喊四公子,這時先吩咐婢女去后面的車架請姑娘,他們相遇得突然,毫無準備,后頭怕還不知道。 待徐菁走過來,葉謙為她介紹,“這是我大哥家的幼子青霄,當年蔭補了主簿,又進士中第,如今在大理寺差遣?!?/br> 葉青霄忙稱呼嬸嬸,徐菁也溫聲應了,微微笑道:“蔭補授官后還能苦讀登第,可見侄兒勤勉好學,卓爾不群?!?/br> 葉青霄輾轉大名府與大理寺,也算練下一些眼力,這位新嬸嬸只三言兩語,但柔和文雅,相處起來很輕松。還有就是,他雖不便直盯著嬸嬸看,掃過去總覺得嬸嬸有些面熟,就和在哪里見過一般。 再看后面,去通報的婢女所站的車,簾子動了動,一只手將簾子撥開,那手指白皙纖長,指尖透著粉紅,煞是好看。想是徐菁的女兒要下來了。 忽然聽得一陣急促的鈴聲,他回過神來,“馬遞?!?/br> 他們還在驛道上,這鈴聲是軍士往來傳重要文書時才會搖響的,為的就是提醒行車避開和下一站交替之人提前準備。一聽聲兒,車夫都趕緊將車架挪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