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于是告訴他:“我要搬新廠區了?!?/br> “您行,您田老板胃口可真大?!苯烧f,“媳婦兒,你說咱們家幸虧沒缺錢花吧,你到底要掙多少錢呀?!?/br> 田大花說:“掙錢有什么不好的?我廠里那些退休女工,跟著我做工賺錢,在家里說話腰桿都更直了。你就說你吧,我要是每天呆在家沒事干,你肯定就整天使喚我給你弄吃弄喝,讓我伺候你,你還覺得我反正沒事干應該的?!?/br> “行,你田老板是干大事業的,我哪敢讓你伺候呀?!苯烧f,“我伺候你行了吧?來來,我給您捶捶腿,捏捏肩,保證伺候周到?!?/br> 他說著,還真的跑過來給她捏肩。 “你還能不能注意點兒了?孩子在呢!”田大花好笑地拍開他。 田大花拿到閑置幼兒園的房子,趕緊叫人收拾干凈,重新粉刷一下,把幼兒園墻上畫的那些可愛的大蘿卜、大南瓜刷掉,重新布置一下,又新購買了一批機器,把床單廠搬了過去。 這回的床單廠還叫“舒心床單廠”,真正生產床上用品了。 服裝廠則暫時還留在租用的幾間民房,牌子改了兩個字,叫“舒心服裝廠”。她盤算著,新廠區是人家租用給她的,要是能賣給她,她可以把那個大院子都建成廠房大棚,把服裝廠也搬過來,就不用租用民房了。 兩邊廠子開工,這么一來,婆媳倆就得兩邊兼顧,桃子就更忙了,年輕人,整天忙得干勁十足。 ☆☆☆☆☆☆☆☆ 從姜守良去世之后,姜茂松和田大花回老家村子的次數就少了,本身也忙,辦廠之后更忙,沒什么要緊事,一晃便挺長時間沒回去了。 看樣子,她們出口到美國的床品應該銷售很好,羅伯特的公司又增加了訂單,田大花的廠子也就這一年多時間,就飛速發展起來了,成了當地挺有名氣的私營出口企業。 嚴格來說,規模其實也不算多大,可是卻很掙錢,還賺外匯。 她起初招收的工人,都是城內的待業青年和家庭婦女,等生產一步步擴大,便顯得有些不足了。 一來,這年代人的思想一下子改變不過來,這些工人一邊在她廠里工作掙錢,拿著比國營廠還多的工資,一邊卻尋找各種機會,找各種關系路子,想盡辦法往國營廠礦單位里進,不是都講究體制內嗎。 所以工人就不夠穩定,有的工人剛培訓上手,干著干著就走了。 而八零年的南方,“打工妹”已經成了一個時髦的新詞。田大花一琢磨,干脆,她往后也盡量招收周邊農村的年輕女工吧。這些人雖然文化低,可縫紉工也不需要太高的文化,只要培訓上手了,吃苦能干,也留得住,能堅持長期干,也比城里這些待業青年好管理。 所以她開始安排人去周邊農村招工,首先就想到了自己老家村子。 正琢磨呢,她還沒顧上回去,老家先有人來了,來的人是現任村長,姜明剛。不過姜明剛那是給別人叫的,姜茂松一見面,張口就習慣地喊鐵蛋。 ——那是他晚輩侄子,他這個身份地位,喊一聲鐵蛋,姜鐵蛋反而美滋滋的,趕緊響亮地答應著。 “叔,嬸子,我進城來辦事,就順便來看看你們?!?/br> 姜鐵蛋自己趕著馬車,還帶了好多東西,都是村里的出產,鐵蛋一一介紹,好多都是村里各家長輩聽說他要來,特意讓他捎來的,一大堆。 什么七嬸給的野雞蛋,四嬸給的大南瓜,三嬸給的雜糧和紅薯面,五嬸給的一大包干菜…… “鐵蛋,這趟進城是有啥事兒?”田大花問。 “嬸子,我進城來探探路子,想給村里那些土特產找個更靠譜的銷路?!?/br> 第129章 俗事 “嬸子, 我進城來探探路子,想給村里那些土特產找個更靠譜的銷路?!?/br> “更靠譜的銷路?”田大花一聽這個詞就笑了,問:“怎么,你是碰上什么不靠譜的銷路了?” “也不是,就是村里有人去收購山貨,村里人采了就賣給他,也能掙些錢??墒悄切┴溩由祥T收, 動不動就隨意壓價。我一琢磨,我們要是自己找到別的銷路, 不是比賣給二道販子強得多嗎, 也能長期合作下去?!?/br> 這倒是實話。 原來這一兩年,隨著開放,許多人頭腦也活絡起來了,便開始有販子進村收山貨,隔幾天去一次, 幾乎什么有用的都收, 干木耳, 干磨菇,藥材, 干果,各種干菜,包括野味、皮子什么的都收, “叔和嬸子你們也知道,山里人實在, 日子又拮據,販子去收,村民們給錢就賣,他們還經常隨便壓價。別的不說,就咱們山上挖的那葛根,賣給販子,他才給一毛錢一斤,有時候嫌有泥,嫌小了,他還要壓價,我留了個心眼兒,我去鎮上一問,鎮上收購兩毛八、三毛錢一斤。我這不就進城來了嗎,我剛才經過收購藥材的地方問了,山里的葛根居然要五毛五一斤?!?/br> “也就是說,販子收了村民的藥材,一轉手他就賺了五六倍的利潤?!?/br> “差價這么大?”姜茂松忙說,“那鐵蛋你回去就干這事,你是村長,你組織村民合伙,送到城里收購點來,就能增加一部分收入了?!?/br> “嗯嗯,我也這么想?!苯F蛋說,“藥材我們可以聯系城里的藥材公司,我們定期直接送來,賣給他們。不過我更關注的是山里那些干貨,干木耳,干磨菇,野板栗什么的,還有咱山里那些干菜,采下來洗凈晾干,就有人走村串巷去收,也不知他們收購賣去什么地方了,這些東西,山里量可大著呢,采摘這些東西,也不擔心糟蹋了山林?!?/br> “老百姓只掙了幾個辛苦小錢,人家掙的是大頭?!碧锎蠡ㄕf,“鐵蛋啊,這個事情你琢磨得很對,你把它辦好了,咱姜家村日子就好過了?!?/br> 鐵蛋跟田大花和姜茂松聊了好多,其實聊來聊去,姜家村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太閉塞,村里至今沒通電,世外桃源一般,跟外界最大的聯系,就是村長姜鐵蛋家的一臺收音機,他每天用來收聽新聞。 路的問題。路不通,汽車開不進去,毛驢車在有些路段都得小心牽著走,老百姓平常很少下山,也難怪販子能用那么低的價格在村里收購山貨和藥材了。 把山貨運出山也不容易,無形中就增加了成本。 “叔,嬸子,我從去年,發動村里大家修路呢,起碼讓咱們村里的孩子能走一條平坦些的路去鎮上讀中學,咱們村里不是只有小學嗎。我女兒去山下鎮上讀中學,每次走山路都叫人心疼?!?/br> 姜鐵蛋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可是我這個人,心太大,力量太小,我實在是自不量力了,那山路哪是咱們用鐵鍬镢頭輕易好修的,我們用了大半年的工夫,農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