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李姑姑自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沒有任何的猶豫的認錯,卻見汪右林這般繞過自己,簡直就是喜出望外,心里對汪右林是更加的信服了,覺得跟著這種明理又人情味的主子,就是讓她赴湯蹈火也在說不辭,道,“多謝老爺寬饒恕,奴婢以后一定謹記于心,不敢再犯?!?/br> 汪右林點了點頭,問起另一件事情來,“父親那邊有消息嗎?” 提起老太爺李姑姑真是頭疼的不行了,說起來汪家也不是小門小戶,當初也是鐘鳴鼎盛之家,只是后來沒落而已,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底蘊猶存,家里還有族學,汪右林這一代供出了好幾個進士,汪家一下子就又起來了,當然汪右林是讀的最好,也是仕途走的最高的一個人。 而老太爺汪叔晨卻是和整個汪家有些格格不入的人,十分的叛逆,年少的時候明明讀書讀的最好卻不肯參加科舉,明明家里已經定了婚事卻不肯回來成親,還直接去女方家退婚,后又娶了不知名的村姑,那還是沒有稟告過父母自行婚配的。 等著汪右林出生,養到六歲的時候老太爺就帶著妻兒回了家里來。 汪右林的生母姜氏雖是村姑卻是有著驚人的美貌和十分溫柔的性情,對長輩要求立規矩的事情一直都謹遵執行。 老太爺的母親覺得就是姜氏這個狐貍精勾走了兒子,可勁兒的蹉跎,等著老太爺從外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了。 祁氏重病,老太爺的母親卻沒有請人醫治,最后就這般走了。 老太爺為此和家里決裂,說一輩子都不會踏入汪家,卻覺得兒子還要讀書,總不能因為自己耽誤了孩子的前程,就把兒子留了下來,自己卻是去了姜氏的故居,一直居住在那邊,就是老太爺的母親去世了也沒有回來奔喪。 汪右林雖然和父親分開,但是一年里總有三四次要去看望父親,倒也沒有生分,等著自己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就想把老太爺接回來盡孝,可是老太爺就是不肯回來,說是來了這邊就沒人陪著姜氏。 姜氏死后沒有入汪家祖墳,而是另外開了一條墳地,老太爺還交代汪右林,以后就讓他也葬在這里。 “不肯來是嗎?” 李姑姑低下頭來,道,“奴婢無能?!?/br> 汪右林嘆氣,道,“那送過去的侍從呢?” “都被趕出來了?!崩罟霉玫念^低的更厲害了,老太爺性子古怪,不愿意來京城讓兒子盡孝,同樣也不愿意讓人伺候著,所以這些年來都是一個人過。 汪右林也是沒辦法了,想了想道,“安排下,今年清明我要回去一趟,看看爹,順道給娘上墳?!?/br> 兩個人正商量完這件事,就聽到下人通稟,“老爺,今年的新科狀元特意來府中拜訪,還拿著徐閣老的名帖?!?/br> “沈輔林?”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嘿嘿。 第8章 沈輔林還沉浸在高中的喜悅中,只覺得這一輩子從來沒有這般風光過,好像金光大道就在眼前,觸手可及,一般狀元郎是要直接入住翰林院,并且要在那邊熬幾年的資歷,然后調到禮部或者戶部,看機會外放,在調回來,慢慢的爬上去,當然最后的終點就是入住內閣,成為內閣首輔……,不過說起來容易,真正的熬過去,且人才濟濟的官場擠兌下去,沒有個幾十年是休想的。 最重要的還是找一個助力,就比如當今的首輔汪右林,如今能坐上如今的位置,還不是借助了前內閣首輔的協助,成為史上堪稱最年輕的首輔了。 想象著自己也有一天能站在這權利核心的頂端,沈輔林就覺得喜不自禁。 不過等著見到這位內閣首輔的時候,沈輔林還是驚訝了一把,雖說是最年輕的首輔,但是也是近四十的人了,一般人在這時候都是做祖父的年紀了,如何保養得意也會顯得老態,更不要說這官場上爾虞我詐的,更是要費心費力。 可是眼前這個人,身材挺拔頎長,面容儒雅溫文,風儀高華,讓人見了就會全然忘記年紀,少見的人中龍鳳,只會被這風度折服,想要去親近。 兩個人客套一番,沈輔林率先套近乎說道,“聽說大人的故居在奎縣,下官正是奎縣,沒有想到竟然會是同鄉?!?/br> 汪右林每年都會去奎縣姜家村掃墓,因為要離開半個月之多,又加上他沒有刻意隱瞞,所以只要想知道很容易就能打聽到。 其實汪右林并非奎縣人,他是長在隔壁的清陽郡,但是因為母親葬在奎縣,又加父親還在那邊,所以每年都要回去一趟。 “原來狀元郎竟然是奎縣人?” 不過閑聊了半盞茶的功夫,汪右林就端茶送客,但是沈輔林出汪府的時候卻沒有一點的不滿,只覺得汪右林不僅氣質高華,更是溫文儒雅,這樣的人,如何都想拜在其門下。 不過他已經接了徐閣老丟出來的橄欖枝,就只能在徐閣老的門下,好在如今內閣總有七人,而徐閣老是保持中立,他可以左右逢源。 只是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婚事,徐閣老已經明里暗里說了好多遍,他有個遠方的侄女正是到了婚配的時候。 只有聯姻了才能真正的綁在一起,他也能在官場中借著徐閣老的人脈平步青云,就比如今天,如果不是有徐閣老的拜帖,汪右林并不一定見他。 沈輔林回到了家中,正愁著這件事,就看到家中寄來的書信,等著看到信中的內容忍不住大喜,想著姜還是老的辣的,祖母已經想到了他的難處,說是萬一他高中,姜秀娘一個村姑,就不適合做狀元夫人,所以請了族里的長輩出面,以無子為由逼著姜秀娘和離了。 又叫他不要顧慮,既是和離,自然不存在拋棄糟糠之妻的說法,不會影響他的仕途,所以如果有合適的人家就同意迎娶。 因為許多人家都會在皇榜下捉佳婿,而敢來捉的人都是財力相當的人,所以很容易遇到合適的岳家。 沈輔林提筆寫了回信,狠狠的感激了祖母一番,這才洗漱完畢就去了徐閣老家中,等著晚上出來的時候已經喝的微醺了,他和徐家的婚事也就這般定下了。 不過幾日許多人就知道沈輔林要迎娶徐閣老家的外甥女,忍不住又羨慕又嫉妒,這人生最得意就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沈輔林卻是都齊全了,他只覺得人生在沒有遺憾了,只等就這般按部就班的走下去,說不定下一個最年輕的首輔就是他沈輔林。 至于為他任勞任怨的孝敬父母七載的糟糠之妻姜秀娘,沈輔林早就不記得了。 *** 沈輔林回到奎縣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后,他高中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等著他騎著高頭大馬行到家門口的時候,家中早就有人備著炮竹,一陣噼里啪啦的放了起來,許多左鄰右舍都夠來慶賀,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