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
書迷正在閱讀:在敦煌撿了個“小狼狗”、【三體同人】假裝純真、(綜英美同人)紅燒鋼鐵俠、圈養我的忠犬、半生為妾、樓下住了個驅魔師、[綜漫]黃瀨搖錢樹、殺妻、戲精屠夫的日常、[海賊王] 榮耀系統帶你走上海軍巔峰
令箭,得理不饒人,甚至還鬧出沸反盈天的事情,要滴血認親什么的,甚至還要掘出孫太后和當時妃嬪的骸骨,滴骨認親。好歹這些人還知道,朱瞻基入土為安,不能挖出來對質。 ☆、明宣宗胡廢后 阿嬌覺得,這是自己的一個機會?;实垡呀浿缹O太后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心理肯定很復雜。自己沒兒子,和皇帝沒什么矛盾。于是阿嬌讓人聯系了襄王,稱愿意上朝為皇帝作證。 阿嬌已經年過六十了,在男女大防之事之上,倒是無需太過在意。這日大朝,群臣宗室都在,卻聽聞襄王讓人傳靜慈仙師上朝。因為經歷了土木堡之變、英宗復辟等大事,朝堂上的大臣們換了又換,有一些人消息不夠靈通的,甚至在交頭接耳地在打聽:“靜慈仙師是哪一位?” 皇帝倒是知道阿嬌曾經在自己被囚禁南宮的時候,讓女兒們多加照拂自己的發妻妃嬪,也讓自己過得好了許多,今日之事,襄王與他事先通過氣,他也是很坐得住地看底下之人議論紛紛。明朝的宗室,多數都是渾噩度日,很多人就算記得靜慈仙師是誰,但卻驚訝,這個廢后也太能活了吧!連孫太后都過世了,她居然還活著?卻不知今日上朝是為何事而來? 這時見到一個穿著道袍,氣度不凡的老太太走進朝堂,是為阿嬌。知道的人都暗暗贊嘆道:“果然是做過皇后之人,素有賢名,確實氣度不凡?!?/br> 阿嬌先是規規矩矩地行禮,然后頓了頓,待到議論聲平復之時,開始說道:“貧道聽聞襄王所說,近日京城傳得沸沸揚揚之事。貧道曾受先帝及誠孝皇后所令,統攝六宮之事,后因先帝體恤貧道體弱多病,特命貧道出家修道,休養生息?!币驗橹炱钼暤幕实壑?,在朱祁鎮還活著的時候都是不承認的,因此這里的“先帝”指的無疑就是明宣宗朱瞻基。 阿嬌接著說道:“太后為人向來賢良淑德,為先帝所贊譽。有奴才誣陷太后曾竊取宮人之子據為己有,實在居心叵測!當日舊人雖多數已不在,但貧道當時管理六宮之事,若有此事,絕無可能隱瞞過貧道。當日御醫雖已不在,然而脈案仍在。又有內廷記載,可供查閱,貧道當時親自用印,可證太后清白,絕無假孕之事。圣上出生之時,貧道奉令關照太后生產,親自在外間等候,貧道可為太后生產作證。當今圣上乃是先帝長子,身份貴重,然而有些奴才不愿跟隨去侍奉太后娘娘,為自己的性命,而誣陷太后娘娘失德,誣陷當今圣上之身世,陷我大明于動蕩及流言之中。貧道雖多年不問世事,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今日襄王宣貧道入朝,貧道要與這天下人分說清楚,還太后及圣上的清白,也讓先帝和太后能夠入土為安?!?/br> 因為有阿嬌出面作證,朱祁鎮出生之時,阿嬌還是皇后,證詞分量還是很重的。而且大家素來知道阿嬌是因為太后才被廢的后位,兩人向來不對付。如今阿嬌為老對頭作證,自然相信的人就更多了,很多人也暗地里夸贊阿嬌果然是十分賢明。也有少部分人猜出阿嬌是為宗室穩定的目的前去作證,也是賣皇帝一個好,不過他們心里也是支持阿嬌的舉動的。經歷土木堡之變之后,帝位之爭,實在是經不起新的動蕩了。 阿嬌下朝了之后被請到了錢皇后的坤寧宮。然后皇帝也前來了,阿嬌在皇帝小時候就已經出家,兩人之間的感情,倒是皇帝做太上皇的那些年,略有建立起來。如今朱祁鎮要問的,就是自己的真實身世了。朱祁鎮了解得內情比朝堂上的人要多很多,阿嬌的話或能取信于一般的百姓,但是朱祁鎮明白,自己基本上不可能是孫太后的兒子。 阿嬌想了想,說道:“當時后宮之中,若想瞞過貧道,改換皇子生母,太后當時身處貴妃位,實難達成。只可能為先帝或者誠孝皇后幫助隱瞞。因此圣上無需為自己出身而憂心。內廷當年的起居注俱在,圣上可命人回閱,只是年代已久,恐怕難以查實?!?/br> 阿嬌不想讓皇帝為難。當時的孫貴妃其實權力不小,因為還有金印在手,又有圣寵,朱瞻基為了她破了很多的例,真的要做成此事可能性還真的不小。不過阿嬌還是暗示皇帝,不是你老爹就是你奶奶幫著隱瞞的,不然自己不可能被瞞過去。然而說來說去,不管你的母親是誰,你肯定是朱瞻基的孩子,不過時隔多年,真的要找生母是很難找到的了。 錢皇后對阿嬌是很感激的,原本歷史上,胡善祥已經過世了,就是她勸說朱祁鎮復位胡善祥的,這次她當然更加當仁不讓地勸說了起來。 阿嬌被復立,其實沒有經過多少阻礙。畢竟孫太后已經和朱瞻基合葬,而且也附太廟。明朝的皇后,附太廟的只能有一個,一般是皇帝的元配。朱瞻基的元配其實是胡善祥,不過這個附太廟的資格已經被孫太后拿走,那么胡善祥就算復立了也是輪不到的。同理,合葬的資格也只有一個,也已經被孫太后拿走。如果孫太后還在世,那么要爭論一下誰合葬,誰附太廟,還是大麻煩,現在死者已逝,阿嬌又出面給孫太后證明了清白,那么這事就是定局了。 朝堂之上,大學士李賢為首都同意錢皇后提出的意見,并且還稱贊錢皇后賢德,能夠勸諫。畢竟這些朝臣都是受儒家學說影響深遠,當年胡善祥有生育,有賢名,莫名被廢,就幾乎沒幾個大臣是同意的,勸諫的折子當時像雪花片一樣飛到宮里來。 宗室里面,以襄王為首,也是十分支持這個意見。因為阿嬌剛剛化解了一場有可能引起大危機的事情,而且這件危機所有人都沒法出面,為皇帝和太后證明清白,只有阿嬌可以。宗室和朝臣還不一樣,知道的秘密更多一些,像襄王就很清楚,孫太后應該是真的失德了,天平就更加向胡善祥傾斜。 于是阿嬌就幾乎毫無異議的,成功被復立了。在阿嬌已過花甲之年,重新領到朝服,并被尊為“恭讓慈仁皇太后”。阿嬌脫掉了道袍,領到了皇后、太后朝服,婉拒了朱祁鎮為其再度舉辦立后儀式,只說一切從簡,無需再麻煩。實際上是阿嬌看到那沉重的朝服,覺得自己這么大歲數了,要真的走一遍儀式,肯定吃不消,還不知道要減幾年壽呢…… 阿嬌終于可以離開白云觀了,但是阿嬌也不想回皇宮呆著,就和皇帝說她這些年不光修道,也潛心向佛,此番愿意去皇家寺廟為國家祈福,就不用回宮,太過奢靡了。又讓朱祁鎮和錢皇后對她的好感更多了一分。阿嬌的兩個女婿也因此受益,朱祁鎮對兩個姐夫也是恩寵有加。 后來朱祁鎮過世,朱見深即位,阿嬌升職為太皇太后,不過阿嬌還是沒有回宮,只是在皇家有大場面的時候才出席。 朱見深和他的萬貴妃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