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5
沒有將那些族人趕盡殺絕。 他甚至還表示,只要那些族人愿意,依然可以將孩子送到李氏家學讀書。 束脩全免。 當然啦,之前家學的那些“福利”是不用想了。 想要渾水摸魚,趁機在主家身上吸血,更是不可能。 即便這樣,世人聽聞此事,也要豎著大拇指贊李壽一句“仁義”。 而家學的事,也似一個信號,讓那些惶惶不安的族人們終于放下心來。 至少,他們已經知道了,李壽不會跟他們翻舊賬,百年前的恩怨已經徹底過去了。 只要他們安分守己,不主動找李壽的麻煩,李壽也不會刻意為難他們。 甚至,如果他們夠“識時務”,沒準兒還能像那幾家將孩子送到東廬書院的族人一樣,繼續得到李壽的庇護呢。 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那些族人們再次將孩子送到家學后,哪怕筆墨紙硯、茶水點心等物都要自己花錢買,他們也沒有任何怨言。 反而記著李壽的好,人家沒收束脩??! 這年頭,能有個免費讀書的地方多不容易? 至于那些原本在書院教書的族人,李壽也將他們原樣請了回來,俸祿、四季衣裳什么的都不少,甚至比過去還要好一些。 這些人更加感念李壽的大度,平日里上課,時不時的也會流露出來。 在這些先生的影響下,家學里的學生們愈發懂得感恩、知道上進,絕不再像過去那般只知道在家學混日子。 這些學生大的已經十二三歲,用不了幾年,便能考科舉、入仕途。 只要他們繼續保持這份感恩的心,李壽也不介意幫他們一把,而日后,這些人也將是李壽復興李家的基石! 唐宓知道李壽的謀劃,所以對家學也很上心。 家學雖然沒了免費的東西,但獎學金什么的,還是可以設置一下的。 “七月份秋假,在秋假前,家學可以舉行一次考核,成績前十名的都可以拿到獎學金?!?/br> 唐宓緩緩說道,“一共十二貫錢,第一名五貫,第二名兩貫,第三到第五名一貫,第六到第十各四百錢?!?/br> 負責家學的管事連連點頭。 唐宓又道:“獎學金每年兩次,春、秋假前考核評比……” 管事再次點頭,“奴省得,過會兒,奴就去跟家學的九郎君說,讓他也好提前告訴學生們?!?/br> 管事口中的九郎君是李其琛的族弟,過去跟李其琛的關系很不錯,李壽接手李家后,請他專門負責管理家學的日常事務。 “圣人的圣壽快到了,家中的各種燈籠、紅綢要準備好?!?/br> 唐宓繼續吩咐道。 尚寶房的管事趕忙應聲。 “還有……” 唐宓一項項的安排著,李敬薇三個小娘子安靜的看著。 花廳里的氣氛很是和諧,關爾布藝的氣氛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清晨一大早,平宜縣君便來到了關爾布藝,她找書坊印制的卡片也都到了。 關爾布藝學著好運來的模樣,在門前擺了個桌子,又推出一個碩大的木板。木板上也是釘著白布,白布上寫著各種獎項。 當然啦,獎項的設置、金額以及圖案都與好運來一模一樣。 就在關爾布藝的伙計們忙碌不停的時候,斜對面的好運來又是人擠人的熱鬧場面。 平宜站在門口,冷眼看著,心里冷哼一聲:我們關爾也要賣卡片了,你們得意不了幾天了。 關爾布藝門前的陣仗,不少路過的行人都發現了。 “咦?這、這是——” “莫不是關爾布藝也要賣卡片?” “哎呀,這兒不是畫得很清楚,跟好運來完全一樣哩?!?/br> “難道關爾也要‘送大獎’?” “來來,咱們看看!” 好運來的生意實在是太火爆,許多擠不進去的百姓們漸漸被吸引到關爾布藝門前。 看到冷清了半個月多的門前終于又有了人,平宜的臉上終于有了笑模樣。 她學著韋掌柜的模樣,站在桌子后面,正準備說好運來的那套開場白,不想,有一隊身著甲胄的兵卒闖了進來。 “你們要干什么?” 平宜心中生出不好的預感,冷聲喝問道。 兵卒在人群前站定,片刻后,一個七品小官模樣的中年人從后面閃出來,站到了兵卒隊列正前方。 “某戶部度支主事陳靖,奉命查封關爾布藝?!?/br> 名為陳靖的中年人也不廢話,直接說出來意。然后在平宜不可置信的目光中,一揮手,“貼封條!” 第492章 冷意 陳靖話音方落,便有幾個兵卒沖上來,直接越過平宜,將店鋪中的掌柜、伙計等驅趕出來。 哐當一聲,將店門關上。 啪嘰、啪嘰兩下,兩道封條成“x”字狀將店門封了個結結實實。 “住、住手!” 平宜都被氣傻了,她真是做夢都想不到,京城里居然還有這樣膽大妄為的家伙,膽敢封她的店。 話說,這個叫什么陳靖的,知不知道關爾布藝是誰開的? “好個戶部主事,你知不知道我是誰?” 平宜三兩下將還要封窗戶的幾個兵卒踹開,她倒還沒有被氣昏了頭,知道封條不能隨便亂撕,而是直接沖著貼封條、以及下令貼封條的人發作。 陳靖見平宜撒潑,不急也不惱,淡淡的說道:“當然知道,貴人是圣人欽封的平宜縣君,平康郡王的掌珠?!?/br> “你知道還敢封我的店?”平宜惡狠狠的瞪著陳靖。 陳靖微微一笑,“這是某的差事,某領朝廷的俸祿,受圣人差遣,上峰有令,某自當執行?!?/br> “你、你——”平宜被氣得頭昏腦漲,話都說不全乎。 不能怪她失態,實在是她活了快四十歲,自打新朝建立后,就一直恣意張揚。 還沒誰敢當面給她沒臉。 現在倒好,一個七品芝麻官,居然也敢封她的店。面對她的憤怒,這該死的小官竟還這般坦然自若,分明就是沒把她平宜放在眼里啊。 “縣君勿惱,其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