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8
。 宋依依拍著胸脯承諾,以后還會做更多更好喝的營養飲品,收獲了在場所有人的表揚。 第二天,5月1號,藍天、白云、三四級的清風,這樣晴朗的節日里,非常適合結婚。 吃完早飯,宋依依和宋子安出去遛食,先后看到兩家新貼上了大紅喜字。 上午十九多,新郎白寅剛終于把新娘曲紅艷,用自行車接到了白家。 后面跟著十多輛自行車,都是白寅剛在廠子里的哥們,來幫忙的。他們車后座馱著娘家的親戚。 在他們之后,就是一些坐著公共汽車來參加婚禮的娘家客人。 “噼噼啪啪”放完了鞭炮,看著人基本上都已經到全了,主婚人開始主持婚禮。 看到出現在白寅剛婚禮上的主婚人和證婚人,本來還想起起哄的,新娘和新郎單位的同志們,都縮著脖子,閉上了嘴巴。 這位主婚人,正是白寅剛和曲紅艷單位的廠長,而證婚人,則是他們單位的工會主席。 可別小看這一廠之長,沈市鐵西區里大型國營企業林立,冶煉廠在其中可是鼎鼎大名的,它的廠長,日常管理著上萬名的職工! 這對新人的面子可沒這么大,廠長和工會主席,全是看在新郎父親和爺爺的面子上,才來的。 主婚人很幽默地說道:“現在已經是一九七七年了,不興過去主持婚禮的那一套,我就創新一次了?!?/br> 隨后,他為大家展示了白寅剛和曲紅艷的結婚登記證明,說完成套的祝福語,又說了幾句,鼓勵一對新人共同努力工作,共同進步的話兒。 就在大家以為婚禮結束的時候,主婚人突然提議道:“現在歡迎新郎新娘為大家表演個節目,好不好?” 本來安安靜靜的院子,一下子熱鬧起來,一直閉著嘴的那些年輕人,立時響應起來: “好??!新郎新娘表演節目哦!” “新郎新娘唱首歌吧!” “快點,大家都等著呢,別扭扭捏捏的!” “來,大家拍拍巴掌,給剛子和他媳婦鼓鼓勁??!” 大家七嘴八舌地叫嚷著,宋依依站在宋子安身邊,笑呵呵地看著這一對新人。 白寅剛今天穿的是,一身嶄新的深藍色料子服,一雙皮鞋擦得锃亮,精精神神地站在那里,胸前別著一朵小紅花。曲紅艷穿的是一身紫紅色的料子服,梳著兩根大麻花辮,胸前同樣別著一朵小紅花。 剛剛廠長提議表演節目時,二人的臉都有些羞紅。隨著,大家的起哄,白寅剛瞪了眼,下面起哄得最厲害的幾個小年輕,威脅了一句:“等你們結婚的時候,哼!” 下面起哄的人,才沒有怕的,喊著:“剛子,這是廠長讓你們表演節目的,你要算賬,找廠長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們最大 曲紅艷一米六三的個頭,在那個年代,已經不算小個子了。橢圓型的臉上,一對柳葉眉,顴骨有點高。 一雙大眼睛,看看起哄的人,又看了看白寅剛,開口道:“那我們就唱一首?!?/br> 白寅剛愣了一下,隨即也點頭同意。 二人的聲音,一個低沉,一個高亢,組合在一起的效果,讓人忍不住發笑。 歌曲唱完,大家報以熱烈的掌聲。 然后,白寅剛拉著曲紅艷,走到老白頭面前。曲紅艷規規矩矩地行了個禮:“爺爺!” 老白頭笑著說了聲好。 白寅剛又拉著自己的新娘,走到他爸媽面前。曲紅艷再次行了個禮,叫道:“爸、媽!” 白家大兒媳,應了一聲,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曲紅艷。 宋依依看著那個紅包里,裝著十塊錢,這在當時的改口費中,可算是高的了! 白家的人,開始招呼娘家客人,坐在院子里的飯桌旁。 宋依依早就注意到,在白家廚房的外墻邊,臨時搭了一個簡易灶臺,上面立了一口,直徑有一米的大鐵鍋,這是專門為流水席準備的,廚師炒菜的地方。 至于白家請的廚師,昨天宋依依就聽宋爺爺說過,那人是白家大兒子單位食堂的大廚,做菜的手藝蠻好的。 可以說,白家人對白寅剛的婚事,都很重視的。 幾個同工作組的女青年送給新娘子,一條床單和兩個枕巾,做為她的結婚禮物,然后就要離開。 被曲紅艷一把攔住,讓她們吃了酒席再走。 其中一名高個子的女青年說道:“我們原本就想著,參加完你婚禮,送完禮物就走的。你看來了這么多客人,你趕緊招呼他們去,不用跟我們客氣?!?/br> 在那個年代的沈市,一般的做法是,上午招待娘家客人,下午招待婆家客人。 原本,白家安排得挺好的。自家院子里滿滿當當擺了四桌,一桌八人,還能擠進二個半大的孩子。根據白寅剛給的娘家客人數量,差不多能坐下了。 李立宏家的院子,是要下午才能用到的。因為白家的客人要多些,有老白頭、白寅剛爸媽、白寅剛的同志、同學、朋友,以及這附近住著的鄰居,大約需要八桌。 但是,讓他們沒顧及到的是,白寅剛和曲紅艷的同志,都是一個廠子的,所以他們一遭來了。 還有鐵西區工業局,白家大兒子的同志們,也讓今天的主婚人,也一起拉來了,美其名曰:“人多熱鬧!” 另外,還有一些鄰居,過來看熱鬧。 白家大兒子,已經招呼自己的同志和主婚人、證婚人,紛紛落坐。 白家大兒媳和二個姑姐,則招呼著娘家客人,坐下來。 如此一來,白家院子里的四桌,全都坐滿了。 白寅剛二姑聽到新娘單位的姐妹們要走,就走過來說道:“大老遠的來參加婚禮,怎么能空著肚子走呢,隔壁院子還有幾桌,你們跟我過去坐?!?/br> 說完,把曲紅艷和白寅剛的廠子同志,都讓到了李立宏家的院子里,正好坐滿了四桌。 一些圍觀的鄰居,一見各桌都滿了,就打算先回家,等下午再過來吃席。 老白頭連忙跟宋爺爺說:“老宋頭,在你家院子再支兩桌吧,既然人來了,讓人家再回去不好!” 宋爺爺沒有意見,這些鄰居,他也都認識。 這些老鄰居,笑呵呵地跟著老白頭和宋爺爺,去了宋家的院子。 石鳳竹和宋澤珉見狀,連忙拿出家中的兩張飯桌和所有椅子、凳子,擺在院子靠近大門的地方。 白家之前,就向每家鄰居,借了一摞盤子,沒辦法,自家的不夠,只能向鄰居求助了。 這種做法早已成為慣例。每戶人家在孩子結婚時,都是這樣做的。誰也不能為了結次婚,就特意買那么多的盤子,一是財力有限,二是日常過日子,根本用不了那么多的盤子,用過一次之后,就只能放在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