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
書迷正在閱讀:在敦煌撿了個“小狼狗”、【三體同人】假裝純真、(綜英美同人)紅燒鋼鐵俠、圈養我的忠犬、半生為妾、樓下住了個驅魔師、[綜漫]黃瀨搖錢樹、殺妻、戲精屠夫的日常、[海賊王] 榮耀系統帶你走上海軍巔峰
,把趙構給惹怒了,也說明他可能心機也不是很深,這樣的將領并非不可用,要看如何調和君臣關系了。而且南宋的名將的確很多,還有宋孝宗時期的虞允文,那是后來實打實擊敗過金兵的文臣,像是其他將領這個時期,打敗的多半是金人扶持的偽齊政權,收復失地也主要是這個偽齊政權的領土。面對金人幾乎還是沒有多少勝跡的,尤其金人的老家那里,經營多年,根深蒂固,與沒有根基的中原地區不同,宋人的確是很難滲入進去。 話又說回到吳皇后的身上。吳皇后本身是一個女中豪杰般的人物,趙構逃難的時候,她經常一身戎裝,守護左右。歷史上的她也是很有政治手腕的,她也一路做到了皇帝曾祖母級別的輩分。她內心其實最大的愧疚,就是來自于在紹興八年前后的時候,沒有勸說宋高宗,不要采用秦儈。吳皇后的話在趙構那里是很有分量的,畢竟是她一路陪伴著趙構,看著他從一個普通的皇子,歷經磨難,坐穩帝位的。 阿嬌這回穿越的時間點就在紹興八年。吳皇后不是不知道秦儈內心的打算,但是她原本和趙構一樣,并不想迎回北方的親族。她倒不是擔心徽宗、欽宗的事情,旁觀者清,她知道金人肯定不會輕易放回兩個皇帝的,倒是女眷說不定有通融的機會。趙構一直想把自己的生母韋氏接回來,而同時,趙構的元配,邢秉懿也有可能回來。 趙構的中宮已經空懸十幾年了,吳皇后這時候還是個貴妃,一直沒能更進一步的重要原因,就是趙構的元配被遙尊為皇后,雖然人不在,卻一直占著這個位置。吳貴妃沒有見過邢秉懿,因為她入宮的時候,邢秉懿已經被擄走到金國去了。這時候的吳貴妃還沒有做過幾十年的皇后,眼界沒有開拓出來,她有勸諫皇帝的機會,但是卻一直猶豫。 等到吳皇后年老的時候,就十分后悔這一段經歷。這時候的金國,國內形勢也是一片混亂,而且這一段的混亂還有很多年。等到宋孝宗在三十年后,決定再次啟用虞允文,再度北伐的時候,遇上了虞允文突然過世,已經來不及了。這二十年,金熙宗即位后,金國內亂不斷,之后完顏亮成功弒帝自立,進行了十幾年的殘暴統治,最后敗于虞允文的采石大捷,使得完顏亮身死名裂。從歷史上看,這一段的確是宋人反攻的最佳良機。 錯失了這二十年的良機,也許就真是錯過最好的機會了。而且這時候吳貴妃最猶豫的是事關邢秉懿的問題,但是等到幾年后紹興和談后,大家才知道邢秉懿早在紹興九年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而吳皇后當時十分后悔,卻是事已定局。 吳皇后死前注意到了金國的北邊,蒙古人的崛起。阿嬌也是很佩服吳皇后的眼力,在她的描述里,她認為蒙古人相比于金人,就相當于之前金人相比于遼人一樣。但是對蒙古人只能利用,決不能合作,不然就又是一個金人的例子。吳皇后死的時候,蒙古人的成長已經是比較難遏制的了,事實上她死后十年,鐵木真就自立為成吉思汗。 但是吳皇后認為,蒙古的發展絕非一日之功,在她年輕時候,紹興和談時的日子里,蒙古人雖然離崛起還有好幾十年,但是初期的發展苗頭肯定已經顯現了,只是當時大家只把金人看做重要的對手,忽視了這一點而已。 阿嬌理解吳皇后當時的做法。當時她的閱歷不足,而且也只是個貴妃,什么都不做也不能說是錯。但是老了的時候,回想起這段往事,心中肯定不免有遺憾,認為自己當時做了什么,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 作者有話要說: 歷史上的岳飛和我原本心目中的真的很不一樣 滿江紅是不是岳飛寫的還有爭議,不過我認為岳飛在歷史上肯定也是一個不錯的將領,后人雖然有將其完美化的嫌疑,也不應該否認他先前的貢獻。有些人現在是矯枉過正,因為發掘出岳飛沒有大家認知里的那么完美,結果就一味抨擊岳飛,完全否定他,我覺得這也有點過分了。 不過岳飛不太會做臣子倒應該是真的,感覺他的性格很可能是直來直去的 趙構看看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差。趙構本身也不是作為皇帝培養的,他被趕鴨子上架,后來又因為軍閥政變變成了個太監般的人物,做到后來這份上也算不容易了,我雖然不喜歡他,但能理解這個皇帝。而且手下那么多武將,皇帝肯定睡得不安穩,只能說趙構心胸沒有那么大(實際上也沒幾個皇帝有這么大心胸的),很多人說趙構應該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不要削武將的兵權什么的,實際上我也想不出歷朝歷代哪個明君處在他的處境上,會不想方設法把軍權收攏的= = 這個故事的發展應該是會把君臣雙方都改變一下。 ☆、宋高宗吳皇后 阿嬌目前考慮的倒不是這一件事情。紹興八年的時候,南宋在外交上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只是后來被趙構把話語權全部用來向金人求和上了。 紹興九年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年份。在這一年,無論是金、南宋、西夏,都發生了非常重要的事件。阿嬌發現在這個間隙里面,南宋實際上大有可為。 紹興九年,南宋和金的第一次和談會開始,這件事情朝野上下已經計劃多年,阿嬌很難阻止。但是金國內部也有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金建國時短,皇權不夠突出,貴族爭權奪利嚴重。金熙宗在這一年殺掉了把握朝政的主和派貴族,依靠金兀術,又撕毀合約,率兵南下。只是金兀術的這次南下遭到了南宋將領的頑強抵抗,幾次打了敗仗,在紹興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年的時候,又偽裝要率兵南下,誘哄南宋再度和談,這回趙構的上當,就是歷史上最遺憾的一次。 紹興九年的那次和談之后,主戰派的將領都沒有放松過警惕,一直加緊練兵,以防金人出爾反爾。阿嬌對此實在是太清楚了,從漢朝到現在一千多年了,這些蠻夷從來不知道信用為何物,想來搶東西的時候就來搶了,合約說撕毀就撕毀,根本和他們不能講道理。 紹興九年,發生在西夏的大事,就是統治西夏五十多年的皇帝就要過世了。西夏和金的關系實在是太復雜了,這個老皇帝原本的皇后是遼國公主,原本的太子也是流著一半遼國人的血脈。在金遼大戰的時候,西夏曾經幾次向遼國伸出援手,甚至還曾經詐降過,現在就導致西夏和金國之間的關系很不穩定。西夏老皇帝前幾年還曾經要和南宋和談修好,就是恐怕金人算賬。 但是這個繼位者李仁孝就和他父親很不同了,他在位五十多年,在世的時候反復向金朝納貢,金夏聯盟十分穩固,南宋面對這個聯盟也是束手無策。因此阿嬌是想著趁著金夏聯盟還沒成型的時候,讓人先除掉這個李仁孝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