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閩南站穩了腳跟,儼然一副閩南王的姿態了。 先皇封他,一則畢竟是骨血親戚,二則,平定東南,此人之才不可不用。而天下大定這些年,靖江王也真的在福建十分安分,且將海疆控制得極嚴,這才有了穩定的海上貿易,誕生了好像王文靜父親那樣的一大批大海商。 不過這些不是張靜安在意的,她只在意這個表叔長得如何,夠不夠風雅,配不配得上程瑤。 只可惜她輩分低。又是外嫁女,被隔得遠遠的,依稀就看見個中等身材的年輕男人,穿著一身姣白掐金的袍子,并不感覺有如何驚人。 她站得好累,不免就略覺得失望。在她心里,程瑤是最好的,自然也要嫁最好的男人。 一直到了飲宴的時候都覺得沒什么意思。 偏生第二天,靖江王給京里的宗室送拜禮,旁人家的不知道,偏張靜安卻是除了福建的普通特產外,還得了一盒南珠,長二尺,深二尺的一個沉香木匣子,滿滿一盒南珠,顆顆精圓,每顆都有桂圓那么大。哪一顆拿出去,都可以閃瞎京城老字號首飾鋪子師傅的狗眼了,可他送張靜安一送就是一盒。 張靜安縱然是再天真,這也曉得,靖江王再豪闊,也不可能給每個宗室里的貴女都送這么一份重禮。她扔下盒子,就跑去找程瑤了。 程瑤知道了,只矜持地抿嘴一笑,“是我說的不行嗎?南珠手串啊,南珠頸圈兒,南珠的鬢花,你不是特別喜歡南珠的首飾?” 張靜安就“……” 不帶你這么秀恩愛的!不過……看來她真的完全不用替程瑤擔心了,看人家這情分,果然就是不一般呢。 程瑤說什么,靖江王就聽什么。 她與袁恭說了不知道多少程瑤的好話,可她家袁恭從來都只說程瑤的壞話??偸欠乐态帋牧怂?/br> 真是……完全不能比啊。 王文靜也跑來了,說是得了一套七色的貓眼兒。莫名奇妙得此重禮,嚇得她也不輕,過來找程瑤討主意的。 張靜安瞬間就平衡了,看來不是她傻,而是程瑤瞞得真嚴,精明如王文靜,不是也什么都沒看出來嗎? 現如今差不多塵埃落定了,這才小露端倪啊。 王文靜的消息,自然是比張靜安要靈通的多,背著程瑤,兩個人私下咬耳朵,張靜安這才知道。 靖江王劉協今年二十八歲,早年娶妻華氏,乃是江南大族華氏的嫡女??沙捎H不過兩年,華氏就因為難產留下兩個女兒就去了。從此之后,靖江王府就是老王妃許氏當家。 說起來靖江王的父親從王贊那里逃走的時候,原配和嫡子嫡女都損了。差不多四十多歲為了香火才討了許氏做妾,好容易生了個兒子出來,生前一直不曾將許氏扶正。 也正是因為這樣,許氏老太太一直等到兒子當了靖江王之后,才有了王妃的名頭,可隨即名門望族的兒媳進門,又嚇得她萎靡了幾年,這才真正當了王府的家。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她那么懼怕再來一個高門貴女做媳婦,在皇帝賜婚之前,非得給靖江王納幾個妾不可了。 這哪里是給靖江王納妾,這是在給自己拉隊友打氣呢。 這事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就沒有必要瞞著了。 王文靜聽了這事就很不屑,而張靜安則很同情程瑤,說起來這才叫同病相憐。你說這世上怎么就這么多只想著自己如何做婆婆舒服的媽,一點也不替兒子著想呢? 為了讓兒子不和媳婦好,只跟自己好,這世上做媽的可謂是用心良苦。 王文靜現如今幾乎要慶幸自己沒嫁給蔡凱了,蔡凱家里還不是親媽,是繼母,這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來的,還不知道要如何折騰呢。 三個人小酌了一番,說了許多現在婆婆,未來婆婆,可能婆婆的壞話,心情爽了,這就有點小醉的各自回家了。 可張靜安回家,就發覺了屋里的氣氛不是很對。 這世上的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你瞞得了別人,總歸是瞞不過枕邊人的。 更不要說。袁恭就是個cao心的命。 張靜安的一舉一動,他就沒有不在意的。 說起來靖江王送禮,是送到了安國公府,特別囑咐,按照宗室的規矩,還單有一份給張靜安也是常理。那份禮物是單獨給張靜安的,送禮的人也一直將禮物送到了雙榴居,可這份禮物確實太驚人了,崔嬤嬤嚇得不輕,等袁恭一回來,就趕緊跟袁恭匯報了。 這就不由得袁恭不問問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 他們家是勛貴,還是帶兵的人,其實比較忌諱跟外頭的藩王勾搭。 這么一盒珠子,一顆拿出來不過是個稀罕,可這一盒一起送過來,那肯定不是一般的意思。 他問張靜安,可是在宮里和皇帝或者靖江王說了什么了? 張靜安開始只是小醉,可一路上靠著,就有點暈頭轉向的味道,聽他全然問錯了方向,這就覺得自己很得意,想到他這幾日都在外頭為家里的事情奔忙,早就把自己忘在了腦后。就自失地笑笑,“你總歸是怕我闖禍才搭理我,我跟你說,這回我可沒闖禍,你放心就是了……” 不肯再說什么,這就一頭鉆到凈房里洗了個香香的玫瑰澡,拿被子蒙住頭就睡著了。 張靜安耍賴不說,可袁恭并沒有把這事當成小事,這就去問她身邊的那些人。 崔嬤嬤一向只在院子里呆著,不明就里。而偏偏水晶和崔嬤嬤一樣,看著張靜安和袁恭夫妻兩個感情日濃,這就起了討好男主人的心思。 不過這事張靜安知道事關程瑤的閨譽,當然不會和下人透露。 可水晶是多精明一丫頭啊,多少也猜得出來,這事和程家大小姐有關,要不然為什么自家小姐得了一盒南珠,王家小姐會得一盒貓眼兒呢。 袁恭問過來,她就將自己知道的,連猜帶蒙地跟袁恭說了。 袁恭在宮里和鸞儀衛中也有關系,他如何不知道靖江王進京勢必要帶一位王妃回閩南的? 就因為方瑾的事情,他這段時間用盡了心思都在打聽打點這件事情,想要知道這未來的王妃是個什么路數。大致的人選他也知道了幾個,可是…… 他心頭突然一震,一個讓人驚駭不已的念頭突然閃過腦海,一下子驚呆了他。 吳氏前天應邀去吳家規勸方瑾放棄這門親事。據說方瑾欲哭無淚地跪在了吳氏的跟前,跟吳氏說,“我知道二姨是為了我好,可我能怎么樣?我已經二十有二了,再不出嫁,也不過是青燈古佛一輩子,說句不要臉的話,我不想那樣過,我還想成親生子,哪怕是與人做側房也罷了……” 一席話,說得當場吳氏就犯了病,被人從吳家抬了回來。 回來自然就是哭的,覺得是自家耽誤委屈了外甥女