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3
有這份毅力,想來,經過今天的危險,他們定會加倍努力參加特訓的。 想到此,宋雨花快速退走,隔開一段距離后,雙手在嘴上搭成喇叭,發出一聲綿長有力的、狼嚎! 是的,狼嚎! 而那些攻擊李元廷等人的群狼們,在聽到喚聲后,都松開得手的獵物,跳進灌木中,紛紛撤走。 幾息后,山林中,遠遠近近的傳來很多狼嚎。 宋雨花引走了狼群,這才快速返回營地。 而李元廷,他廢了老鼻子勁兒,去扣灰狼的脖子,想將灰狼的脖子扭斷,可結果,灰狼撤走時,他拼命制造的牽制,半點作用沒起到。 不對,灰狼為什么會撤走?怎么會有那么多狼嚎聲? 李元廷心里十分復雜,卻深深皺眉,記住了今天的教訓。 想到陳家安等人,他快速起身。 四面全是林木,李元廷記的其他人也被狼咬著拖走,不知道情況怎么樣。 “安子,騰輝,馬迪,你們在哪里?”雖說灰狼撤走,狼嚎聲也漸漸遠去,但如此大聲呼喊,也著實不妥當。 “元隊!”陳家安被灰狼松開后,也是一臉懵逼,直到聽到李元廷的聲音,他才相信,這不是夢,是真的,他真的從灰狼的口中逃生了。 緊接著,其他幾人也紛紛站了起來,他們的衣服被咬破,血滲透出來,但他們此刻,滿腔充斥的全是劫后余生的驚喜與激動,好像流出來的不是他們的血,被狼牙咬破的,也不是他們的血rou。 李元廷看著少年們眼底的精光,心中對抗戰充滿了從未有過的強烈心情。 那種必勝的信心,不正如臨危時對生命的不放棄么! 幾人雖然都受傷了,血淋淋的看著挺恐怖,但傷勢并不嚴重。 李元廷等人,根本沒想過,為啥他們遭到群狼攻擊后,并沒有被直接撕咬、吃掉,并沒有人死亡。 他們難掩心中的激動,懷著如此激動的心情,快速相攜著返回營地。 營地內,宋雨花正在給顧炎武等人教一套腳法,這套腳法練好了,就能提高身體的移動速度。 往后這幫最大只有十歲,最小不過六歲的孩子們,不但能如愿幫忙,還能在遇到危險時,利用快速的腳法,爭取到更大的脫身機會。 宋雨石也在其中,小家伙就像jiejie的小助手,在宋雨花忙其它事情時,小身板挺的直直的有模有樣的指導隊員,比jiejie還像老師。 李元廷等人回來后,直接找到了宋雨花,他們一個個不顧身上還有傷,七嘴八舌的將今天在林中遇到的事,以及生死間產生的決勝信念都告訴了宋雨花。 宋雨花微微笑著、聽著,她安排的局,得到超出預料的效果,她自然非常開心。 而顧炎武等人,聽了李元廷等人的敘述,臉上的羨慕表露無疑。 顧炎武等人巴巴看著宋雨花,宋雨石見了,躍躍欲試的說道:“大隊長,讓我帶隊,我帶小五他們去林子里溜一圈!” 第170章【后方生活】 宋雨花帶著宋雨石在營地里搞特訓,林巧秀來到后方根據地后,也有了自己的任務,她和根據地里的婦女們,一起紡紗、織布、縫衣、制鞋,一起做飯、洗衣、灑掃。 這些女人們,雖然沒有穿軍裝上陣殺敵,卻同樣為抗戰、為革命做著貢獻。 林巧秀自從加入到這個大團體,整個人都多了幾分勁頭。 宋雨花起初還擔心自家娘適應不了那么繁重的工作,沒想到幾天下來,自家娘除了略顯瘦了點兒,精神頭兒和氣色還不錯,臉上的笑容多了,話也多了,還會將白天遇到的趣事、聽到的故事,講給兒女。 看到如此有活力的娘,宋雨花的心情也變的很好。 不過,自從宋雨花來到根據地后,親眼看到人民革命軍的艱苦,她才知道,這支抗戰隊伍頂著多大的壓力! 缺吃的,用草根、樹皮摻著少量的食物,如此粗糙的食材,做出來的吃食沒滋沒味,還清湯寡水、刮嗓子,可就是這樣的伙食,大家依然吃的香甜。 甚至連根據地里的孩子們,也都是有任務的,他們每天趕早都去近處的山林里挖野菜,從早挖到晚,樂此不疲。 沒有穿的,自己紡紗、織布、做鞋,為了增加產量,女人們像練兵的男人們一樣,每天都給自己定任務,誰紡了多少線、誰織了多少米的布,誰納了幾雙鞋底兒、做了幾雙鞋。 為了革命,沒有人去嫉妒別人的功勞,她們只會在看到別人的產量高過自己時,更加努力的搞生產。 而這種無私的共勞共享,便是人民革命軍最終追求的精神。 在這里,每個人都被感染著,所有人都活的充滿了勁頭兒和活力。 宋雨花挺佩服革命軍的追求,卻對大家無私到為了那份兒精神,把原本就不多的口糧,縮了再縮,不敢茍同。 人們把好不容易搞到的糧食送往前線,自己卻吃著更粗糙簡陋、少的可憐的食物。 他們比誰干的活兒多,也比誰吃的飯少,他們以此為榮! 宋雨花剛來根據地,就拿了一批糧食,頗費了一番周折,送到根據地,可根據地的伙食就稍稍改善了一天,便恢復了之前的標準,他們繼續緊衣縮食,把物資讓給革命戰士。 宋雨花當初見到這副局面,就又送了一批糧食過來,她想,糧食夠多,總有根據地眾人的份兒了吧! 可人們歡呼之后,依然將糧食送了出去。 那種雀躍的樣子,就好像自己少吃一口,多的那一口就能讓前線的戰士多殺一個鬼子。 看著娘和弟弟每天也和大家一起縮食,宋雨花果斷搞起了特殊。 既然不能順大流吃飽肚子,就只能自己開小灶了。 因為革命精神的局限,這樣做是令人不恥的行為,巧秀也義正言辭的指正宋雨花的錯誤做法。 好在宋雨花知道自家娘的軟肋,和弟弟一起眼巴巴的看著自家娘,巧秀注意到兒女眼里對食物的渴望后,才心疼的妥協,又在兒女的軟磨硬泡中,加入了搞特殊的行列。 就這,為了讓娘的心里負擔不那么大,宋雨花之后又貢獻出了一批糧食,將當初離開上海前,從日軍糧倉洗劫來的糧食統統拿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