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
老韓王是先帝的同母兄長,當年先帝在梁州起兵,老韓王夫婦傾盡所有幫助先帝。 七個兒子,三個戰死,就連老韓王也因救先帝而亡。 先帝登基后,感念兄長的恩德,追封其為韓王,并特許韓王這一支不必降級襲爵。 韓王太妃因年齡、輩分以及戰功等原因,在新朝建立后,一直是鄭氏宗親的領軍人物之一。 當今圣人還是太子的時候,沒少受這位伯母的庇護。 要知道,先帝不止圣人一個兒子,圣人同母的弟弟就有三個。 況且圣人自幼便被送到了京城當質子,與父母、親人的關系并不十分親密。 相較于圣人這個不在身邊長大的嫡長子,先帝夫婦更喜歡嫡次子鄭寬。 尤其是在起兵過程中,鄭寬一馬當先,率領部曲、私兵,立下了不少戰功。 在軍伍之中頗有些威望。 先帝就曾經動過另立太子的念頭,被宗室和宰相們攔了下來。 其中,韓王太妃的反對尤為激烈,她不止一次的對先帝說:阿宥是嫡長子,宗法自古以來都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阿宥從未有過劣跡,圣人無端廢除,豈不亂了宗法?再者,阿宥自幼便被送往京城為質子,為咱們鄭家吃了多少苦,最后連親事都這般寒酸,圣人不說補償他,竟還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是何道理? 屈氏是先帝的長嫂,在輩分上就能壓制先帝一頭。 有時候說得急了,屈氏甚至根本忘了先帝的皇帝身份,直接揪著他的脖領子喝問他。 先帝當時被氣得不行,但事后一想,卻又覺得阿嫂耿直、爽利,再思及長兄為救他而死,愈發敬重、憐惜長嫂。 在屈氏等宗室的強力護航下,當今圣人這才有驚無險的順利繼承皇位。 可想而知,圣人對這位伯母的感激之情有多么深厚了。 登基后,圣人對韓王府恩賞不斷,對韓王太妃更是無比尊敬。也縱得這位原就有些驕縱的悍婦愈發強悍、跋扈。 后宮的太妃、皇后對這位老太妃也是又敬又怕,唯恐一個弄不好惹惱了這位老祖宗,再讓她鬧將起來,屆時,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一聽萬氏和屈氏打了起來,姜皇后第一個反應就是頭疼:萬氏是京中有名的老潑婦,連八面玲瓏的趙氏都不敢直接與她交鋒;而屈氏,對大梁兩代君王都有恩,又是個從不吃虧的悍婦,這兩位對上了,場面還不定怎樣的火爆哩。 趙氏垂下眼瞼,掩住眼底的異彩,待她抬起頭時,又是端莊和煦的懿德夫人。 “娘子,我、我去看看吧?!?/br> 事關自己婆母,趙氏肯定不能置身事外。與其讓姜皇后“點名”,還不如主動站出來的好。 “……我也去吧?!苯屎蠛芟氚咽虑橥平o趙氏,但她是一宮之主,萬氏和屈氏又是在她的地盤上打架,她根本就躲不過去。 唐宓眨巴著大眼睛,小尾巴一樣跟著趙氏出了正殿。 姜清也緊緊跟著姜皇后,但在轉身的時候,狠狠的瞪了唐宓一眼。 唐宓好無辜,今天自己又沒招惹她,她干嘛一副看到仇人的模樣? 姜清見唐宓這般,愈發氣急。 哼,都怪這個小胖子,那日如果不是唐宓搗鬼,姑母怎會生她的氣?還把她送回了姜家? 足足兩個月都不肯再接她進宮。 家里人也都埋怨她,怪她不懂事、不聽話,惹怒了姑母,家中那個幾個庶出的小賤人,更是沒少嘲笑她。 姜清每天都躲在被子里哭,她是真不知道自己哪兒錯了,思來想去,干脆把所有的錯處都歸到了唐宓身上。 今天是正旦,姜皇后想著過節,又想起阿嫂前些日子進宮的時候說阿清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便命人將姜清接了回來。 姜清瘦了很多,小臉蠟黃,可憐兮兮的看著姜皇后。 姜皇后一下子就心軟了,到底是自己嫡親的侄女兒,她把姜清送回家,也是為了姜清好。 如今見她小心翼翼、可憐巴巴的模樣,姜皇后早將姜清犯的錯丟到了九霄云外,姜清又成了姜皇后最寵愛的侄女兒。 姜清認為自己受了這么多苦,全都是唐宓害得,這會兒見了“仇人”,她自然沒有好臉色。 “姓唐的,你別得意,我定會讓你好看!” 姜清握著小拳頭,惡狠狠的想著。 唐宓毫無察覺,拉著趙氏的手,噠噠的跑出去圍觀熱鬧。 好吧,這么說好像有點不孝,但萬氏素日的做派,實在讓唐宓無法將她當成長輩去尊敬。 “你個克夫克子的掃把星,還敢辱罵我狗兒?” 一行人剛剛走到殿外,便聽到了萬氏尖利的叫罵聲。 姜皇后的臉色登時變了,屈氏有個逆鱗,任誰也不能碰,那就是她死去的丈夫和三個兒子。 當年先帝還在的時候,有個小寵妃說閑話的時候提到了老韓王,恰好被屈氏聽了正著,她硬是抓著小寵妃的頭發,啪啪啪的扇了對方十幾個耳光。 打了人還不算,屈氏拖著那小寵妃一路哭嚎著進了御書房,當著先帝和宰相、老將的面兒,質問皇帝:圣人是不是厭棄了韓王府,否則為何縱容一個小賤人侮辱她的先夫? 先帝當眾被屈氏噴了一臉的口水,卻不敢發火,溫言好語的勸住了屈氏,而后又低聲下氣的詢問阿嫂受了什么委屈。 待了解完事情后,先帝非但沒有責怪屈氏擅闖御書房,反而賜下了不少好東西做補償,而那個小寵妃則無聲無息的消失在了后宮里。 這次萬氏倒好,不但提到了老韓王,連屈氏最心疼的三個戰死的兒子也捎帶上了,姜皇后不敢想象,屈氏會怎樣的發狂。 果然,就聽得屈氏“嗷”的一聲,推開扶著她的兩個貴婦,張牙舞爪的朝萬氏撲去。 “啊~~”萬氏一聲慘叫,一張肥碩的老臉被屈氏抓了個滿臉花。 偏萬氏也被拉架的貴婦攙著,根本動彈不得,眼瞧著屈氏又將爪子招呼到了她的臉上。 “你個沒口德、沒福氣的老村婦,好好的兒子都被連累的成了太監,孫子也被你教得成了害人精,你不說藏在家里躲丑,還敢出來招搖,我打死你個老婆子!” 屈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