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6
沒動過,滿意的點點頭,轉身面對拘謹生疏的眾人,和善的笑道:“各位是有什么事情找我嗎?” 眾人雖然認得趙小禾,但跟她打過交道的幾乎沒有。 在朝廷派兵駐守農田之后她的名聲可算徹底打響,諸多神奇之處不再是市井笑談,而是成了她果真不是普通人的證明,和老國公、南平王太妃還有許多大官的交往在平民百姓看來當然也是非常厲害的事情,這么一來趙小禾自然而然的就和普通人拉開了距離。 這也是為什么人們非要等趙小禾不在的時候才敢圍上來跟朱百合說話。 不過叫大伙沒想到的是這位趙道長雖然通身不凡氣度,生的高大又好看,卻意外的平易近人,笑起來的模樣和臨近街坊那討人喜歡的后生沒什么不同。 只是趙小禾再和氣,眾人還是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好意思單獨站出來跟她說話。 倒是一位老者猶豫了一下,客客氣氣的問道:“敢問道長,這、這幾位護法真的不會傷人嗎?” 趙小禾怔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老者的“護法”說的是大福二福和大黑,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不過轉念一想,這時代不興“寵物”這個說法,普通人養貓養狗要么是為了捉老鼠,要么是為了看家護院,家貓家狗在大多數人觀念里都是歸類為“畜生”的。 這么一來大灰它們在外的定位就很有難度了,畜生肯定是不行的,家庭成員她自己承認但別人未必能理解,倒是老者一句“護法”提醒了她。 反正她都是個“假道士”了,再來幾個護法也沒啥的吧? 趙小禾坦然接受了大灰它們護法的身份,抬頭往人群中sao了一圈,發覺大家都很關心這個問題,略一思量,莞爾一笑:“我家中這些動物,既能看家護院,又能捉拿盜賊,還能拉犁種田駕車送貨,通人性,懂人話,老伯叫它們護法倒也可以?!?/br> 眾人聽到趙小禾形容,忍不住驚奇的小聲議論。 “看家護院不稀罕,我家的狗也能看家護院,還能種田?” “是真的,我一個住在十里崗的親戚就親眼見過狗熊犁地,原先我還不信?!?/br> “你們都忘啦?大火那天還是道長家的神犬們拉著車沖進去,幫著大火把火給滅的?!?/br> “我也想起來了?!?/br> “是啊是啊,前陣子我還見到兩只神犬拉著道長和一車子菜送到泰興樓去呢?!?/br> “兩只?你莫不是看錯了吧?兩只狗能拉動一輛車?” “嘿,我騙你做什么,不止我一個看到了?!?/br> 人們議論紛紛,倒把趙小禾給晾到到了一邊去。 趙小禾咳嗽兩聲,適當的停頓,等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才接著說道:“至于它們會不會傷人的問題,大伙可以放心,我會看著它們的。不過大伙也應該看到了,即便沒有我它們也十分溫順,否則我這位朋友也不會放心的叫他寶貝女兒騎狗熊是不是?” 大福趴在樹蔭下沒動,小寶攤成一個大字躺在大福軟乎乎的背上,跟著大福的呼吸上下起伏,她小臉紅撲撲的,聽著周圍的人說話的聲音,努力把黏住的上下眼皮睜開,一副好困又不想睡的掙扎模樣。 周圍突然安靜下來,小寶反倒一個激靈,迷迷瞪瞪的扭過頭,和眾多炯炯有神盯著她看的叔叔嬸嬸爺爺奶奶大哥哥小jiejie們打了個照面。 小寶:“……” 小寶嚇醒:“爹!”QAQ 朱百合連忙把小丫頭抱住,發毛的瞪著一眾老少爺們兒:“干、干啥?” 眾人干咳:“沒事沒事?!币徊恍⌒陌研⊙绢^給嚇著了呵呵呵。 不過親耳聽到趙小禾保證,又親眼看到小孩子大咧咧躺在嚇人的大狗熊身上睡大覺的場景,眾人的確又多了一層安心。 趙小禾想了想,覺得有些問題還是要提前打聲招呼,講明白才行:“我的護法們無害,但野外的熊和蛇依然非常危險,大伙見到了一定能躲多遠就躲多遠?!?/br> 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趙小禾想了想好像沒什么遺漏的,便對眾人告辭,招呼上威武雄壯的“護法”們浩浩蕩蕩的前往泰興樓。 “道長,等一等!” 趙小禾回頭,發現叫她是最開始提問的老者。 老者客氣道:“老叟有一事想請教道長?!?/br> 趙小禾面對老人家還是很有耐心的,語氣溫和道:“請講?!?/br> 老者面露遲疑,停頓片刻才道:“老叟想問的是玉米,道長可知朝廷是否有意推廣,待到明年春天我等也能播種玉米嗎?” 趙小禾面露抱歉之色:“朝廷的安排我并不清楚,幫不了老伯?!?/br> 老者有些失望的嘆口氣:“打擾道長了?!?/br> 趙小禾斟酌著說道:“雖然我并不清楚朝廷的動向,但等到秋收之后真正證實玉米是高產作物,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是必然的。也就是說,如果朝廷真的要推廣種植玉米,別的地方可能會延后一些,但京城臨近的地方一定能先播種?!?/br> 老者喜出望外:“那就太好了!” 趙小禾笑道:“還有一件事老伯說錯了?!?/br> 老者不解的望著她。 趙小禾:“玉米是夏播秋收的作物,明年春天恐怕是無法播種的?!?/br> 老者一愣,臉上竟然奇怪的露出了愁容,喃喃自語道:“若是如此,春種粟,秋天方能收獲,就和玉米的播種沖突了呀。若是春天不種粟米,春天到夏天的農田不是荒廢了嗎?” 趙小禾聽得一頭霧水,理所當然道:“怎么會荒廢呢,種麥子呀?!?/br> 老者奇怪的看她一眼:“種麥和種粟一樣,春播秋收,有何區別?” 趙小禾敏銳的察覺到她的知識體系一定和大齊的“常識”在某些方面產生了沖突,她明智的收回了到了嘴邊的話,若無其事道:“哦,是我弄錯了?!?/br> 告別老者,趙小禾立刻在心中呼叫管家:“這里的農民到底是怎么種田的?” 管家:“春播秋收啊?!?/br> 趙小禾費解:“一年就一茬?” 管家:“當然不是,南方氣候溫暖的地方一年兩季,但大多都是春播秋收。小麥也一樣,品種和氣候原因,這里的小麥無法過冬,所以到了冬天農田里基本都是一片荒蕪的景象?!?/br> “浪費??!” 趙小禾是北方人,打小見到的就是夏收小麥秋收玉米,玉米之后種小麥,小麥之后種玉米,一年四季農田始終能看到作物生長的情形,冷不防聽說大齊的播種制度居然是一年一熟,產量還那么低,很懷疑農民一年忙到頭收獲的糧食到底能不能填飽肚子。 趙小禾:“我決定了,等到農莊上的粟米收獲,就接著種小麥,冬小麥!沒有條件我也要創造條件!”她痛心疾首,沒忍住逮著管家就是一通抱怨,“身為一個北方人我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