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0
。 唯有王氏、及那些深受家學寄生蟲坑害的人,臉上卻滿是擔憂之色。 王氏嘴巴張了又張,數次想開口,都找不到插嘴的合適機會。 唐宓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底,對王氏這個李家“極品”的觀感更加好了。 不管王氏為書院擔心是出于什么樣的目的,但她確實是在為書院考慮。 唐宓勾了勾唇角,她的大餅已經畫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講條件。 只聽她話鋒一轉,來了個“但是”,“書院不是東西二市,可以隨意來去。我的書院,入院可以免試,但每個月都有考核,連續三個月通不過考核,將會被直接勸退!” 哈? 還、還有勸退一說? 眾人心思各異,有人歡喜有人愁。 但不管大家是個什么心思,唐宓哪所現在還沒影兒的書院,已然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至于剛才的混亂,再無人關注。 柳氏看到唐宓在人前談笑風生、應對自如,心里的怨恨達到了頂點。 連李家最麻煩的潑婦都沒能成功為難住唐宓,這唐氏,居然如此難纏! 蕭氏早就預料到會有這么一出,所以并不意外。 她甚至比柳氏多想了一層,如果唐宓的書院真如她所說的那般,那么李家族人將會爭前恐后的將自家孩子送到書院。 至于李家家學,或許還有一些寄生蟲繼續賴著不走,但他們的好日子也長不了。 試想一下,一邊是有名士坐鎮、福利滿滿的書院,一邊是有些許福利、更多的卻是紛亂的家學,但凡是稍微為孩子考慮的家長,都會選擇前者。 李家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貪戀家學那點子福利,過去他們是沒有其它選擇,只能讓孩子在家學讀書。 既然沒得選擇,又眼瞧著有人在家學撈油水,很多人心有不甘,就跟著一起撈。 正所謂法不責眾,家學吸血蟲多了,家學便成了宗族里絕大多數族人的共同利益,有人想動,族人第一個不答應。 可一旦家學的人少了,吸血蟲成為少數派,沒有占到好處的族人反倒成了多數派,不用主家出手整治,大多數的族人都會先跳出來要求整治。 如此,家學的問題便徹底解決了! 李家家學將會慢慢退出舞臺,而唐宓的東廬書院將會成為新的家學。 李氏族人的子弟慢慢都會成為唐宓的學生。 唐宓的威信自然而然的就立了起來。 連帶著,李壽和唐宓在李氏宗族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 直至他們徹底掌握李氏! 想到這里,蕭氏的神情嚴肅起來,看向唐宓的眼光中甚至帶著一絲敬畏。 唐宓,根本就是早有預謀! 定是在管家的時候,唐宓發現了家學的種種亂象,然后便想辦法解決。 開書院,其根本就是為了解決家學的問題,繼而在族中樹立他們夫妻的威信。 她,竟想得這般透、計劃得這般深遠? 不愧是自幼便有神童之名啊,之前自己母女輸給她,真是一點兒都不冤。 蕭氏暗自感嘆的同時,也不忘去看老祖宗。 這個老不死的可還沒糊涂呢,應該能看出唐宓的真正意圖吧。 他這輩子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掌控李家的一切。 蕭氏暗自觀察了二十多年,早已摸透了老祖宗的心思。 在蕭氏看來,老祖宗竟與柳氏有些相似,對于權力有著無比的執著。 如今,還不等他咽氣,李壽兩口子便開始有計劃的“接管”李家,嘿嘿,老祖宗豈能容許? 果然,李家老祖宗臉上已經沒了剛才的驚喜,一雙幽深的眸子在李壽、唐宓身上轉來轉去。 侃侃而談的唐宓忽然一陣戰栗,仿佛被毒蛇盯住了一般…… 第385章 和解? 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李氏族人們興高采烈的離開了李家大宅。 柳氏一臉頹然,直說自己累了,要去休息,便被下人們抬著回了百忍堂。 蕭氏和顧氏作為管家主母,不能立刻回去休息,她們還要命人將前庭的一切都收拾穩妥。 唐宓原本也想留在來看著下人們將祠堂收拾好,并整理祭器等物,然后完好無損的入庫。 如此,她的差事才算是圓滿完成。 李壽卻笑著說不用,他當著蕭氏的面,笑得殺氣騰騰,“這不是還有娘子嘛,她會幫著照看的?!?/br> 唐宓覺得李壽好天真,心里說:這位不給使絆子就不錯了,你居然還想讓人家幫忙? “阿赫與我是親兄弟,咱們是一家人,理當相互扶持,”李壽不管唐宓心里如何吐槽,轉頭看向蕭氏,“娘子,您說是也不是?” 聽李壽提及李赫,蕭氏的臉頓時變得有些難看,心中也暗暗升起警覺。 李壽這是什么意思? 拿阿赫威脅她?! 李壽沒急著說話,而是望了眼供桌后一層層的牌位,那些牌位透著歲月的痕跡,古樸而莊重。 每每站到它們面前,李壽血管里的血便流動得特別快,他與那些牌位甚至有種莫名的共鳴,仿佛他能跟先祖們溝通一般。 蕭氏發現了李壽的動作,也回頭掃視了一眼。 沒什么嘛,不就是一堆歷史悠久的木牌牌。 好吧,李家祠堂擺放的牌位全是用上好的烏木雕琢而成,不褪色、不變形、不生蟲,百年不壞、千年不損,單是這木牌的本身價值就不菲。 就更不用說它所承載的意義了。 據說,李氏開山第一代先祖的牌位,距今已經近千年,是李家名副其實的寶貝,其地位僅次于李氏族譜。 千年來,數次戰亂,李家幾次遷徙,他們丟了金銀珠寶、舍了房子田莊,也從未將祖先的牌位丟掉。 放眼眾世家豪門,能像李家這般,將祖先牌位保護得這般好的家族,真心不多。 這也是李家傲視諸世家的原因之一。 蕭氏到底是個從外面嫁進來的媳婦,無法理解李家人對先祖牌位的執著與信仰。 李壽見她這般,也不惱,淡淡的說,“東宮屬官有空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