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些光頭小和尚們,以及小和尚們臉上滿足的笑,小和尚們所求不多,只是一口吃食、一個生機,他們的生活標準底至如此,讓她這個隨身帶著糧倉的人,如何能視若無睹呢! 時間進入十月后,天氣一天冷過一天,雖說巧秀的傷勢已無無礙。 但宋雨花也不想讓娘和弟弟頂著風雪在外風餐露宿、顛簸流離,一番思量過后,娘仨干脆留了下來,臥龍寺周圍雖說沒有秀水綠山好風光,但其依山而建,又有三百年古寺的名頭鎮著,倒不失為一個暫時棲息的好地方。 宋雨花想,等過了這個冬天再上路,不用抵御凜冽寒風,娘和弟弟能少受些罪。 而她,也想在這段時間里,看著小和尚們,平平安安的度過這個冬天。 停下來,宋雨花便每天去找那些小和尚,想著法兒的弄些吃的給他們,孩子們對宋雨花這個哥哥樣兒的jiejie非常喜歡,只要看見他,總會疊著聲的哥哥jiejie一通亂叫。 小范圍的笑聲,成了難民區的亮點。 越來越多衣衫不整的孩子們靠過來,他們身后,偶爾還會墜著同樣枯瘦的大人。 看到一張張枯瘦如柴的面孔,宋雨花心里說不出的滋味,她心里很清楚,在如此混亂的當今,惻隱之心會引出諸多麻煩,稚兒無辜,她愿意為無辜涉險,但旁的她不想涉及,她有要守護的人,顧彼失此得不償失,她非常明白。 可是她心中的明白,在某個清晨,在一陣撕心裂肺的哭聲中,被擊碎了。 有人凍死了,與其說是被凍死,倒不如說是被餓死的! 入冬了,下雪了,窩棚區的人們,就是想去挖個野菜都沒地兒挖去,逃亡時各家帶的那點兒糧食所剩無幾,根本堅持不了整個冬天。 有人死了,人們瞬間陷入了恐慌當中,好像那死掉的第一個,是他們所有人的前車之鑒。 人們紛紛跪在臥龍寺門前,求菩薩顯靈,求菩薩庇佑,將活下去的希望,寄托在了神靈身上,主持老和尚一著急,臥床不起,短短幾個時辰便顯出大限將至的形容來,彌留之間,他讓弟子請了宋雨花過去,只說了兩個字‘拜托’便撒手人寰。 宋雨花沒有承諾什么,但主持大師的話,她卻懂了。 人心都是rou長的,她若還是無動于衷,那真就是冷血之人了。 何況,她還欠著老主持的恩,既然老主持到死都放心不下,那她便以己之力做些能讓老主持泉下有知,感到高興的事吧! 于是,在主持大師過世的當夜,窩棚區的人們,都得到了意外驚喜。 “糧食,這是糧食,我們有糧食了,有糧食了……” 高興的呼喊聲瞬間響遍每個角落,人們捧著掉落在自家窩棚前的糧食,歡呼著,哪怕均下來的數量并不多,也夠他們驚喜萬分了。 驚喜之余,人們紛紛朝臥龍寺跪拜下去,都道是主持大師駕鶴歸去后,將此處人們的困境上達了天聽,老天爺開眼了,才給他們賜下了食糧。 少不知事的小和尚,和窩棚區的孩子們,捧著饅頭如獲至寶,他們七嘴八舌的向宋雨花訴說著各自的喜悅。 第076章【桐城買糧】 人們虔誠的磕頭,滿心的感激,漸漸的,驚喜過后,人們沉默了,沉默中有人低泣,低泣聲漸漸旋開,空氣一下子變的酸澀,酸澀之余卻是漸漸變的明朗的希望。 人們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宋雨花心中感慨,心說幸虧當初藏身宋府時,洗劫了宋府的糧倉,要不然她就是想幫忙,一時間也拿不出那么多糧食。 日子,好像進入了一種恒定的淡淡靜意中。 隔絕了亂世紛爭,隔絕了戰亂煩惱。 巧秀的傷康復后,氣色也在宋雨花的暗下調理中慢慢恢復起來,就連當初差點一命嗚呼的蘇雅玲,也能下床了。 估摸著上次放糧的時間間隔,和新近遞增的難民數量,宋雨花有些犯愁,她當初將宋府的糧倉搜刮一空,那么多糧食,卻只夠這些難民吃小兩月的。 沒辦法,自從臥龍寺菩薩顯靈的事傳出去,越來越多的人聚集過來,吃飯的人多,宋雨花的糧倉也蹭蹭蹭的縮水。 眼瞅著年節,天氣冷,要是再吃不上飯,怕是很難熬過這個冬天。 宋雨花的救濟眼瞅著再堅持個把月,等到開春就得圓滿了,又怎么甘心臨門放手。 思慮再三,宋雨花打算去據此三十里外的桐城,買點糧食或者順點兒回來。 有了打算,宋雨花入夜后老早歇下。 她并不知道,隨著夜色漸沉,位于難民區的邊沿地帶,連夜趕來一戶人,他們摸黑靠近難民區,找了塊地方,搭起了棉棚,直到后半夜,才安靜下去。 而整個過程,也就近處的幾個窩棚里,悄默的有人探頭出來看了看,看清楚來的只是難民,便都習以為常的縮回了自己的窩棚。 宋雨花要是看到這些人,指定大為吃驚。 因為這些人,是從云華縣逃出來的宋家人。 李氏、宋明乾、菊芳、宋明慧、宋明德、宋明蘭,還有那個四歲多,依然渾不知事的宋寶兒。 次日一早,宋雨花叮囑了娘和弟弟一番,又拜托新掌事的慧明大師多加照撫,免了后顧,她才匆匆離開。 離開臥龍寺,一路往西,路道旁的莊稼田里,除了積雪,看不到半點生機。 宋雨花沉著臉,在路上奔跑了一個時辰,終于看到了遠處的城池,靠近城池,路上的行人也漸漸多了起來,除她以外,其他趕往桐城的人,大都拖兒帶女。 看樣子都是些想進城尋找庇護的。 宋雨花排進進城的隊伍里,緩緩靠近城門,在她之前,有一戶粗布老農被無情的擋了下來,這戶人家勢弱,不敢力爭,便聚在城墻根嗚嗚的哭起來,悲涼的聲音,透著股子絕望。 “哭什么哭,真吵,想活命就去臥龍寺,那里有菩薩保佑,準保你們有活路?!笔爻谴蟊脑?,聽的宋雨花心頭一驚。 此話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人停下來問是咋回事,有人卻早有耳聞,一時間,你一言我一語的竟站在城門在議論起來。 “是??!我們村就有人去臥龍寺,前陣子回來,連夜將他娘老子都接走了……” “真有那么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