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了中庭,其中就包括那個小丫鬟的阿娘。 當著所有人的面,唐mama冷冷的宣布,“賤婢阿崔,謀害主母,杖八十!” 王家軍功起家,治家也沿用軍法。所以,他們家用的杖不是尋常人家的那種,而是軍杖。 這軍杖,慢說八十,只二十便能要了一個小丫鬟的命。 她的話音剛落,阿崔的阿娘便沖了出來,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唐mama,阿崔年幼不知事,她絕非有意沖撞二娘,還請二娘開恩哪!” 唐mama故作憐憫的看向她,“這不是二娘的決定,你要是想求人,應當去求老夫人?!?/br> 阿崔的阿娘愣了下,旋即道:“老奴這就去求老夫人,還請唐mama暫緩行刑?!?/br> 唐mama撫了撫鬢發,十分好脾氣的說:“看在你拳拳愛女之情的份兒上,我可以等你一等?!?/br> 阿崔的阿娘感激不已,再三道了謝,然后撒腿便朝福壽堂跑去。 福壽堂。 萬氏剛剛進了院門,便有一個小道姑沖了過來—— “老祖宗,老祖宗,求您救救我師父,求您快去救救我師父吧!” 萬氏嚇了一跳,忙問道:“妙緣不是好好在后堂給我祈福嗎,出什么事了?” 小道姑嗚嗚的哭道:“好叫老祖宗知道,我、我師父被唐家的客女抓走了,說她私自進行‘yin祀’,是違法的,還要將她送官懲處咧……” 王懷淑聽了,心里一沉:不好,唐元貞出手了! 第006章 被過繼了 下午,唐元貞母女從產室搬回了正房寢室。 王懷瑾親眼瞧著妻子用過了催乳的湯汁,這才草草的扒了兩口飯,接著又被唐元貞攆去照看兩個兒子。 唐元貞與王懷瑾的長子王令儀今年才四歲,卻已經啟蒙了,整日里小大人兒一樣,最愛賴在父親的書房里。 次子王令齊還不滿兩歲,是個閑不住的小家伙。 今天端午,唐元貞原本帶著兩個兒子在花園里系五彩荷包,誰想出了意外。 唐元貞怕嚇到兩個孩子,又怕有人暗動手腳(已經有人在算計她了,孩子們那兒也難保安全),匆忙間,吩咐兩個孩子的乳母及大丫鬟帶著孩子去了內書房。 如今事情都安排好了,也該把孩子們帶過來。 “阿娘,阿娘,這就是小meimei??!” 王令儀素來安穩,但到底是個孩子,見到新鮮出爐的meimei,非常興奮與新奇。 他趴在床邊,小心翼翼的拿手指輕碰嬰兒紅皺皺的小臉,然后略帶失望的說:“meimei好丑!” “meimei才不丑呢,等過些日子,她就會變得和你一樣好看!”唐元貞柔聲跟兒子說。 “丑、丑!”王令齊年紀太小,說話還不利索,只知道跟著大哥學舌。 “阿娘都說了,小妹不丑!” 王令儀最信服母親,既然阿娘說小妹不丑,那小妹就真不丑。他擺出兄長的架勢,嚴肅的跟弟弟說道。 只可惜,王令儀生得白白胖胖,小小個人兒跟觀音座下的仙童般可愛,實在做不出嚴肅的模樣。 “不、不丑!”王令齊點點頭,他聽大哥的。 唐元貞和王懷瑾夫婦看著兩個兒子說話,滿心的歡喜。 唐元貞忽的想起一事,試探的問道:“郎君,你真的決定了?要把貓兒過繼給唐家?” 當初確實有這樣的約定,但如何實行卻是個技術活兒。 唐元貞珍惜夫妻情分,從沒有做過仗著出身高貴而去壓制夫君的蠢事。 “決定了,不說當年的約定,單是為了岳家,我也該把貓兒過繼出去?!?/br> 王懷瑾沒見過岳父岳母,他認識唐元貞的時候,唐家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但,這并不妨礙他對岳父及岳家的尊敬、欽佩及感激。 唐元貞的父親唐復禮乃前朝有名的名士,學問一流,性情豁達,一輩子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不管是人品還是學識,都堪為一代楷模。 如今有名的才子名士中,便有好幾位出自唐氏門下。 更不說朝中的官員,許多都受過唐復禮的教誨,以唐氏門徒自居。 王懷瑾出身寒微,靠著伯父和父親的軍功入了仕途。 朝中有不少他這樣的新貴子弟,不論能力如何,只因為出身問題便處處受排擠、冷眼。 原因無他,朝中大多是士族出身的人,對于寒門土鱉根本不屑搭理。 王懷瑾不同,他是唐家的女婿。 唐家沒了,可唐家的余威還在,靠著唐家這面大旗,以及岳父的余蔭,王懷瑾在朝堂上過得順風順水。 對此,王懷瑾無比感激岳父。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唐家留下來的古籍和孤本。 王懷瑾沒有拜什么名師(不是不想,而是拜不到,o(╯□╰)o),但有了唐氏藏書,他的學問和見識逐日增加,遠超同輩讀書人。 受了岳家這么多的恩惠,王懷瑾正無處報答呢,妻子的建議,總算給了他一個途徑——過繼一個孩子給岳家,不令唐氏血脈斷絕! “多謝郎君體恤,嗚嗚,阿爹和阿娘泉下有知,也定會歡喜,” 唐元貞擦了擦眼角的水霧,高興之余又有些遲疑,“郎君,世上不乏小人訛言,您就不怕——” “怕什么?我原就沾了岳家的光,受了岳父的恩澤,我已得了莫大的好處,難道還怕他們幾句酸話?” 王懷瑾最近在讀岳父的游記,心性愈發疏朗、開闊。他本就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如今受到岳父的熏陶,愈發豁達了。 談起外頭的流言,竟能坦然相對。 唐元貞面兒不顯,心里卻十分高興。夫君能這般明白,也不枉她特意把父親的手札拿出來。 “岳父和唐家對我有大恩,我無以為報,只能過繼一個孩子延續唐家血脈,這有何可非議的?但凡知情達理的人,都能體諒,沒準兒還會有人贊我有情有義、知恩圖報呢?!?/br> 王懷瑾根本不在乎旁人的閑話,左右都是他的孩子,過繼給唐家也不過是個虛名,與他、與王家都沒有什么損失。 其實細想一下,把女兒過繼給唐家,非但沒有損失,反而得了大大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