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0
天價,回購唐宓的牡丹圖。 只是不知那位神秘人,會不會為了錢而“割愛”! 李家的賞春宴,因為這個新添加的慈善拍賣而名聲大噪,主持宴會的柳夫人和幾位少夫人也頗出了些風頭。 尤其是王懷淑,她可是慈善拍賣的“首創者”啊,在京中的上流社會,頓時變得風頭無兩。 按照王懷淑素日的性格,她該高調的炫耀自己的成果才對。 可現在,她居然“病”了,還閉門不出。 王令佩無論如何也不相信,直覺告訴她,其中肯定有問題。 可她偏偏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最后無法,她只得跑去找meimei。 王令慧揉了揉額角,她這個jiejie就是這樣,作天作地的時候不想后果,每每自己處理不了了,就跑來求援。 唉,罷了,誰讓她是自己的嫡親jiejie呢,如果不幫她,定會拖累自己、拖累整個摘星院。 將事情答應下來,王令慧打發了王令佩,然后從書桌的抽屜里拿出一沓稿紙,緩緩向朝暉院走去。 第157章 阿爹要回來啦 “夫人,這是十八郎命人送來的?!卑⒑闻踔粋€扁長匣子送到唐元貞面前。 唐元貞已經猜到了里面放的是什么,無非就是貓兒在賞春宴上畫的那副牡丹圖。 哼,那個臭小子,竟然見縫插針,趁著她不在現場,高價拍走了貓兒的畫。 如今又命人送了回來,真真是可惡至極。 她揚了揚下巴,示意阿何把匣子放下。 阿何將匣子小心的放在小幾上,而后退到一邊站好。 唐元貞打開匣子,里面果然放著一卷畫軸。 唐元貞眉毛一挑,喲,就兩三天的功夫,他還已經請名家裝裱過了? 她拿起畫軸,輕輕的展開。 大朵大朵的牡丹傲然盛開,或紅、或粉、或紫,眼色鮮艷,花瓣舒展,隔著畫紙,一股濃郁的富貴之氣撲面而來。 “真好!”唐元貞不是老王賣瓜,自己夸自己的女兒,實在是貓兒畫得太好了。 而且她能夠分辨出,貓兒畫畫的筆觸和旁邊寫詩的筆觸并不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這幅作品,是貓兒一手持畫筆,一手持紫毫,雙手同時進行的。 書畫雙絕? 當年不過是貓兒的一句戲言,但不知不覺間,貓兒竟然做到了! 而且,沒有驚動任何人。 唐元貞滿心驕傲,又有些心疼。 她是何等聰慧的人? 這兩年,貓兒變“懶”了,變得“不求上進”,表面上似乎是因為那場大病。 但唐元貞心里清楚,貓兒這般變化,完全是為了她和夫君。 或許是他們兩口子在貓兒大病的時候,表現得太多激烈,讓貓兒誤以為他們只想她平平安安,而不是繼續當什么“神童”。 所以,貓兒為了讓他們徹底放心,干脆把自己變成了普通人。 可問題是,貓兒的天賦與生俱來,是埋藏于她身體里的特質,哪怕再掩飾也掩飾不了。 “還是順其自然吧,只要貓兒高興,她怎樣都好?!?/br> 唐元貞決定了,等王懷瑾回京后,好好跟他說一說。 兒女自有兒女福,他們做父母的,只管在一旁幫扶就好,不要太過的干預,乃至控制! “夫人,摘星院的三娘來了?!崩认滦⊙诀吖Ь吹耐▊鞯?。 唐元貞收起畫軸,放進匣子里,命阿何拿去放到書房。 然后,她才揚聲道:“讓她進來吧?!?/br> 不多時,王令慧緩步走了進來。 “阿慧來了,快坐吧?!碧圃懖幌舱窃旱娜?,但這兩年來,王懷恩兩口子似是有所改變,而這種改變是王令慧帶來的,這就讓唐元貞不禁對王令慧生出了幾分好感。 聰明、識時務且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人,誰都會喜歡的。 王令慧卻沒有坐下,而是屈膝向唐元貞行禮,“阿嬸,我是來給您賠罪的?!?/br> 唐元貞挑眉,笑容也淡了下來,“哦?此話從何說起?” 王令慧滿臉羞愧,沒有說話,而是將手里的稿紙舉了起來。 唐元貞沖著阿何一揚下巴。 阿何會意,來到近前,取過那稿紙,雙手捧到唐元貞跟前。 唐元貞接過稿紙,打眼一看,便笑了。 ! 王懷淑好大的“魄力”啊,竟敢把后世的經典名著給“創作”出來。 但問題是,石頭記也好,紅樓夢也罷,那是明清才有的章回體,而大梁,現在流行的是傳奇話本,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王懷淑這個步子,邁得是不是有點兒大??? 而且石頭記的文字可以說是接近白話文,說話也是明清時代的風格,跟大梁的關中話差距太大。 唐元貞好笑的搖搖頭,隨意的翻看了幾頁。 但很快,她就明白了王懷淑的用意。 她,并沒有完完全全的照著曹大大的文抄襲,而是進行了刪改。 但主體框架還是榮國府的興衰和幾大家族的沒落。 其中,最讓唐元貞在意的是,王懷淑筆下的榮國府,幾乎就是大梁版的安國公府。 皇帝乳母老祖宗,兩個兒子,大房的爵位被二房竊取,大房的正宗繼承人卻面臨著隨時被趕出國公府的境地…… 反正吧,只要是京中的權貴人家,一看這,便知道里面影射的是哪戶人家。 王懷淑這是借著給王懷瑾潑臟水,幫王懷恩鳴不平哩。 “阿嬸,這些書稿是姑母寫的,她還建議阿姊印制出來廣發天下?!?/br> 王令慧小臉緊繃,認真的說,“我細細研讀了好幾遍,發現這個故事寫得很是荒唐。最最荒唐的是,后面還提到了蝗災、皇子奪嫡等禍事?!?/br> 唐元貞臉色一變,趕忙往后翻了幾頁,果然看到了王令慧提到的幾個情節。 如果王懷淑這個故事真的是在影射現實,那么她為了增加真實性,會不會“預言”一些未來有可能發生的事? 畢竟,單靠一個小故事,根本就對安國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