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義要回大房。 難道他們以為大伯母是他們手中的人偶,可以任他們擺布? 那時王懷瑾還懷疑呢,到底是誰給了祖母這么大的自信? 這會兒讓唐元貞一提醒,王懷瑾才明白:不是旁人,正是家人的一再縱容、忍讓,才會讓祖母生出“天老大、圣人老二、她老三”的無知念頭,才會讓祖母覺得只要她說的話,在王家就沒人敢違背! 萬萬沒想到,家里還有個趙氏! “郎君,你說大伯母是真的想過繼你還是借此跟阿婆打擂臺?” 唐元貞最關心的還是自家利益。 “不好說,我跟大伯母只見過幾次面,印象中她是個極好的人,偏偏我們家負了她——” 王懷瑾搖搖頭,略帶愧疚的說,“尤其是堂兄的事,更是欺人太甚。就算大伯母故意報復,也不能怪她?!?/br> 唐元貞默默點頭,她贊同夫君的想法。整個王家虧待了趙氏,還不許人家報復回來? 別看事情的罪魁禍首是萬氏和王鼐,但是細究起來,他們二房也不是沒有錯。 至少一個從犯的罪名是跑不掉的。 “不過,阿婆應該不會同意吧?!碧圃懖唤稚鰮?。. 王家平靜了半年,這次若鬧將起來,勢必不會輕易罷休。 “……唉,”王懷瑾不知說什么,只長長的嘆息一聲。 唐宓拿著撥浪鼓,乖巧的窩在父親懷里,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里滿是八卦的光。 …… 萬氏當然不同意。 一聽王鼐說完趙氏的決議,萬氏就跳了起來。 真跳,別看萬氏六十多歲了,人卻很壯實,只把地板跺得咚咚響。 “我就知道這混賬婆娘沒安好心,嫌我大郎出身低,我呸,她一個種地的野丫頭還敢嫌棄我孫兒?” “想過繼二郎?沒門!我老婆子還活著呢,誰也不能糟踐我大郎!” “狗兒,我告訴你,要么過繼大郎,要么就不過繼,我看這個爛了心肝的婆娘還敢怎樣!” 王鼐跪坐在母親榻前,方方正正的大臉上滿是痛苦與糾結。 他也想過繼大郎啊,可趙氏那個死女人就是不同意,還、還威脅他! …… 寸心堂。 趙氏摩挲著兩卷圣旨,笑得志得意滿:魚餌已經投下去了,現在就等魚兒們上鉤嘍! 第023章 誰也不是傻子 在一種很詭異的氣氛中,王家迎來了除夕。 清晨,王家上下便忙碌起來:整理、清洗祭祖用的祭器,準備年夜飯所需的食材,以及灑掃庭院、準備桃符、爆竹等物什。 萬氏想插手安排事宜,偏她對祭祀的規矩并不熟悉。 王鼐立志振興王家,自是不想在年末祭祖這樣的大事上有任何閃失,所以他沒有顧忌老娘的撒潑,硬是將一切事務都托付給了趙氏。 沒辦法啊,趙氏在宮里待了這么多年,禮儀、規矩那是非常的好。 傳聞,圣人還是太子的時候,東宮的大小事宜都是趙氏這個乳母打點。 趙氏連東宮那么大的攤子都能照顧得妥妥當當,就更不用說小小一個王家的祭祀了。 面對王鼐的相托,趙氏沒有推辭,從李氏手中要回對牌,便開始分派起工作來—— 小萬氏負責灑掃庭院等瑣事; 唐氏負責清洗祭器; 至于食材什么的,則有趙氏的女官柳司膳全權打理。 對此,萬氏、小萬氏和李氏都很有意見。 萬氏、小萬氏不高興還好理解,因為趙氏的安排明顯是把唐氏當未來主母培養。要知道祭祖是家中的大事,而負責祭器的一般是家中主母。 李氏也跟著不高興,就有些令人玩味了。 李氏又病了,與半年前的“病”不同,這次她是真病了。 短短幾日的功夫,整個人便消瘦得不像樣子。 脾氣也變得有些古怪。 這不,唐元貞剛剛從庫房里將祭器取出來,親自帶著幾個小輩逐一擦拭干凈,便來萱瑞堂探望李氏。 李氏沒有問唐元貞是否辛苦、差事辦得如何,上來就陰陽怪氣的說:“喲,二娘來了,我還以為有了東邊那位,您都不認得萱瑞堂的路了呢?!?/br> 唐元貞眉頭微蹙,婆母這是怎么了? 不管是“過繼”也好,負責祭器也罷,都是趙氏的手筆,與她唐元貞有何干系? 但凡明理一點的人,都會明白。 可她這個婆婆,怎么就一副“你跑去攀高枝了,不愿伺候親婆母”的質問嘴臉? 過去,唐元貞還覺得婆母雖出身低一些,但到底讀過書,是個知書達理的人。 現在唐元貞不這么想了,她總有感覺,或許眼前的李氏才是她真正的模樣! 但是不管心里怎么想,唐元貞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沒接李氏的話茬兒,關切的問道:“阿家今天可好些了?” “好,或是不好,有什么區別?就是我死了,這個家里也沒人在乎?!?/br> 李氏滿臉的戾氣,看向唐元貞的目光都是冷的,“拼死拼活生出來的兒子,轉眼就要變成別人的了。兒媳婦更好,還沒‘過繼’呢,就巴巴的跑去獻殷勤。哎喲,我的命真是苦??!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輕省?!?/br> 李氏越說越不像話。 唐元貞聽著無比尷尬。 一旁伺候的阿方急得滿頭大汗,實在忍不住了,不顧自己身份的出來幫李氏描補:“二娘勿怪,這兩日二夫人病得實在厲害,昨兒夜里更是咳了一宿,三更天的時候才合了合眼睛?!?/br> 唐元貞點頭,表示理解。 李氏卻不領情,沒好氣的對阿方道:“就你多嘴!我教導二娘幾句怎么了?難道還不許做阿家的教導兒媳婦?” 阿方見李氏發火,不敢再多說,趕忙退了下去。 唐元貞見李氏這樣,不欲與她多糾纏,正想告辭離去,外頭傳來趙氏的聲音—— “大過年的,弟妹這是跟誰置氣?” 話音方落,趙氏已經進了寢室。 李氏撇了撇嘴,沒說話。 “喲,兩三日不見,弟妹竟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