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3
過不提了。 正好云霧來傳午飯,大家便先停下話頭,準備吃飯去了。 午飯后,彭永新以要問問女兒女婿外孫女的近況為由,特意避開了劉誠和劉讓,到書房和劉識說話。 彭瑜自然是要跟隨而去的。 劉誠和劉讓兩人被排斥在外,心里很是不舒服,又見劉識對彭永新和彭瑜恭謹有禮,對他們這對至親的兄長卻是各種敷衍,更是不悅。 可是想到一上午來的那些道賀的人,要么出身清貴,要么家世富庶,即便是寒門子弟,也是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的,隨便拉攏一個都有可能拉他們兄弟一把,兩人只能忍著委屈,在前廳等著。 憤憤不平的劉誠和劉讓兩兄弟,一氣之下,狠狠地敗費了劉識的幾壺好茶,若干碟好茶點。 書房里,彭永新仔細地看了劉識復寫出來會試策論,凝眉道:“正像你的說,圣上絕無可能親自評閱每一份答卷。要知道,這答卷可不是一份兩份。成千近萬的答卷,一個人要看到什么時候!可如果圣上是挑選來看的話,怎么會那么湊巧就拿到了你的試卷? 就算是你其他場考得都很好,名列前茅,圣上要親自從你們之間挑選會元,那僅憑一篇策論,就讓圣上下定決心欽點你為會元,只怕也著實不易?!?/br> 全國各自的舉子匯聚京城,人才比比皆是,劉識縱然有才,想要力壓群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別的不說,單是張士超和林允兩個,在文采和論辯兩個方面,都未必差劉識太多,甚至或有過之。 太熙帝就是再講求實用,也不會在會試上罔顧舉子的文采和其他的能力。 “除非,是為了補償你鄉試受害,請愿又被投監的事?!迸龛ぴ谝慌孕Φ?,明顯是打趣的語氣。 太熙帝再圣明寬厚,還不至于送個會元給劉識。 更何況,太熙帝圣明不假,寬厚么,倒未怎么見得。 三人商討半天,只覺得太熙帝此舉除了看重劉識的才學見識,必然還另有所圖,只是他們一時猜不到太熙帝所圖為何。 有道是天威難測,帝心難明??! 外頭又來了新的道賀的客人,他們也只得暫且放下這個話題。 “不管怎么說,會試之后還有殿試,你可得好好準備!”彭永新目含鼓勵和欣賞,“從解元而會元,由會元到狀元,三元及第的佳話,我們怎么也要好好地爭上一爭!” 不管怎么說,太熙帝欽點劉識為會元都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殿試可是天子主考,并且當場擬定名次的。劉識未殿試就得到了太熙帝的青睞,這是件好事! 劉識看著彭永新和彭瑜父子倆,見均是一副灑脫閑逸的隱士風度,與世無爭的模樣,不由地在心底暗自感嘆,自己的岳父和大舅子,放棄青云直上的機會,隱身在山野茶園,一心鉆研編撰,這其中固然有興趣所在的原因,可也未必沒有深刻的考量。 能夠在君主心中做一個純臣,不涉權力紛爭,才能護佑家族綿延不絕。 當天,翁婿三人在前院迎接賓客。 周淑儀則陪著彭瑾在后院說著育兒經。 傍晚時分,周翯偕同周夫人親來劉宅道賀,大家分別見了禮,少不得又是一番契闊。 而周夫人大概是被彭瑾的撒嬌親賴纏得感情外露了幾分,見了周淑儀,少了幾分往日做母親的沉穩持重,抱著周淑儀,又是歡喜又是悵然的,忍不住落了一陣眼淚。 周淑儀自然也少不得陪著落淚。 彭瑾忍著感動鼻酸,忙開口勸慰道:“大嫂如今正懷著身子,可不好情緒起伏太大?!?/br> 周夫人聞言慌忙擦干了眼淚,道:“對對對!你不說,我都忘了?!?/br> 那么久沒有見到女兒了,如今終于見到了,又得知女兒懷了孕,周夫人一時怎么控制得住歡喜激動之情。 三人便就著話頭,又談起了生養孩子的事。 周淑儀見母親明顯比過去健談,也更加慈愛溫和了幾分,便知這都是彭瑾的功勞,不由地深深地看了彭瑾一眼,又垂首看向自己的肚子,感嘆,做了母親的人,果然是不一樣的! 晚飯,彭瑾本來讓周夫人和周淑儀去前廳吃的,正好和周翯一家人團聚團聚。 可是周夫人和周淑儀卻怕彭瑾一個人沒趣,便拒絕了,和彭瑾留在西廂,一邊吃飯,一邊閑話。 周夫人和周淑儀一面言笑晏晏,一面在心里感嘆道,這樣自在隨意、其樂融融的場景,以前在周家哪里出現過! 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像是從小就刻在了她們一家的骨子里。 都是彭瑾,讓她們突破了這層枷鎖,在家人面前自在隨意、輕松快樂了起來。 這才是一家人相處,該有的模樣! ps:如果不出意外,今天應該會四更,因為孩子終于有人能幫我看一會兒了o(n_n)o~(。) 第243章 相見 彭永新到底還是怕分娩當天就挪到暖閣里,會影響彭瑾休養,便忍住了當天沒有去見她,直到孩子的洗三禮當天,這才趕了個大早,在眾人之前,到劉宅去看望女兒和外孫女。 雖然說即便是父女也該避嫌,不好在暖閣相見,但是彭瑾才剛分娩身體虛弱,站起來氣虛得都說不了一句完整的話,只能臥床靜養。 對于彭永新來說,等兩天已是難熬,一年多不見的女兒,還有剛出生的外孫女,他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見一見。 同來的自然還有彭瑜和周淑儀。 彭瑾做了兩天的心里建設,又和周淑儀相處融洽,這會兒見了“父親”和“兄長”,尚且算是鎮定。 彭永新和彭瑜,大概是彭瑾見過的最像父子的父子倆了,眉眼之間的相似倒是罷了,關鍵是那一樣從容淡靜的氣質,瀟灑超然的氣度。要非說有區別,那也只是彭永新經過歲月的歷練,顯得比彭瑜更加沉穩,也更加圓潤似無棱角罷了。 也許是心中早就對彭永新和彭瑜這對父子倆存了尊敬之意,也許是血脈相連引發的孺慕之情,彭瑾像是當初接受周淑儀一樣,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這世生命中的父親和兄長,似乎,他們本來就是父女和兄妹一般。 “父親,大哥?!迸龛穆曇?,不自覺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