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寺?!?/br> 趙氏點頭,“是呀。落葉歸根,按理說,咱們應該把他們送回梁州祖墳安葬。只是當時想著咱們一家都在京城,日后祭拜不方便,這才決定在京畿置辦墓地。只可惜京城多權貴,附近的風水寶地早就被瓜分殆盡。二郎辛苦了兩個月,至今還未找到好的墓地?!?/br> 所以,王氏和王鼐的棺材依然停放在清涼寺。 依著趙氏對他們的恨意,根本不想催促王懷瑾去找什么風水寶地,只管讓兩副棺材在寺廟里爛掉才好。 唐元貞故作猶豫的說,“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這件事,有點子小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br> 趙氏唇角勾了勾,“這里也沒外人,有什么話,只管說?!彼媸窃絹碓较矚g唐元貞這個兒媳婦了。 唐元貞似是下定了決心,道:“阿家,與其漫無目的的在京城找墓地,不如還是將兩位老人的靈柩運回梁州安葬吧。正好,咱們也許久沒有回過梁州了,借著守孝的機會,闔家回梁州看看吧?!?/br> 趙氏挑眉,“回梁州守孝?”唐元貞舍得京中的繁華,愿意去梁州鄉下守孝? 唐元貞點頭,“是啊。不管怎樣,郎君(即王懷瑾)繼承了阿爹的爵位,理當為阿爹守孝。雖然在京里也能守孝,但到底不如在梁州老家便宜。其實,郎君早就提過,應當按古禮為阿爹守孝。奈何京中人多口雜,坊間更是多小人,郎君唯恐這么做了,會招來‘沽名釣譽’的非議?!?/br> 所謂按照古禮守孝,就是在父母長輩墳前結廬而居,穿麻衣、睡草席,整日里青菜白粥,最好能把人熬得形銷骨立、不似人樣。 趙氏眸光閃爍,“阿郎(亦是指王懷瑾)曾想過按古禮為他們守孝?” 唔,趙氏倒是能夠明白王懷瑾的心思,他愿意按古禮為萬氏和王鼐守孝,絕不是為了所謂的“孝道”,更多的是為了刷名望值。 純孝之人,走到哪里都會受人尊重。 不過,也正如唐元貞所言,京城地位特殊,王懷瑾若真這么做了,難免有“做戲”的嫌疑。 畢竟他只是王鼐的侄子,若說他對王鼐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慢說外人了,就是王家人都不信。 這樣一個僅僅靠著宗法捆綁起來的“父子”,王懷瑾卻大張旗鼓的京郊墳塋搭草廬、守重孝,坊間的流言蜚語不把王懷瑾淹了才怪。 到那時,好的名聲刷不到,反而會讓王懷瑾落一個急功近利、涼薄自私的罵名。 但如果像唐元貞說得那般,闔家搬回梁州,在鄉下守孝,那么王懷瑾想怎么守都沒有問題。 cao作好了,還真能給王懷瑾刷一個“孝子”的美名。 更重要的是,王懷瑾若按照古禮給王鼐守完三年孝,能讓王懷瑾的安國公坐得更名正言順、坐得更穩當,也能打消某些人的小心思。 趙氏也不想為了李氏那些人的小心思勞費心神,她笑著說道:“阿郎有心了。也罷,回梁州也無妨。不過京里的事,需要安置妥當啊?!?/br> 唐元貞趕忙說道:“阿家說得是,我會提前安排的?!?/br> 待會兒她就去尋郎君說,爭取早些回梁州。 唐元貞就不信了,他們全家回梁州守孝,小萬氏和李氏還能帶著一群妙齡未婚女子一起去。 …… 清晨,攬月閣里便忙碌起來。 唐宓在丫鬟們飛服侍下換好衣服,洗漱完畢,坐在銅鏡前任由乳母阿姜給她梳頭。 阿姜給唐宓梳了個雙丫髻,簪上小巧的珠花。 目光落到唐宓白嫩可愛的小耳朵時,不由得想起一個問題:“噫!三娘該扎耳洞了?!?/br> 都七歲了,再不扎就不好扎了。 唐宓伸手捂住自己的小耳垂兒,“扎、扎耳洞?”不要啊,很疼的。 柳家姐妹早就扎了耳洞,柳佩玖還好,皮糙rou厚的,扎耳洞更多像是被蚊子叮了兩口。 柳佩玉身子骨弱,皮膚也嬌嫩,據柳佩玖說,柳佩玉扎完耳洞,耳洞便發炎了,隨后更是膿水不斷,原本小小巧巧的耳垂腫的不成樣子。 連帶著柳佩玉也發了好幾天的熱,兩邊臉頰都疼得難受。 足足折騰了一個多月,柳佩玉耳垂上的炎癥才下去,至今,她也不敢戴耳飾,任由耳洞重新又長了起來。 前些日子,王懷媛還在王家的時候,就曾經跟趙氏嘀咕:待佩玉身體好些了,還要給她扎! 唐宓聽了只覺得自己的耳垂也疼了起來,心中愈發同情柳佩玉:得,還要受二茬罪! 阿姜沒有看到唐宓難看的表情,繼續絮叨:“嗯,待會兒我便去尋娘子?!?/br> 唐宓期期艾艾的說:“不、不用這么急吧?!?/br> 阿姜給唐宓戴上鐲子,道:“這事兒怎么能不急呢?趁著天氣涼,傷口不易發炎,這時扎耳洞最好哩?!?/br> 唐宓還想再說什么,外面已經響起了噔噔噔的腳步聲。 “貓兒jiejie,好了沒有??!”柳佩玖人未到、聲先至。 “阿玖,別這么大呼小叫的?!绷逵袢趿鲲L的跟在柳佩玖身后,細聲細氣的提醒meimei注意儀態。 阿姜給唐宓戴好首飾,又仔細看了看,確定沒有什么疏漏,這才起身命小丫鬟們將吃食拿來。 “你們用過朝食了嗎?” 唐宓跪坐在小幾前,問著柳氏姐妹。 三人相處了這些日子,早已熟悉,也就沒有那么多的客套。 “用過了!”柳佩玖點了點小腦袋,“今天的菌菇湯特別鮮,我喝了兩碗呢?!?/br> “是嘛,那我可得好好嘗嘗?!?/br> 唐宓喜歡美食,不過現在家里守孝,能吃的素菜也就那么幾樣。 拿起銀匙,唐宓舀了一勺柳佩玉推薦的菌菇湯,唔,味道確實很不錯,沒有過多的調味料,單靠菌菇原本的味道提鮮。 唐宓也多喝了兩口。 用了點小菜,吃了兩個豆腐皮的包子,喝了一小碗湯,唐宓就吃飽了。 阿蘇提著昨天就收拾好的小提籃,提籃里放著筆墨紙硯等物品。 阿周則抱著唐宓慣用的茶杯、蜜餞匣子和坐墊。 見一切都妥當了,唐宓便起身和柳氏姐妹一起出了攬月閣。 路上,柳佩玖許是太興奮了,嘰嘰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