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5
錢,把最初的山石土路修成了寬闊的水泥路。村里如今通了電,建起了學校,還有專門加工山珍野菜的加工廠,村民們的日子終于好起來了。 遠遠的,村長姜鐵蛋笑瞇瞇等在村口,一見他們來了,忙上前來扶姜茂松下車,姜茂松轉身拉著田大花,老夫妻跟行上來的村民們打著招呼,一路說說笑笑進了村。 平安就叫海海和晨晨把車上的袋子拎下來,跟幾個隨行人員一起,把喜蛋和喜糖送到各家村民手里。都不用多問,整個村子都姓姜,都是一大家子人,一家喜事,挨家都算喜事。 “叔,嬸子,我聽說添了個孫女兒?大喜事,我這幾天正打算進城去賀喜呢?!苯F蛋笑著說,“恭喜叔和嬸子了,孫子孫女一大堆,可真是好福氣?!?/br> 歲月怎么就這么快,一晃多少年,鐵蛋從小村長變成了老村長,雖然年紀還不老,可一晃都干了二三十年的村長了,他從八十年代初帶著村民們靠山吃山,從賣山里的土特產開始,漸漸也走出了一條路子。 開始只是山里的干木耳、干磨菇、藥材、干果之類的土特產,村民們在姜鐵蛋組織下合起伙來,送進城里去賣。 在賣了幾年土特產之后,他們有機會參加了一個招商會,本來也只是想擴大銷路,結果卻因緣巧合,村里出產的山菜竟賣到了日本。 記得姜鐵蛋當時心里還不踏實,專門跑到城里來找姜茂松和田大花,問能不能跟日本人做生意,說日本人看上了他們山里的野菜干。 畢竟那還是八十年代,老百姓才從十年大運動中走出來,對某些事情還挺小心的。 當時姜茂松笑著跟他說,國家都建交了,你們好好的做生意,怎么不行了?田大花還幫他咨詢了一下,聽說日本人就愛吃這個,還鼓勵他只管把價錢開得高一點兒。 姜家村也就這么一步步慢慢富裕起來了,然而村民們還保持著淳樸和善的村風,青磚紅瓦,綠樹遠山,依舊是樸實可愛的老家。 物是人非,很多老長輩都已經不在世了,很多年輕的晚輩,姜茂松和田大花都不太認得了,走在村里,不時有人跑過來打招呼,有叫太爺爺太奶奶的,有叫爺爺奶奶的,也還有叫叔嬸的,平輩還有叫哥嫂的,田大花和姜茂松都一一答應著。 不論平輩晚輩,都那么的熱情,尤其是認識的年紀大些的村民,圍上來噓寒問暖,簇擁著他們回老宅去。 他們家的老宅子,原本在村里也算數得著的好房子,青磚灰瓦的農家小院,如今竟然成了村里最老的房子。推開家門,卻依舊收拾得干凈整潔,院子里那壓水井照樣壓得出清亮的井水來。 姜茂松一邊背著手美滋滋在院子里轉悠,一邊就指著老宅子給海海和晨晨介紹:這個,原本是太太奶奶住的,這間屋,你爸(石頭)小時候就住這兒…… 茂林和姚青竹跟著進來,就跟姜茂松說,叫人好好收拾打掃一下,被褥拿出來晾曬,等會兒去上了喜墳,回來住一晚上再走。 平安笑著答應一聲,就帶人去打水收拾屋子。 “爺爺,咱把這老宅子翻修一下吧?”海海說,“村里人家都住上新房子了,這房子太舊了,您和奶奶既然喜歡,咱們把它拆了建一棟小別墅,您和奶奶有空能回來住一晚上,也住的更舒服?!?/br> “傻孫子,就這老房子,挺好,爺爺奶奶可舍不得拆呢?!碧锎蠡ㄐχf。 以前桃子也說過這樣的話,見他們喜歡老家村子,就說把老房子拆了翻建吧,建成鄉間別墅,也好讓老爺子老太太住的方便些。 姜茂松和田大花都沒答應,這老宅子留下他們多少追憶,怎么舍得拆呢。 “海海,你別看它老舊,這房子還是民國時候建起來的,是爺爺的爺爺建起來的?!苯筛::统砍空f,“這里頭,是咱們一大家子的根,房子老是老了,可還結實著呢,好好的還能住,這些年爺爺和奶奶有時候還會來小住幾天?!?/br> 他說著,指著西屋笑道:“看見沒,爺爺和奶奶就是在這間屋里結的婚?!?/br> “爺爺奶奶的新房?”晨晨好奇地問,“爺爺奶奶結婚時候是什么樣的?” “爺爺奶奶結婚的時候……”姜茂松想了一下,一本正經告訴孫子:“那時候,爺爺是村里最帥的小伙子,奶奶是整個大山里最漂亮的姑娘,被爺爺幸運地娶回家來了,大紅棉襖紅棉褲,就在這兒下的馬車,就成了你們的奶奶了,然后就有了咱們這一大家子?!?/br> 他拉拉田大花的手,側頭笑著問她:“對不對呀媳婦兒?哎,你說咱們那時候也沒有結婚照,現在說說都沒法給孫子們看,要不等明天回了城,咱干脆也學學年輕人,去拍個結婚照去,咱就拍那個復古的,跟當初一樣的,行不行?” “老不正經?!碧锎蠡〒u頭失笑。 “怎么老不正經了?”姜茂松十分認真的表情,“你說咱們兩個,這么多年,過這么大一家子人容易嗎,必須拍?!?/br> “對,必須拍,必須拍?!眱蓚€孫子在旁邊拍手起哄。 “哎行了行了,回頭再說吧?!碧锎蠡粗h山,拉著兩個孫子說:“等會兒,爺爺奶奶帶你們上山,捉野雞去?!?/br> 于是晨晨嘰嘰喳喳追問:山里有野兔嗎,有野豬嗎,有大野狼嗎…… 田大花一一答應著,看著安祥的農家小院,人生恍然如夢,她這一輩子就這么過來了,寄望余生,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