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2
你幫了我大忙了!一會兒晚飯,我請你吃大餐!” 宋依依笑呵呵地說道:“幫忙不敢當,您要請我吃大餐,能不能等以后再吃啊,我師父等著我呢?!?/br> 墨蓮順著宋依依的目光看到了羅晉桓,連忙微笑著走過來:“羅將軍,您和依依來買東西呀?!?/br> 羅晉桓點點頭,不想影響她的工作:“嗯。你忙你的工作,我和依依先走了?!?/br> 看了眼追過來的翻譯欲言又止,羅晉桓問道:“你有事兒?” 翻譯抹了把腦門上的汗:“我聽著您家孩子鷹語說得非常正宗,想問一下,怎么才能練成這種標準?” 宋依依腹誹道:“我是有語言天賦的,我會的不光是鷹語!” 但嘴上卻答道:“我爺爺、奶奶曾經留學鷹國,我的語音、語調是跟他們學的。想要口語說得好,就要多說、多練?!?/br> “如果沒有語言環境,你就多看些原版的電影,多聽些原版的錄音,模仿著說,應該會有些效果?!?/br> 宋依依順口差點沒說出多聽鷹國bbc的廣播,但馬上反應過來,現在根本收聽不到,立刻改成了原版錄音。 然后,就閉上嘴巴,不再說話了。心里埋怨著自己,讓你又放松神經,差點犯了錯誤! 羅晉桓看了眼道謝的翻譯,做為家長雖然自豪,但還是嘴上謙虛道:“謝什么,互幫互助嘛!再說,她說的也不算多好?!?/br> 說完,羅晉桓帶著宋依依出了友誼商店,坐進了貨車的駕駛樓。 墨蓮看著宋依依的背影,再次認定這名與楊盼兮有些形似,又有些神似的女孩,一定是上天看她離開家族,太過辛苦,才把她送到自己身邊的。 回到家,司機幫著把電冰箱背到廚房,去除包裝物,擺好位置,沒有喝杯水就趕回部隊了。原因非常簡單,部隊的午飯時間快到了,他現在走,正好能夠趕上開飯時間。 宋依依一邊往冰箱下半部的冷凍層擺放各種需要冰凍保鮮的食材,一邊說:“師父,剛才人家忙前忙后的,我竟然忘記給他倒杯水了?!?/br> 羅晉桓一擺手:“那是他不渴。當兵的,如果要是口渴,他就會直接跟你提了?!?/br> 宋依依還有些過意不去:“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才沒說的?” 羅晉桓確定道:“不會!” 隨后,看著插好電源,已經開始制冷的冰箱說道:“依依,這下子好了,再遇到什么雞鴨魚rou,不用顧忌,都可以買些回來?!?/br> “對了,今天我們去吃小腸陳吧。不過它晚飯飯口才營業,我們中午隨便吃一頓好了?!?/br> 宋依依隨即決定做簡單爽口的炸醬面。 她進了廚房,先切好黃瓜絲,好豆芽,洗好香椿芽,放在盤子里做菜碼用。再用rou丁、蔥姜、黃醬用油炸炒成炸醬。煮好面條撈出,澆上炸醬,拌上菜碼,再淋上幾滴臘八醋,一碗美味的炸醬面就做成了。 羅晉桓吃著醬香味濃,滑潤爽口的炸醬面,不自覺就吃了上尖的兩大碗,摸摸有些發鼓的肚子,背著手去院子里散步了。 宋依依想著再過幾天自己的假期就要結束了,干脆回屋躺進被窩里,舒舒服服地睡起了午覺。不然,回到學校,哪里還有這么寬敞的地方、這么柔軟的被褥睡覺呢。 等到下午四點鐘,神清氣爽的宋依依跟著羅晉桓出了家門,直奔燕新飯館。 路上,羅晉桓為宋依依講著這一著名京城小吃的故事:“小腸陳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以經營老京城風味鹵煮小腸而著名?!?/br> “鹵煮小腸源自清乾隆年間的一道御膳蘇造rou,后來傳入民間,經陳兆恩改進演變為鹵煮小腸?!?/br> 第四百九十七章 老京城味 羅晉桓見宋依依聽得津津有味,講的興致也越來越高:“陳兆恩本來就是賣蘇造rou的?!?/br> “但舊社會窮人多,用五花rou煮制的蘇造rou價格貴,陳師傅就用價格低廉的豬頭rou代替五花rou,同時加入了價格更加低廉的下水煮制?!?/br> “經過陳兆恩的兒子陳世榮以及子承父業的陳玉田,歷經百余年的繼承和創新,終于創出了聞名京都的鹵煮小腸?!?/br> “陳玉田從小跟父親學藝,并從沿街叫賣發展到固定設攤出售。經過三代人的努力,鹵煮小腸名聲大振,陳玉田本人也被食客們稱做小腸陳?!?/br> “提起小腸陳,老京城人沒有不知道的!他烹制的鹵煮小腸肥而不膩、rou爛而不糟、火燒煮得透而不黏?!?/br> “解放前曾在東安市場、西單等繁華地區設攤供應,后來固定在一些戲院門口出售,散戲后看客多來品嘗,唱戲的名角兒也紛紛點要?!?/br>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后,小腸陳調到南橫街的燕新飯館,專門做鹵煮火燒。好這一口兒的食客,紛紛慕名前往,絡繹不絕?!?/br> “小腸陳在晚上飯口才開始營業,但每天下午三、四點鐘就有人拿著鍋、盆到店門口排隊。其中有遠道而來的食客,也有附近的鄰居百姓,那陣勢成為了南城一景兒?!?/br> 宋依依立時說道:“師父,我們忘了帶飯盒了?!?/br> 羅晉桓一擺手:“我們直接在店里吃,那些拿著鍋、盆的大多是家住附近的人,買回去全家吃?!?/br> 宋依依笑道:“師父您是不是以前經常去吃它呀?” 羅晉桓嗯了一聲:“我以前每年回京城時,都會過去兩三趟,回味一下這老京城的味道?!?/br> 等到兩人有說有笑地到了燕新飯館,看到果真門口排著隊,就順勢站在排尾。 過了一會兒,開業的時間到了,鹵煮小腸也開鍋出售了,它那特有的香味兒一下飄了出來,真真又引來了好幾個人。 因為鹵煮小腸是煮好的,火燒也是已經做好的,所以宋依依很快就排到了窗口。 窗口里,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子,他就應該是陳玉田了。 動作干脆利索,從guntang的大鍋里撈出主料,刀起刀落,片刻之間案板上已是片兒成片兒、塊兒成塊兒,既干凈又齊整,隨之以刀當鏟兒裝入碗中,再淋上醋蒜汁、辣椒油…… 一股香氣直竄肺腑,宋依依又買了兩只火燒,端著這碗鹵煮小腸,在飯館里找了一張小空桌,坐下來。 這時,羅晉桓也端著買好的東西過來,坐在宋依依的對面。 師徒二人悶頭開吃,直到碗里吃得干干凈凈,宋依依才開口說話:“他這老湯不錯,味道醇厚!” 羅晉桓放下筷子,惋惜道:“子安不在,不然他能吃兩碗?!?/br> 宋依依和羅晉桓出了飯館,走出老遠,還能聞到香味,不由調侃道:“怪不得說不少人聞香而至,這香味太吸引人了,尤其在飯點,對于腹內空空的人來說!” 兩人回去不再坐車,就當飯后散步了。等到剛拐進胡同口,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