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1
書迷正在閱讀:一不小心撩到男神怎么破、誰還沒有個萌女兒、七月星光、我,欲浪上天也、每天都能看到那個游戲大佬和美妝男神發糖、晚安早早早、公主的緋聞制造者、小廚娘豢夫日常(重生)、豬拱了我的白菜、癡情的他在等你
腿酸軟,撲通一聲蹲坐在地上,像是丟了魂一般。 如果是他人,自己最多是受一些責罰,或者皮rou之苦。但是如果栽到傳聞殺人不看心情,而是看心情和風向的西涼王徐驍手中,很有可能就一命嗚呼了。 徐驍冷冷的看著潘仁美,輕輕吐出兩個字:“綁了?!?/br> 魏松像是拎小雞仔一般,將潘仁美五花大綁,然后又丟在一旁。 徐驍站起身來,端著茶水,用腳踢了踢躺在地上的潘仁美。 還沒有碰到潘仁美,只是腳剛剛抬起來,潘仁美像是受到凌遲一般,嚎啕大叫:“救命啊,救命??!” 西涼王皺著眉頭,等潘仁美哭完,搖頭嘆息道:“你爹雖然是文臣,暗地里也做過不少骯臟齷齪的事情,但是也算是不怕死的書生,本王心里也暗暗佩服一下,你怎么就這么熊包?”當徐驍以本王自稱的時候,便是有殺人心的時候。 魏松聽說過當年那么幾件事情,都是義父和宰相之間的趣事,壁壘死戰之后,義父以無可爭議的戰績取得大勝,但是自身也是傷亡慘重,義父準備一鼓作氣,率領軍隊挺進大別山,一股吃掉前朝最為雄厚的兵力,形成攻堅力量,從中間截斷前朝準備合流的兩股兵力,一舉拿下中原。 可是在這件事情上面,大魏內部出現了分歧,一是以一副為首的激進派,強烈主張領兵突進,完成戰略縱深的作戰意圖,另一派是以宰相潘春偉為首的保守派。切不可急功近利,不顧全大局,拉伸戰線,給前朝軍隊有機可乘。 當時義父戰功無雙,哪里會將潘春偉的話語放在心上,全當放屁,私下召集十三太保。下達作戰命令。十余萬親信嫡系整裝待發,最前線的老字營都已經看到了大別山的千山暮雪。 可是糧草竟然斷了,義父氣的跺腳。揚言要活刮了潘春偉。徐驍不僅說了,而且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自己的決心,挎刀持槍,沖進大帳軍營。當時的眾人都知曉徐驍的霸道。躲得遠遠的。 身材瘦弱的潘春偉站在沙盤另一端,望著怒目圓瞪的徐驍。輕輕開口說道:“你來了?”語氣不溫不火,像是招呼朋友一般。 徐驍本就是暴脾氣,一把長槍釘在潘春偉身前,橫刀架在潘春偉的脖子上:“你不給糧草?!” “是。是我下的命令,斷絕了徐家軍的供給糧草?!迸舜簜ソz毫不懼,雙手在沙盤上胡亂比劃一下:“給你說天下大勢。利弊權衡,想來你也聽不下去。但是挺近大別山,是下下策。不錯,你徐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再取不世之功,但是如今的勢都在我方,沒有必要激進貿然?!?/br> “嗯,你說的有理?!毙祢斔坪跛煽诜?,但是下一刻抬起一腳狠狠的踹在潘春偉的肚子上。 本以為這位文弱書生會如同卷曲的蝦米一般窩在地上不起,但是潘春偉疼的冷汗直流,身形卻沒有一絲挪動,氣勢上和徐驍想必,絲毫不弱。 徐驍含笑嘖嘖稱奇,事情也不了了之。至于挺進大別山的戰略意圖隨著兩人之間的小摩擦,被擱置起來。 十三太保內部對于挺進大別山也有不同的態度,以宋端午為首是主戰派,范立為首的是保守派。兩人因為此事還差點大打出手,范立說,宋端午匹夫之勇,難成大事。宋端午反駁,范立娘們兒,婆婆mama。范立罵,宋端午鼠目寸光。宋端午回罵,范立生了孩子沒屁眼。范立無語,張了張嘴巴,也不知道說什么,最后扭頭走了。 后來,宋端午也覺得話說的重了,摸著腦袋,梗著脖子給范立道歉:“老范,昨個兒我說話有點重,你別在意,你看徐大哥和潘小子都不吵了,你我吵有什么意思?!?/br> 范立也不是小肚雞腸的人,心結本就不重,但是這件事情不知道就怎么傳到了蓉兒耳朵里,只見這位王妃白素的貼心丫鬟兼姐妹,舉著搟面杖要和宋端午拼命,而宋端午的暴脾氣老婆為了維護當家的尊嚴,舉起菜刀也殺將出來。 那一日,烏云蔽日,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天地之間隱隱風沙驟起,還有雞飛狗跳的熱鬧場面。 范立和宋端午想攔住老婆。 蓉兒沖著范立舞動了一下手中搟面杖,宋端午的老婆沖著宋端午比劃了一下手中菜刀。 兩人忙將自己的老婆松開,長嘆一口氣,宋端午更甚,虛打了自己幾下嘴巴:“都怪自己嘴巴賤!” 最后是徐驍和白素好說歹說,才平息了雙方劍拔弩張的打架陣仗,還天地一片清明。 這都是挺進大別山衍伸出來的一些生活瑣事,徐驍和潘春偉之間的故事一直延續到現在。 近年來,朝廷未向西涼撥送一顆糧草,即使徐驍初入西涼,西胡犯境,朝廷也未作點滴表示,只能憑借徐家軍的自力更生和深厚戰力,平定了西涼三州。 西涼軍中罵誰最很?不是西胡,不是匈奴,不是當今陛下,而是執掌三省六部的宰相潘春偉,處處制肘西涼,限制西涼,打壓西涼。有人說是,潘春偉在報復徐驍當年的侮辱。 徐驍含笑不語。 西涼中司馬尺最為陰狠,放出狠話,要讓那老匹夫斷子絕孫。并且派遣大量刺客潛入上京城,不要取了那老匹夫性命,而是要割了老匹夫的命根子,帶回西涼喂狗吃。 這件事情也被徐驍制止了。 祥符元年,西涼搶占河套平原,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大魏震怒,百官等著宰相潘春偉一呼,眾人必定百應,治了那徐驍叛變謀反的罪,殺頭抄家。誅九族,讓他徐驍遺臭萬年。 可是宰相潘春偉出奇的平靜了,未提西涼半點事情,依舊奔走于相府和皇宮,勤勤懇懇,處驚不變,不動如山。 如今國子監經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挺進大別山戰略的利弊。林乾毅特意做過研究。還和偽軍事迷林婉兒、趙乾一同探討過。 從短期來看,挺進大別山的延遲,讓前朝兩隊軍馬合流為一。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也讓王明賢有機會在襄樊城鑄造起一座鐵城,成功拖延了大魏軍隊的前進步伐。 但是從長期看來,連年征戰的大魏*隊得到了很好的休養生息。也讓一直游離于大魏體制之外的徐家軍有機會和大魏軍隊一同作戰,逐漸形成了默契。為赤壁水戰摧枯拉朽一般的大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時的徐驍望著不成器的潘仁美,心中厭惡之情更濃,殺人的心思消減了大半。對著魏松說道:“拿弓箭來!” 魏松身形一閃一現之間,一把硬弓已經在手,雙手遞給義父。 徐驍結下腰間涼刀拋給魏松。一手握弓,一手拉線。不見如何用力,弓如滿月,弧度觸目驚心,大魏國,夏侯大將軍戰力無敵,但是西涼王弓箭獨步無雙。 如果林婉兒在場,肯定吃驚的張大嘴巴,一把百石之上弓箭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