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4
喜唐嘉樹,讓她嫁回唐家似乎不太可能了。 但沒了唐家,還有其它的世家。 賢妃更想把女兒嫁入世家,王二什么的,且先陪長安在驪山玩兩天吧。 等回京后,她給女兒好生挑幾個優秀的世家子,讓長安仔細挑選。 賢妃相信,有了那些優秀的世家子,長安定不會再惦記王二。 …… 用完暮食,唐宓溜溜達達的從上房出來。 剛才,她阿娘拉她去里間說了幾句悄悄話,讓她想方設法的問問大哥,他到底中意什么樣的小娘子。 對于阿娘交代的這個任務,唐宓有些為難。 大兄太狡猾了,之前她開玩笑似的詢問過,結果被大兄蒙混過去了。 這次再問,就必須換個方式了。 既不能讓大兄覺得她是在開玩笑,也不能太認真嚇著大兄……唔,里面的分寸,真心不好把握啊。 唉,若是二九兄在就好了,就算不能幫忙出個主意,好歹也能幫她從側面問問大兄啊。 畢竟他們都是男人,又都是同窗,彼此間也能說一些私密話。 剛剛想到大家出自同一師門,第二天,他們共同的老師便上門了。 沒錯,就是海內名士李克己,一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人物。 李克己在驪山也有別業,圣人賜的。只是李克己很少在大部隊來驪山避暑的時候過來。 這次,李克己卻有點反常,居然也來驪山避暑了。 只見李先生穿著招牌式的廣袖長袍,沒有系腰帶,手里拿著一把羽毛扇,腳下穿著木屐,噠噠噠的進了王家別業。 王懷瑾夫婦趕忙迎出二門,親自將李先生請了進去。 進了正房,李先生也不客氣,一屁股坐在了主位上。 王懷瑾夫婦陪坐在下首,吩咐下人上茶。 李先生快人快語,一坐下就直奔主題,“大郎該議親了吧。我給他做個媒,如何?” 第202章 眼紅啊 “國子監祭酒趙源的嫡長女,家中排行第七,今年剛十六歲……” 李克己緩緩說著趙七娘的資料。 “趙源?汝陽趙氏?” 唐元貞也是背過譜系的人,所以對大梁的所有世家都有印象。 說起汝陽趙氏,算是新晉世家。他們家是前朝修訂氏族志的時候,才被加入到世家的行列,而且還是最末等。 趙氏家族興起也就是最近一兩百年的事,相較于寒門,一兩百年的家族史已經夠顯赫了,但在那些老牌世家面前,只能算是小字輩。 沒辦法啊,那些甲等世家,動輒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比好幾個皇朝加起來的時間都要長哩。 趙家新貴,家族底蘊不深,但也有他的好處。 因為是新晉,族人那股子干勁兒還沒被富貴、被姓氏帶來的尊榮消磨掉。 因為是末等,整個家族還有更大的奮斗目標。 趙家的族人們,遠比那些甲等老牌世家的族人更努力、更奮進。 整個家族都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勃發生機。 趙源這一支是汝陽趙氏的嫡支,也是最出色的一支。 趙源兄弟三個,全都讀書上進。 趙源不過三十五六歲,卻已經做到了國子監祭酒。 這個官職,品級并不高,但勝在清貴。 自前朝開始,一直到現在,這個官職便被世家壟斷了,確切來說,是被一、二等世家壟斷了。 其他人,哪怕是三等世家的優秀子弟,也無法染指這個職位。 趙源是打破這個壟斷的第一人,末等世家出身,卻在三十歲出頭這般年輕的年紀就主政國子監。 這其中,固然有圣人的手筆,但更多的,還是趙源本身能力足夠強。 他的兩個兄弟分別在禮部和弘文館任職,品階都不算高,但都領著實缺。 族中子弟也多是努力上進的,今年春闈,趙家年輕一輩就出了六七個進士。 圣人甚是歡喜,直接將幾個年輕人安排進了六部衙門歷練。 趙家,不能說是滿門精英,也是個個勤奮好學,至少沒有出廢物、敗家子。 趙家的家風也好,明理、守規矩,族中男丁極少有蓄養侍婢的。 家里的小娘子,既不是那等張揚、愛出風頭的,也不是死板、只認規矩的。 唐元貞細細將自己調查的情況在腦子里過了一遍,忽然發現,趙家,竟是一個十分好的結親對象。 而趙七娘,不管是硬件條件,還是自身能力,都與大郎頗為相配。 “……趙源曾向我請教學問,沒有拜入我的門下,平日里卻關系不錯,” 李克己繼續說著,“前些日子我帶著大郎、二郎外出游學的時候,曾經在京郊見過他一面。他也考校了大郎一些功課,對大郎甚是欣賞?!?/br> 許是職業關系,哪怕在私底下,趙源也好為人師。 見到優秀的好兒郎,更是打從心底里喜歡。 王令儀不單單是學問好,長得更好。 家世也顯赫,是再理想不過的女婿人選。 趙源看到王令儀的第一眼時,心里就暗自琢磨:這般好的小郎,正好配他家七娘??! 心里存著這樣的念頭,回京后,趙源便開始調查王令儀的情況。 這一查不要緊,趙源愈發堅定了招王令儀做女婿的念頭。 甚至為了不讓別人搶了先手,他私底下給李克己寫信,請他在中間傳話。 這是今年春天時的事兒,趙源剛寫完信,京中便接二連三的出了狀況。 王家更是被風波卷了進去。 說媒之事便暫時擱淺了。 趙源倒不是怕惹上麻煩,話說,哪怕王家沾上了瘟疫,他想把女兒嫁給王令儀的心意卻從未改變。 問題出在李克己身上,他收到信后,便準備回京。 奈何京郊瘟疫,京城也跟著風聲鶴唳。 再加上那天晚上的沖突事件,人心不穩,各種流言滿天飛。 城里的人想方設法的想逃出去,城外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根本不愿意進城。 李克己被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