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1
人心事,咱們來說說的布局,共有三個分院,這三個分院分別為、、。 顧名思義,是專門負責掃盲的初級班院,此院共分為三個班,第一班只收5到8歲初開始識字的幼童,第二班收8到10歲的學生,第三班的學生平均年齡為10到13歲,三個班,共計八年,相當于現代幼兒園到初中的課程。 當然,你若成績好也可以跳級,提前從畢業,的面積不大,三個大班的學生人數限制在八百人以內,并僅以接收周圍十個村落的學生為主,開辦起來,是為了培養真正的學者和人才,并不是為了和本鎮的私塾和官學來競爭。 青孚鎮共有七八個私塾,再加上鎮里還有一個官學,如果的招收學生不限制地域和人數,以江閣老和青羲居士的大名,只怕整個鎮上的家長都要聞風而動,不惜一切的將孩子往這里送,以蕭楠還有江閣老的智慧和老練,自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 ,接收的是13到23之間的學生,其學術范疇大概相當于現在的高中到博士,(備注,據各類文獻以及今古知識文化水平對比,古代的進士應該和現代的博士生水平差不多,君不見古代一個秀才,就能寫出不錯文章和一手不錯的毛筆字么,僅憑這一點,這秀才的含金量起碼和現代的高中生差不多,一個秀才如此,進士就不必說了。) 也分三個班,第一年招生人數限定在三千之內,根據入院學生的各自水平分班,報名的學生年紀最高者不得超過二十歲,招收學生并不是讓你來鍍金的,這里的學生最遲23歲就要畢業,23歲還畢不了業的學生,就自動被辭退。 20歲的學生進來還可以學習三年,如果你已經23歲,水平也差不多到了可以畢業的標準,這樣的人跑來報名,顯然只是為了掙一個學生的身份,這樣的人是絕對不會收的。 的初級班可以無條件對周邊村落的孩子開放,但則只能憑個人本事考進來,所有想入的學生都是一樣的標準,除了文化必修課的考核之外,品行cao守也是必考的科目,的學生想進來也和外面的報名者是同一標準。 至于,它并非為學子準備的書院,這里是為已經順利從本院畢業、本院的教師以及從其他地方慕名而來的各類不想入仕,卻又想一心一意鉆研學術的人準備的,只要你有足夠的才華,的大門便為你敞開。 這里的環境幽雅舒適,不管你是想著書立說,還是想搞發明創造,又或是想教書育人,這里都能為你提供合適的職位和土壤,說白了,這就是現代高校中的科研院,專為各大品行端良,一心只想鉆研學術的高端知識份子準備。 第四百一十一章、書院落成(下) 這樣的手筆,難怪建院之初,江閣老就在想著籌募資金的事宜,以的構想方向和執學方針,日后要消耗的錢財定然會是天文數字。 而想靠著生源的學費來支持開資是不太可能的,是根據此地私塾的前身設立的,主要目的為周圍村落的孩子掃盲,這個私塾以前的學生就有三四百人,主要面對周圍五六個村落的學生,現將其擴大了一倍,生源人數也增加了一倍。 這么個性質的院校學費自是不可能收得太高,也就是說,這個書院的收支成本是不可能達到平衡正比的,學生繳付的費用大約連書院開支成本的五分之一都不夠,本院的開支基本全部得由學院來解決。 招生對像是品學兼優的學生,能入學院的學子往往都要過三關斬六將,個個都是千里挑一的學生,但品學兼優的學生不見得家里經濟條件都好,為此,的學費會比高一些,卻也不能高到讓普通家庭無法接受的地步,尤其面對那些才學特別出眾,家境又特別困信的學生,不僅不能收學費,還要實施獎學金制度。 相對,的收入肯定會高一些,但這個學院不管師資力量還是藏書都是的幾倍,總體均衡下來,收支仍然形不成正比,再加上龐大的消耗,(在高校上過學的人都知道科研院的費用多么驚人。) 為此,雖才剛剛落成,卻已可預見日后的費用開支會是何等驚人,江閣老在朝為官近五十年,為官雖然清廉,但妻子擅長打理家業,名下有不少資產,這么些年積累下來,已有一個不菲的數字,此次建書院,他幾乎傾盡家財,一次就拿出了三十萬兩。 蕭楠手上的錢財不多,江天琪出嫁的時候,她接了一萬多兩銀子的禮,婚期過后家中一共還余有三萬兩白銀左右,再加上這兩年的收入,蕭楠手頭上共有五萬多兩銀子,建辦書院不是其它事,蕭楠與江閣老合伙,人家幾乎舉盡家財在cao勞此事,她自然也不能再贍前顧后想太多。 為此,她將手上所有的存銀全部拿了出來不說,還將家里幾樣一直用不著,但價值不菲之物賣了出去,一共湊了六萬兩,而本鎮的士紳聽說蕭楠和江閣老要在這里創辦書院,不待他們開口,大家自發組織募資了十五萬兩送了過來,再加上皇帝撥下來的十萬兩款子,建院初期,他們手頭上一共有六十余萬兩白銀做為啟動資金。 當書院建好完工,所有裝修都完成,加上聘請教師,以及填充各院所需的書卷典籍,以及科研器材,七七八八所有費用加起來目前一共已花了五十萬兩出去,他們手頭上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已(備注,這種規模的書院造價就不說了,單說古代的書是比較貴的東西,尤其是一些珍本,以的規模和構想,不知要往里面搬多少書,這花費的錢財自然是海量。) 當書院的全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準備掛扁的前夕,江閣老和蕭楠坐在一起算帳的時候,兩人皆忍不住相視苦笑,不管在哪個時代,想憑一已之力,打造一個真正的頂級書院,單靠一個人、兩個人的力量是真的行不通。 “不要緊,我相信,咱們開山門掛扁的那一日,會有不菲進帳?!眱扇送种械膸つ堪l了會呆之后,江閣老自我解嘲般開口。 “這個我相信,尤其是當這個扁是由當今官家親手來題和掛的時候,這一天咱們的收入或許就會破百萬,但是,百萬文銀乍一看數量確實很龐大,可投到咱們這書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